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口腔种植牙螺旋CT多平面重建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口腔种植牙螺旋CT多平面重建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口腔种植牙螺旋CT多平面重建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口腔种植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牙种植患者90例,均接受口腔全景DR摄影和螺旋ct平面重建扫描,比较两种检查图像的效果。结果:①口腔全景片对细微结构的显示不清楚,特别是上颌部位,整体图像质量不佳。螺旋CT三维重建后的曲面图像、冠状位图像、矢状位图像均比较清晰,再与横断位二维图像结合,优势互补,可全面显示患者上下颌骨、牙槽、牙体及与相关软组织的结构;②螺旋CT三维重建的图像质量优50例,良34例,优良率93.3%,DR全景的图像质量优10例,良44例,优良率60.0%,P<0.05。结论:在种植牙治疗中使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可有效提升成像质量,便于医师合理设计手术方案,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口腔种植牙;螺旋CT多平面重建;DR

临床上,牙列缺失是发病率较高的口腔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发音功能、咀嚼功能以及面部美观,也会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困扰[1]。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口腔种植牙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能有效改善患者发音功能、咀嚼功能以及美观度,帮助患者重建自信。在口腔种植牙治疗中,全面掌握患者口腔骨组织解剖结构以及与相邻组织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2]。传统依靠全景摄片观察的方式图像质量不佳、数据信息不足,寻求新的辅助手段非常必要。为探究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口腔种植牙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牙种植患者90例,其中男40例,女50例,患者年龄21~64岁,平均(42.2±3.0)岁。其中,上颌牙列缺失51例,60颗牙,下颌牙列缺失39例,43颗牙。上述患者在口腔种植牙手术之前,均接受口腔全景DR摄影和螺旋CT多平面重建扫描,在口腔全景DR机摄影后第二天进行螺旋CT多平面重建扫描。患者均同意且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检查方法

1.2.1口腔全景DR机摄影上述患者均接受口腔全景DR机摄影,获得口腔全景片。先合理调整机器高度,将IP板准备好,指导患者站立好,上下牙列呈咬合状态,持续十秒曝光,机架旋转一周[3]。经过DR处理器读取信息显示图像。

1.2.2螺旋CT多平面重建扫描选择日本东芝GE16排螺旋CT机对患者口腔颌面部位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口中含无菌纱布并稍微分开上下颌骨,进行头颅侧位定位扫描。电压120kV,电流375mAs,层厚1mm,间隔1mm,矩阵520×520,扫描3s。在扫描过程中,叮嘱患者不要移动头部,从患者眼眶下方一直扫描到下颌下方。原始数据经由工作站进行处理,对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保存图像[4]。

1.3观察指标

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口腔科医师对影片进行分析对比,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优:图像清晰度良好、对比度良好,无金属异物影,无运动伪影;良:图像上下牙列清晰,但清晰度欠佳;可:图像咬合面略微模糊,对比度尚可,不影响诊断;差:图像伪影较大,无法满足临床诊断需求[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查情况比较

口腔全景片对细微结构的显示不清楚,特别是上颌部位,整体图像质量不佳。螺旋CT三维重建后的曲面图像、冠状位图像、矢状位图像均比较清晰,再与横断位二维图像结合,优势互补,可全面显示患者上下颌骨、牙槽、牙体及与相关软组织的结构。

2.2两种检查图像质量比较

螺旋CT三维重建的图像质量优50例,良34例,优良率93.3%,DR全景的图像质量优10例,良44例,优良率60.0%(P<0.05)。见表1。

3讨论

在现代口腔修复中,种植牙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其能有效替代缺损及缺失牙,帮助患者重建口腔功能,牙种植术现已成为恢复患者咀嚼功能、修复缺失牙的重要方式。在实施种植牙手术前,口腔科医师必须准确判断上下颌骨种植时可采用骨的深度。在传统治疗中,通常采用X线片方式来检查,通过DR拍摄患者口腔全景片,获得患者牙列、上下颌骨等断层像,但该方式对于颌骨病变、颌骨畸形、颌骨形态结构的观察效果不佳[6]。同时,由于检查的局限性和拍摄角度的关系,患者颌面部组织会出现一定的放大和变形,故而会出现放大率不一致、断层显示不佳、影像重叠等问题,口腔全景片的影像重叠、总体清晰度不高会直接降低临床医师的诊断。相关研究资料指出,X牙片无法清晰显示患者下颌孔以及颏孔的实际情况,很容易忽视磨牙区、前牙区根尖病变[7]。在本文研究也显示,口腔全景片对细微结构的显示不清楚,特别是上颌部位,整体图像质量不佳。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螺旋CT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能精准测量各种数据、清晰显示各类组织结构。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患者体位要求不高,无痛苦、无创伤、操作简便,患者容易接受、配合度较高。且其成像质量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能有效避免影像失真、放大或重叠等问题,操作中在具体操作中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节窗宽窗位,从而更好地满足观察需求。同时,螺旋CT三维重建后的曲面图像、冠状位图像、矢状位图像均比较清晰,再与横断位二维图像结合,优势互补,可全面显示患者上下颌骨、牙槽、牙体及与相关软组织的结构。将二维与三维图像相结合,一方面能清晰显示患者牙列与咬合的关系,这对于临床医师设计种植牙方案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于部分骨折患者来说,还能清晰显示骨折线、骨折移位等与牙齿的关系,及时发现口腔深层组织的早期病变。再者,对于上下牙槽神经管、上下颌磨牙等易损伤的结构,通过CT图像重建技术均能清晰显示,便于手术顺利开展。操作者通过运动图像上的比例尺、定位标记等能精准测量各个关键组织结构之间的距离,在客观数据的支持下帮助医师合理选择种植牙,进而有效避免穿孔、感染等导致的手术失败及损伤。通过螺旋CT技术获得的清晰图像,还能有效指导医师进行手术前设计,更精准地控制种植牙植入角度、深度以及位置,进而有效避免侧壁损伤或穿孔等问题。医师能在客观、清晰数据支持下,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更周密的手术计划,并科学预测手术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通过本文研究证实,螺旋CT三维重建的图像质量优50例,良34例,优良率93.3%,DR全景的图像质量优10例,良44例,优良率60.0%(P<0.05),这与吴江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提示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口腔种植牙中的重要作用[8]。综上所述,在种植牙治疗中使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可有效提升成像质量,便于医师合理设计手术方案,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李泽宏,凌红玲,陈贵丰,等.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并三维重建技术在牙种植术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5):1264-1266.

[2]史小帅.螺旋CT三维重建在磨牙区种植牙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11):44-44.

[3]郑兴,何家才.尖牙窝区解剖因素与种植技术相关性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52(6):925-929.

[4]徐浩,潘建,郑志峰,等.微种植支抗联合片段弓技术压低上颌磨牙在对颌牙缺失种植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12):1667-1668.

[5]觧鑫,王铁梅,刘澍,等.基于CBCT的体绘制可视化技术在上颌后牙区种植术前评估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17,33(4):396-399.

[6]王岩.螺旋CT三维重建在患者磨牙区种植牙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16,1(4):30-31.

[7]李春山,张祥林,陈斌.下颌骨磨牙区螺旋CT测量方法的规范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6):424-426.

[8]吴江,马俊秀,冯勋,等.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口腔颌面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人民军医,2018,61(5):466-469.

作者:周骁虎 孙良浩 卞金科 单位:盐城市大丰中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