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CBCT检查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CBCT检查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CBCT检查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青少年口腔错颌畸形正畸治疗中应用cb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2月本院口腔科治疗的正畸错颌畸形患者45例,另选择同期正常青少年45例,两组均进行CBCT检查比较骨裂数量差异。结果观察组中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骨裂数量高于其他类型错颌畸形及正常青少年,下颌畸形多发生在骨性Ⅲ类患者,上颌畸形多发生在骨性Ⅱ类患者,骨性Ⅰ类患者上下颌骨裂数量与正常青少年比较无差异。结论通过CBCT检查能够判断各种骨性类型错颌畸形患者骨裂情况,在正畸治疗时应重视骨裂对其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CBCT;青少年患者;口腔错颌畸形;正畸治疗;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2月口腔科就诊的正畸错颌畸形患者45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在12~23岁之间,平均年龄15.6岁,骨性I类错颌畸形15例,骨性II类错颌畸形15例,骨性Ⅲ类错颌畸形15例,患者恒牙列和牙列完整,之前无正畸治疗史,无唇腭裂史和颞下颌关节病史等,患者颌面部无外伤史[3]。另选择同期正常颌青少年共45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在13~22岁之间,平均年龄16.4岁,纳入青少年为正常面型,无牙齿正畸史,牙周组织健康且覆盖完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CBCT检查[4],扫描参数设定:管电压85kV,电流21mA,高150mm,宽150mm,层厚0.15mm,曝光10s,发射剂量设定为0.029mSv,所有受试者均由同一名放射科医生按照CBCT扫描拍摄方法进行检查,扫描后图像数据已Dicom格式录入计算机,建立牙齿及颌骨的三维模型,选景设定在前牙区,统计受试者唇侧骨裂的数量。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组间差异利用卡方进行检验,P<0.05则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根据以下图标显示数据为:前牙牙槽骨骨裂数多于下颌,且与上颌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骨裂数量明显高于Ⅲ类和Ⅰ类患者及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骨裂数量最低并且多发生于下颌,骨性Ⅰ类错颌畸形患者及对照组比较骨裂数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前牙区槽骨裂多发生于骨性II类错颌畸形患者,下颌前牙区槽骨裂多发于骨性III类错颌畸形患者,骨性Ⅰ类错颌畸形患者在上下颌及牙位方面与对照组上下颌及牙位方面的骨裂率无明显差异(P>0.05)。

讨论

在人群中牙槽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裂,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牙周支持组织的健康状态、牙列咬合关系、牙槽骨形态、年龄等均是形成骨裂的原因[5-7]。本次研究通过比较牙列牙颌关系、牙槽骨形态探讨前牙区压槽骨骨裂情况。骨裂不容易直接被观察到,除了牙龈组织的覆盖另外也没有有效的测量检查方法。骨裂检查方法主要通过影像学和颌骨测量方法,颌骨测量法的误差少数据较精确,但样本的搜集存在困难,容易使牙槽骨发生破损,难以达到测量标准。影像学通过全景片和根尖片反应二维图像,测量结果不准确。随着螺旋CT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临床诊断影像的分辨率,但是因其检查费用较高、发射剂量大局限了其广泛应用。CBCT的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发射量少被临床广泛认可。特别是在口腔检查中,CBCT扫描成为实际测量的金标准。本次研究结果发现,CBCT检测的阴性预告值较高,牙槽骨缺损在影像中未能及时发现,并且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经过CBCT扫描对前牙区牙槽骨骨裂测量结果更加可靠、准确。说明正畸治疗导致的骨裂在治疗结束后会随着牙周组织成骨性改变被修复,通过正畸治疗牙槽骨缺损较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牙槽骨骨裂在人群中普遍存在,CBCT检测对牙槽骨骨裂的检测方法简便,在正畸医生治疗中应用CBCT扫描能对牙槽骨骨裂情况进行判断,有助于医生制定合理诊疗方案避免骨裂情况加重,可通过相应治疗措施修复存在骨裂。

参考文献

[1]李炎钊,黄念全,吴敏茹.骨性错颌畸形患者前牙牙槽骨骨裂的锥形束CT分析[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42(4):398-399.

[2]王国杰,刘春丽,梁日晶,等.锥形束CT在骨性III类错颌下前牙区牙槽骨高度评价中的应用[J].临床影像技术,2016,31(12):53-54.

[3]刘艳,陆胜男,李琥,等.利用CBCT对骨性撮合患者上前牙区牙槽骨高度的研究[J].口腔医学,2013,33(8):531-533.

作者:杨荃荃 李志勇 王娇 单位:南充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