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乡村外部空间设计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作为当下热门的话题,乡村建设伴随着中央“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无论是旅游村落,还是农业村落,都在政策的帮助下进行了大力度的美化和修缮。但是,在快速的更新改造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乡村建设千篇一律化、破坏原生态文化、不尊重村民意见和过分城市化等问题。文章希望分析这些问题,以外部空间设计的角度,浅谈现阶段乡村建设的方法,并以优秀案例上傅村为例浅谈现阶段乡村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美丽乡村;外部空间设计;景观提升
1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理论阐述
1.1乡村建设发展概况和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农村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民众关注。中共十八大之后,国家提出并开始部署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让乡村建设呈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方面“五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之后之前的政策得到肯定和发扬,乡村建设会达到一个新高度。伴随着乡村建设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也成了一大趋势,在城市化进程加剧的今日,人们迫切在田园间找到一处休憩之地,同时也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机会,因此乡村聚落的形态和结构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其迎合。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下,乡村环境建设也需要尊重乡村原有生态体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构建社会、经济、农业、环境互相和谐发展的道路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目标。但是需要重视的是,每个乡村都有一定的独特性,笔者走访了很多乡村,建设模式不可以不说是千遍一律,在很多没有鲜明文化的村落里,有些地方甚至直接大规模粉刷墙面并拓宽道路,使得具有地域特征的乡村外部空间变得索然无味。在城市资本的介入过程中,使得建设同质化越来越重。在现代建筑学的反思中有很多总结,最著名的就是吴良镛起草的在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通过的《北京宪章》,其指出:建筑师要追求“人本”“质量、“能力”和“创造”,在有限的地球资源条件下,将广义的建筑学视野、整合的建筑学内容、融贯多学科的方法,作为综合创造的新的起点,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平的人居环境。[1]建筑在广义建筑学中是一个循环体系,要着眼与人居环境的建造;建筑不仅仅是技术也是对于人文的融合,对此需要注意到文化多元性。所以,乡村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系统,我们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建设美丽乡村的外部空间。
1.2乡村景观提升外部空间设计
乡村建设是新时代的热点话题也是国家政策的需要,在此之前很多人前辈英哲都对此进行了实践并总结,原广司认为“聚落,特别是“逃亡者的聚落”可以让人感到秘密结社的存在。”并提出“呼应自然地呼吸来计划聚落与建筑的呼吸”。[2]吴良镛院士在1987年北京菊儿胡同改造项目做出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并提出“有机更新”的理论,“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的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3]1984年柏林的Kreuzberg街区改造中,建筑师Mr.Hardt-WaltherrHämer提出了著名的12项原则,并总结出了“谨慎更新”的原则(carefulrenewal),注重居民的想法,并且根据实际的规划需要具体对待每个细微的问题,细嚼慢咽,慢慢推进工程的进程。[4]李文兵所著的《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总结了在当下最热的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各种问题,在各方各面提出了保护古村落需要注意的问题,列举了像西递、宏村、江西婺源等都是以旅游为产业并且做好保护方案的优秀案例。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作为中国基础农村的乡土性,费孝通认为乡土性是支配着社会各方便的一种特具的体系,“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5]综上所述,在乡村建设中重要的尊重乡村原有风貌,步步为营,理解乡村聚落的含义,营造更加具有人文关怀的乡村环境。建筑师在新时代有着新角色,应该从人居环境的角度考虑设计方面的问题。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最直接的手段也许就是通过营造景观和建筑来达到体现和增强乡村意向,通过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的理论,我们或许能提出一些乡村景观提升甚至是营造整体乡土环境的办法,在新世纪的当下,乡村外部空间的设计,也许就是还原人们对于这篇土地情感的过程。
2上傅村建设源起和相关外部空间设计探讨
2.1上傅村调研源起
随着美丽乡村工作的持续进行中,中央也大力推进缩小城乡差距的工作,乡村旅游也应运而生成为重点建设的工作。在大规模乡村建设过程中难免出现了诸如建设模式相似、失去乡村特色等问题。笔者在调研部分村落时除了例如婺源等有很好文化资源的大规模村落之外,在其他村落都能看到以上问题。所以笔者希望能汇总这些规模较小、资源较少的村落总结当下村落建设问题,通过分析其中建设比较成功的案例提出一些村落外部空间设计的方案来解决村落建设中的过分城市化、失去特点等问题。上傅村位于江西抚州市资溪县5A级景区大觉山脚下,该村为傅说第74嫡孙傅文渊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5年)开基建,是清代乾隆年间名臣傅彤的故里。该村有很多明清遗留建筑,至今有792年的村史。朱崖傅氏开基后秉承“耕读传世”精神,子孙耕山冶水,以农业为业,以读传世,先后近百人受朝廷旌表,使得该村有着长久的文化积淀。该村在资溪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外部空间设计并不是按照千遍一律的方式,而是保留了原有的八横格局和一条东西走向的村中风形大水沟,同时村落里许多古井、樟树、古驿道也被保留和强化,使得村落变得富有生机和韵味。
2.2上傅村外部空间设计探讨
2.2.1村落外部空间尺度要素
乡村的花、草、树、道路、围墙等要素总是能限定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最终形成了乡村外部空间。根据外部空间的理论,尺度是影响外部空间的首要因素,建筑高度(H)与临栋间距(D)的关系是决定空间属性的关键要素。D/H=1是空间质的转折点,大于1形成则形成远离之感,小于1则形成迫近之感。同时空间都有其领域性,就如芦原义信所说外部空间可采用形成为20~25米的模数,在这个模数内人类活动可以有效地被限定并且以这个模数营造的空间使得人的感受最为舒服。上傅村的空间也不自觉按照了这种规矩。在乡村空间的营造中,最为忌讳按照城市小区的空间进行设计,上傅村的道路较城市空间较窄且维持了原有的高差,不破坏原有的村落的建筑间距,除了乡村主路使之维持在D/H<1的范围内,广场空间尺度维持在20米以内,植物也在没有建筑的地方与建筑为合成小尺度空间,外部空间的尺度保留着乡村原有的风貌,置身其中也能体会到“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的乡村意象。
2.2.2村落外部空间材质要素
在笔者的调研途中,发现现实中许多村落的墙面、花坛、围栏等乡村中再平凡不过的东西都遭到“修复性破坏”,墙面遭到大面积粉刷,各种金属制围栏,在城市公园出现的石凳、垃圾桶都出现在乡村中,乡村的原来韵味被破坏。上傅村在改造更新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就地取材的办法,利用本地的材料,例如将多余的陶罐打碎镶嵌在墙面和花台中,或者是利用本地的砖和瓦片堆叠成栏杆;同时墙面不会大肆粉刷,保持原有的青砖材质,并且使材质的肌理暴露出来,使得人们在不同距离看到的材质感觉不同,也就是一次材质和二次材质。
2.2.3村落外部空间设计的建筑小品要素
“由于外部空间不是无限延伸的自然,而是没有‘没有屋顶的建筑’,所以平面布置(平面规划)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对什么地方布置什么要充分进行研究”。村落是朱崖傅式所创,有着很长的文化历史,其中位于村口的祠堂和村中心的古戏台都被重新修缮。在保留了并且加上了很多文化气息的装饰,不仅如此在村里平凡的小路两旁的墙面上也会挂上村里历来使用的农业用具,并且使用乡村师傅的插画来点缀;在路边堆砌的围栏上用本地瓦罐做的花坛装饰,保留乡村原有布局,强化村中心的水潭,使得整个村子的乡土性和文化性得以保存。
2.24与旅游资源的联动
作为大觉山脚下的门户村落,上傅村并没有只是将村子美化,而是将村子入口的牌坊和古驿道作为重点,打造吸引游客的景观;广场和古驿道作为两条引入村落的流线,广场上的花坛也有引导村庄的作用,作为休息处的凉亭也恰到好处。不仅如此,除了村落景观在村落外围,还有能为村民带来经济利益的农家乐,在此停歇吃饭的人和村民之间不会影响。在村政府的扶持下这种良性经济能为游客带来方便,又带动了村民的积极性,让旅游资源和村落发展形成联动。
3小结和未来展望
3.1乡村外部空间设计小结
建设美丽乡村外部环境,不应该像建设城镇空间序列,而是应该建设出农村特色空间序列。在结合村落原有外部空间序列的原则下,借鉴传统村落的肌理,塑造出焕然一新的空间组合方式,重点营造精彩的空间节点,研究村民的生活方式,打造功能符合当地村民劳动的积极的外部使用空间。传统的乡村的“山野”景象并不是指传统乡村中没有修饰的道路、脏乱的卫生环境、混乱的生活空间,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建设一定是给村民带来便利、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当地人的生活需求。在旅游的大环境下,乡村建设更加应当注重于根植本地土壤,在不破坏乡村风貌的基础上达到村民与外来游人的和谐。因此需要就地取材,建设乡村不一定要大面积使用现代化的材料和技术,在了解当地村落的风貌特点之后,结合当地使用的材料和建筑风格,尽量少的破坏当地环境,运用多种设计手法营造景观小品,丰富道路界面,将外部空间营造得更加生动有趣。在乡村空间的规划中需要注意完善交通系统,让外部空间融入游客的交通游线中,使得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能够很好地交接,同时外部交通不影响内部村民生活的隐私。与此同时增加景观层次,在外部空间营造中应当分处不同元素,让游客游览时有层次感,灵活利用场所的功能变通性,让空间呈现多功能性,在重要景观节点营造重点空间,让景观层次显得主次有别,结合村落地形和建筑新旧,让人体验其中的时候有一种“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感。
3.2对于我国乡村建设的展望
乡村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根本,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承载着祖辈的记忆,虽然近代农村经济发展迟缓,但是文化和习俗的多样性保存得特别完整。因此乡村外部空间营造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或者方法,都是要根据乡村的属性和当时大环境的政策因地制宜,在秉持充分尊重乡村原有风貌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政策要求,突出村落空间的独特性、保证交通的可达性、保护自然风貌的生态性,最终达到外部空间景观提升和村民生活的相互促进。除了环境整治,乡村建设的问题重点在乡村经济建设上,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到生活环境提升直至乡村文化的呈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在政府自上而下的引导下,配合原住民的要求,让乡村建设和乡村经济呈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宪章,1999
[2]原广司.世界聚落的教示10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p58
[3]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阎明.论城市改造的谨慎更新理论与实践——以柏林为例.城市发展研究19卷.2012-7
[5]李文兵.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69-72.
[6]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7]雷楠.张家桐美丽乡村规划[D].清华大学,2014.
[8]吴理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5-22.
[9]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10]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
作者:张震 邱路 单位: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