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口腔科患儿行为管理方法与疗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口腔科患儿行为管理方法与疗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口腔科患儿行为管理方法与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讨论儿童口腔科患儿行为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19年8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儿童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的对象,采用术前评估的方式将所有患儿分成合作型53例、潜在合作型53例、尚不能合作型54例三种类型,分别对其采用不同的行为管理方法,分析其治疗前后的依从性。结果160例患儿通过行为管理后的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患儿采用不同种管理方法可有针对性的改善儿童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的效率和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儿童口腔科;行为管理方法;疗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也越来越精细化,家长在喂养孩子的时候如果喂养方式不当,加上儿童的年龄小,吃饭配合度差,儿童非常容易产生龋齿,危害牙齿正常生长和口腔的健康。近十年来,儿童患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34.5%,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0.9%。虽然笑气或全麻可以帮助或不需要患儿的配合度,但是其副作用及风险性并不值得大范围推广,如果医护人员掌握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使大部分患儿接受治疗,避免用笑气及全麻,具有很高的临床探索价值,本次研究通过选取了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儿童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的对象,探究讨论儿童口腔科患儿的行为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治疗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7月~2019年8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儿童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的对象。要求:(1)年龄3.5~12岁。(2)(身体与智力正常;(3)家长愿意配合行为管理方法。

1.2方法

根据患儿就诊时的表现分为合作型、潜在合作型、尚不能合作型。行为管理方法:(1)言语交流法;(2)鼓励法;(3)示范法;(4)逐步适应法;(5)无痛法;(6)短时操作法;(7)家长陪伴法;(8)观察交流法;(9)环境感化法;(10)家长分离法;(11)捂嘴深呼吸法;(12)提高声调训斥法;(13)空腹法;(14)固定法[1]。对于合作型患儿(多为大方,喜欢得到大人认可的孩子)方法用上文方法中的(1)-(6)点;潜在合作型患儿(多为紧张、娇养型孩子)方法用上文(1)-(10)点;尚不合作型患儿(多为骄横,极度恐惧型)方法用上文(1)-(14)点;语言交流时多用患儿易懂儿化词如生理盐水说成海水,手机的叫声说成开飞机的嗡嗡声,光固化灯说成花仙子的魔法棒等等;易吐患儿用空腹法;高声惊叫患儿在发出第一声叫声后医生及时用右手捂住患儿嘴巴避开鼻孔以轻柔的声调引导患儿做深呼吸,几次后等患儿情绪平稳后再继续操作[2]。使用固定法时可用特制的束缚板或椅旁束带或家长跪在治疗椅上用两腿膝盖夹住患儿的膝盖,双手按住患儿的手,另一个家长蹲在椅头双手放在患儿耳侧固定头部。患儿据不开口,医生左手捏紧患儿鼻翼,右手拿开口器乘患儿张口呼吸时把开口器放在患牙对侧,关闭快机水阀,医生操作要轻柔,做到眼手一致,善于使用口镜做好支点保护软组织,诊疗过程中注意将器械等置于患儿视线之外,切忌手持金属器械在患儿眼前晃动[3]。

1.3效果评定标准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合作型、潜在合作型和尚不能合作型患儿在接受行为管理方法前后的配和的依从性得出结果。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本文研究统计两组患儿的配合程度以依从性的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所有患儿接受了不同类型的行为管理方法之后的配合依从性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讨论

儿童入托年龄为3岁,通过半年脱离家长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患儿更容易服从医务人员的行为管理,这就是入选患儿大于3.5岁的原因。对于低龄不合作患儿笔者认为可以等一等(除急症),等患儿的认知达到成熟阶段再接受治疗,临床上多个成功病例得到证实[4]。要先对家长进行沟通,尤其有牙科畏惧症的家长,告知病情、治疗方法、费用,打消家长顾虑。儿童口腔科医生要一会哄,二能忍,三用心,四会操作,大多数患儿是能够接受口腔治疗避免借助药物辅助治疗[5]。本次研究本次研究通过选取了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儿童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的对象,探究讨论儿童口腔科患儿的行为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160例患儿通过行为管理后的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于不同患儿采用不同种管理方法可有针对性的改善儿童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的效率和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富生,樊淑梅,杨少敏.儿童口腔科患儿的诊疗行为诱导[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11):640-642.

[2]陈雪.比较不同行为管理方法在低龄儿童口腔诊疗中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7):78-79.

[3]周丽俐.儿童口腔就诊儿童行为管理方法进展[J].科技展望,2015,25(33):105.

[4]赵莹,林晓萍.儿童牙科畏惧症病因及行为管理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7,10(9):562-567.

[5]朱鹏娜,杜福江,侯玉明.低龄儿童口腔诊疗中的行为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5):131-132.

作者:丁少媛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