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口腔规培学员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口腔规培学员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口腔规培学员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探讨

1教学评价的类型与特点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是研究教与学价值体现的过程。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提供信息和依据,为教学决策服务。依据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不同作用,可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4]。诊断性评价指进入某项教育过程前对学员所做的测试,其目的是确定学员的教育需求。评价结果会反映出学员的基本情况和学习准备程度,基于此,学员可自主选择或被分配到特定的教育阶段,以使教学计划更有针对性的实施。形成性评价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测试。此类评价的目的是反馈学员的学习效果,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时修正和改进教学过程。之后通过再评价,再修正,循环互动,建立“目标、过程、评价、反馈、修正”的教学互进模式,以评价结果推动教学改革[5]。终结性评价指某阶段教学活动结束时,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教学对象达成目标情况做出评价。其目的是反馈学员是否通过教学活动已具备某种能力。

2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现状分析

口腔医学的教育理念正在向“以胜任力为导向”转变,人才培养更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6]。针对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我国从制度上对培训目标、内容及方法等已进行详尽的要求,但是,对于培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培训效果考核评价标准尚无明确规定[5]。终结性评价一直是我国教育界长期引用的评价方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不例外。虽然终结性评价从考核形式上已经实现多样化,例如理论考试、基于仿真模型的实践操作考核、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临床病例汇报等,但一般是在各专科轮转结束或规培结束时实施,仅关注于培训结果的评价。基于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特殊性,过分关注于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会给教与学双方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学生方面,部分学员学习主动性不足,存在懈怠心理[7]。由于口腔医学的治疗对象相对单一,局限于牙齿及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部分学员对其理论的深入程度与技术操作的难度认识不足,认为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后即已具备独立执业的能力;此外,规培学员的年龄阶段具有特殊性,会面临结婚、考研等各种现实问题,而规培期间的生活待遇相对较低,可能对规培产生抵触心理。而通过结业考核前短时间的突击学习,大部分学员也可以顺利通过考核,拿到规培证书,从而使培训效果打折扣,未能真正实现培训目标。教师方面,部分教员教学方式单一,未能开展因材施教。基于我国现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口腔规培学员中既有本科生,也有科学学位的硕士和博士。学历的影响只是一方面,毕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个人素质对于其临床实践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生源各方面的能力有所差异,这要求教师教学活动不能采取一刀切、大锅烩的零起点培养方式[8]。而教师长期从事专项教学活动,难免形成个人的带教习惯与思维定式。另一方面,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仅以学员最终考核结果进行评价,会导致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质量缺乏客观、正确的评价、分析和总结,缺乏推动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此外,规培基地如以学员最终考核结果为标准进行教师的绩效考核,难免有失公平,不利于教师队伍建设。

3构建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的方案

3.1进入各专科前进行诊断性评价

由于大多教学活动主要着眼于教学过程与结果,诊断性评价目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9]。学习结果的标准化与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随着教育理念向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转变,诊断性评价变得越发重要。针对口腔规培生的诊断性评价,建议以理论考试和基于仿真模型的实践操作形式开展。理论考试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评估学生对各病种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掌握情况,也能考核学生病历书写等能力。其优点在于实施简单,涉及知识面广。在仿真头颅模型上实施各种基本操作,能够考查学生对于各项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其优点在于无需患者配合,易于实施,无医疗风险[10]。通过诊断性考核,一方面,学员可以认清个人不足,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另一方面,带教老师能够摸清学员基础状况,做到因材施教,侧重培养,分层次培养,或让学员发挥各自优势,结成小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此外,诊断性考核结果还可以作为评价学员学习成果与教师带教效果的评价基线。

3.2轮转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评价,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并以此推动教学活动的改进。现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临床科室轮转为主要教学活动,按照国家卫健委制定的培训要求,口腔规培学员整个规培阶段需要分两个轮次在十余个科室轮转,多数科室轮转时间在1~3个月,如反复组织常规的理论考试、模型操作考核或更为细化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等,会占用教师和学员大量的精力来组织和应付考试,而且考核内容覆盖面有限,不能全面、实时的反馈出学员哪些方面尚需提高。因此,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类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推荐采用基于工作场所的评价方式,其中医学领域比较典型的是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evaluationexercise,Mini-CEX)。Mini-CEX考核项目包括医疗面谈、体格检查、人文关怀、临床判断、临床咨询、组织效能、整体表现;针对每个项目,采取常9级评分法。基于口腔医学的总体特点以及各专科特色,各学科可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指标。评价强调小型、多次、有重点的评估。在日常门诊或住院工作中,由考官直接观察学生对患者实施的医疗行为。观察结束后,考官询问学生相关的诊断、治疗计划与实施方案,并针对各考核项目评分,现场反馈考核结果。采用基于工作场所的评价方法,考核结合日常临床工作开展,便于实施,不受学科特点限制,而且评价内容全面,不仅涵盖了医学生在知识、技能、沟通能力等全方位的要求,还包括人文关怀方面的评价,能全面评价学员作为医生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11]。通过形成性评价,可以实现以评促训的目的。教师既是学生能力的评价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力推动者,评价结果既是学习成果考核的证明,又是学员制定培训计划和目标的依据。“反馈、鼓励和指导”是形成性评价的三大关键要领。日常考核中,通过对规培学员的诊疗行为进行书面记录并基于各项评价标准进行评分,带教老师可以发现并记载学员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诊疗过程结束后,及时向学员反馈,并在后续的临床教学活动中,实施针对性的带教计划;学员明确个人能力欠缺后,可以促进其端正学习态度,提升积极性,并其在后续培训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与训练。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师生双方不断改进后续教学活动,最终有效推动培训质量提升。

3.3规培结束时实施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目前仍是大多数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其标准统一,结果相对客观、公正,在评价学员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终结性考核可采用理论考试、基于仿真模型的实践操作考核、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12]、临床病例汇报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案,以实现全面评价的目的。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考核前述已有介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是借助标准化患者,通过设计模拟临床场景,以现场考核的方法,对学生问诊、检查、诊断、治疗过程进行全面评估,是一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方法;病例汇报是学员针对一例或一组病例,结合自身临床工作体会以及文献综述结果,以幻灯汇报的形式呈现培训的成果,可以评价学生对某类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和实施的水平,也能反映学员的文献综述和口头表达能力等。学员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会授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该证书目前是除执业医师资格证外,医学生具有独立行医资格的重要凭证[13]。因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须进行全面而严格的终结性评价。目前,我国各住培基地的终结性考核制度均已相对完善。

4结语

综上所述,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口腔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阶段,考核评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培养质量及培训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诸多学者在的各类教学活动中强调考核评价的催化效应,通过评价提供结果和反馈,从而使学习被支持、促进和创造[7],这也是评价的核心作用。构建结合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性评价体系,更加适应目前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需求,对于检验与促进规培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岩 田敏 赵雯 单位: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