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口腔内科门诊控制医院感染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口腔内科门诊控制医院感染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口腔内科门诊控制医院感染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内科门诊控制医院感染的监控与管理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患者病历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口腔内科门诊患者的感染因素进行监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改进对策。结果:口腔内科门诊患者的感染发生与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激素用量、护理人员是否进行抗感染治疗相关(P<0.05);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及激素用量,均是口腔内科门诊患者感染的多因素(P<0.05)。结论: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激素用量是口腔内科门诊患者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为提高口腔内科门诊感染的控制水平以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必须根据感染风险发生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口腔内科;医院感染;监控;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2018年1月进入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口腔内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所有患者均确诊存在感染情况;其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为18~65岁;农村户籍患者36例,城市户籍患者64例;专科以下学历患者21例,专科学历患者30例,本科学历患者31例,硕士及以上学历患者18例;BMI指数为20~27kg/m2。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患者病历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口腔内科门诊患者的感染因素进行监控分析。主要监控信息包括:口腔内科门诊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有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激素用量、护理人员是否进行抗感染治疗等。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口腔内科门诊患者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口腔内科门诊患者的感染发生与患者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口腔内科门诊患者的感染发生与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激素用量、护理人员是否进行抗感染治疗相关(P<0.05)。其中,患者接受的侵入性操作次数越多、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越多、激素用量越大、护理人员未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均越容易引发感染事件。

2.2口腔内科门诊患者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对口腔内科门诊患者感染风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及激素用量,均是口腔内科门诊患者感染的多因素(P<0.05)。

3讨论

受到人们饮食习惯变化及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我国居民的口腔疾病问题发生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外形美要求的不断提升,口腔修复已经得到越来越高的认可。在上述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医院口腔门诊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口腔内科门诊感染发生率也越来越高[2]。口腔内科门诊的感染情况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感染控制情况,因此,加强对口腔内科门诊感染的监控与管理,对于降低医院的整体感染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4]。通过对本次监控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知,口腔内科门诊患者接受的侵入性操作次数越多、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越多、激素用量越大、护理人员未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均越容易引发感染事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以及激素用量均是口腔内科门诊患者感染的多因素。针对口腔内科门诊存在的感染发生情况,必须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①提高治疗有效性,降低侵入性操作次数。口腔内科门诊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与侵入性操作次数呈现正相关性。因此,在对口腔内科门诊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提高侵入性操作的效果,避免不必要性侵入性操作与无效侵入性操作。从而降低由于侵入性操作行为而产生的感染[5]。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口腔内科门诊患者的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较为普遍,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是,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的增加,口腔内科门诊患者出现耐药性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并可能导致抗菌药物的无效使用。因此,在临床上应当加强对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与剂量的合理性,必要情况下使用新型抗菌药物或相关替代性药物。③合理控制口腔内科门诊患者的激素使用量,从而降低因激素过度使用而造成的感染现象。在口腔内科门诊患者的治疗中,适当使用激素能够改善患者疾病状况,促进患者恢复;但是,过度使用激素极易导致一系列不良现象,并增加患者的感染发生风险。所以,医生在使用激素时应当本着少用、慎用的原则。④患者长期卧床或治疗后口腔卫生保持不佳,也是感染可能发生的因素[6]。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适度对患者进行体位干预;此外,对于病情逐渐好转且能够自行调理的患者,应当及时引导患者自行进行口腔清洁护理[6]。⑤加强对口腔内科门诊相关器械使用的消毒与灭菌工作,规范口腔内科门诊器械清洗、灭菌及保养流程。口腔内科门诊的器械物品回收,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进行,对于收回的器械要及时进行分类、装框,根据器械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消毒中应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无菌物品装、卸装备,同时要定期进行相关监测,以确保灭菌质量。赖淑俭指出在口腔内科门诊患者的治疗中存在多种导致感染的因素,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此外,为全面降低口腔内科门诊患者的感染风险,还必须加强对治疗室、医用器材、病房环境等的灭菌工作,从而尽可能的消除潜在的感染风险源,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7]。综上所述,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激素用量,是口腔内科门诊患者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为提高口腔内科门诊感染的控制水平以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必须根据感染风险发生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西尔艾力•木沙,刘永婷.针对口腔内科门诊控制医院感染的现状与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0):15-17.

[2]刘晓琴.管理干预对武汉市某医院儿科门诊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能力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6,29(7):81-83.

[3]蒋静,孙桂君,石艳鸿,等.儿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428-429.

[4]杨慧宁,冀超,孙小萌,等.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管理体系与防控联动机制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8):1863-1866.

[5]李娇,商临萍,刘玲玉,等.山西省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6,16(1):11-14.

[6]雷曦兵,黄微,陈丽萍,等.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3~2015年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分析[J].华西医学,2017,23(3):334-338.

[7]赖淑俭.针对口腔内科门诊控制医院感染的现状与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5):27-28.

作者:李立琴 董秀林 单位:安吉县第三人民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