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正畸与口腔修复联合治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正畸与口腔修复联合治疗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正畸与口腔修复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104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分组,单一组与联合组各52例,单一组行口腔修复治疗,联合组行口腔修复、正畸联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语言功能评分、咀嚼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咀嚼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单一组,治疗总有效率、语言功能评分、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单一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采用口腔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先天性缺牙,可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关键词:先天性缺牙;口腔修复;正畸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共收治104例先天性缺牙患者,男56例,女48例;年龄16~58岁,平均(26.9±5.4)岁;缺牙位置:侧切牙53例,中切牙51例;缺牙数量1~4颗,平均(2.6±0.4)颗;安氏分类:Ⅰ类52例,Ⅱ类34例,Ⅲ类18例。按治疗方法分组,单一组与联合组各52例,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单一组行口腔修复治疗,分析缺牙位置、缺牙数量、缺牙周边情况,完成具体治疗方案的制定,牙齿修复体制备后,即可开展口腔修复,给予患者基牙适当的保护,确认义齿种植位置及间隙后,实施临时性冠桥的佩戴,完成后检查其密合牙冠边缘的程度,判断种植义齿与周围牙齿之间的关系时,以牙线经过牙间缝时阻力是否出现为依据,若阻力出现,则表明具有较好的邻接关系。联合组行口腔修复、正畸联合治疗,口腔修复方法与单一组相同,口腔修复基础上,开展正畸治疗,先拍摄X线片,包含侧位片、头颅全景片,并将患者上下颌牙模型获得,分析缺牙位置、缺牙数量、缺牙周边情况,进行可行治疗方案的制定,如果乳牙仍存在,或有牙根、牙冠残留,清除操作要及时、彻底进行,并清洁患者口腔,之后正畸治疗利用固定矫正器进行,需注意,治疗过程中要保证整齐的排列上下牙齿,倾斜牙齿、错位牙齿、扭转牙齿均要及时纠正,调整基牙、中线、磨牙及尖牙位置关系。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随访6个月,完成随访时评价治疗效果;记录语言功能、咀嚼功能恢复时间;评价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治疗前、末次随访时各评价1次,均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语言功能总分15分,咀嚼功能总分28分,均为分数越高,语言/咀嚼功能越好。

1.4疗效判定

判定标准[1]:①修复后,具有良好的牙合功能,牙齿美观、自然,无不舒适感觉;②牙齿整齐排列,前牙覆盖处呈现较好的状态;③第一恒磨牙与中性牙合水平基本相同;④基本恢复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⑤牙根具有较好的平行度,根尖吸收未发生;⑥随访期内未见复发。上述6项均具备时,判定为治愈;与任意5项相符合判定为显效;与任意4项相符合判定为有效;符合项不足4项判定为无效。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2%(50/52)高于单一组82.7%(43/52),差异显著(P<0.05)。

2.2语言功能、咀嚼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咀嚼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单一组,语言功能评分、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单一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目前,先天性缺牙的常用治疗方法为口腔修复和正畸治疗,口腔修复治疗可以患者具体病情为依据,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牙齿问题得到治疗,且面容面貌得到修复;正畸治疗通过矫正设备的辅助,对骨骼与牙齿的协调性做出调整,实现矫正牙齿、面部美观恢复的目的。不过,既往临床实践发现,单一采用口腔修复治疗或单一采用正畸治疗时,均有部分患者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将这两种治疗技术联合应用后,可对患者牙间隙做出进一步的调整,保证获得整齐的牙列,有利于义齿种植的有效开展,进而恢复患者的语言及咀嚼功能[2]。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显著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并明显缩短了语言及咀嚼功能恢复时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先天性缺牙治疗中,采取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方式后,可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加快治疗速度,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牙齿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并提高患者牙列及面部的美观程度,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芷君,马慧雨,金慧.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对先天性缺牙的治疗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2):117~118

2徐军.用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6):195~196

作者:胡晓宇 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