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效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非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2.22%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磨牙前移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上中切牙突距差、上中切牙轴倾角差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临床治疗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成功率高,患者不适症状少,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15~35岁,平均年龄为(25.86±2.84)岁。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15~34岁,平均年龄为(25.51±2.4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4]:①本研究中纳入的所有患者均符合正畸治疗的标准,口腔卫生状况良好,且无其他口腔疾病;②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和家属均表示已经充分了解研究的目的与研究内容,并且可以积极配合完成治疗和治疗结果随访调查,已由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③患者中无精神障碍、肝肾功能障碍。

1.2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非种植体支抗的常规正畸治疗,指导患者用0.02%洗必泰漱口,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拔牙后,使用直丝弓对患者进行矫正治疗,完成牙弓矫治后对患者进行支抗控制。观察组患者进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指导患者用0.02%洗必泰漱口,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标记植入的具体位置;同时注意对患者牙根的形态进行观察,在植入微型种植体的过程中要避免卷入软组织,术后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在植入手术后对手术部位牵引钩和种植体之间使用的拉簧进行定时加力,加力值在50~300g之间。用手动丝锥套套住微型钛钉的头部,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将微型钛钉取出。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指标:①随访6个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牙齿正畸指标(磨牙前移、上中切牙突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②对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估,轻度软组织水肿、口腔炎症、轴口腔感染是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症状,对上述症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判定标准[5-6]:无效:患者治疗后叩诊疼痛感较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牙龈仍有明显红肿,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存在异常,病情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明显,甚至较治疗前加重;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叩诊疼痛感明显减轻,牙龈有轻微红肿,无吞咽和咀嚼功能障碍;显效:叩诊疼痛感完全消失,牙龈无红肿,且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均正常。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牙齿正畸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磨牙前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上中切牙突距差、上中切牙轴倾角差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支抗是较为常见的抵抗矫正反作用力的装置,支抗是否牢固关系到拔牙固定的矫治效果。以往临床上用于口腔正畸的治疗主要是以牙齿、牙弓和颅面做支抗,但是常规正畸治疗的稳固性和舒适度相对较差,非常容易发生感染,患者满意度低,总体治疗效果不佳[7]。近年来口腔技术不断发展,微型种植体在口腔正畸治疗上的应用愈发普遍,其优势体现在操作方便、创伤性小、操作空间大、稳固性好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微型种植体进行治疗对患者口腔的卫生要求非常高,治疗前需要确保患者的口腔清洁,以保障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过程中采用常规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通过对常规正畸治疗和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有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体现在治疗有效率更高: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患者吞咽和咀嚼功能均恢复正常,且牙龈红肿、叩诊疼痛感基本消失或明显缓解,说明总体治疗效果好。②体现在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上:患者的上中切牙突距差、上中切牙轴倾角差明显增大,磨牙前移量明显缩小,这说明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各项牙齿正畸指标。③体现在治疗的安全性上:观察组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软组织水肿,未发生口腔炎症和感染,这较采用常规正畸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颇为显著。本结果与以往报道结果相符[8],体现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科学性。综上所述,在口腔正畸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治疗效果颇为显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患者不适症状少,安全性高,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4参考文献

[1]胡国栋.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价值探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9):4349.

[2]刘洪,牟雁东,于晓光,等.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稳定和安全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8):1159.

[3]肖丽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49.

[4]李雪琦.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36(5):38.

作者:杨德凤 陈贤文 单位:阳春市口腔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