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口腔医师职业危险及防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口腔医师职业危险及防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口腔医师职业危险及防范

1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

1.1生物因素导致临床感染的病原体相对较多,病毒感染主要有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细菌感染主要是肺结核:①病毒性肝炎:有报道[2],牙科协会报告20%乙肝病毒者的唾液中,都可以检测出HB-sAg阳性,而且与其他科室相比,HBV在口腔科的传播明显较高。②艾滋病(AIDS):目前,中国感染HIV的患者估计有80多万。有报道称,人牙髓组织上发现HIV病毒[3]。HIV能够在所有体液(包括唾液)中分离出,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母婴传播。污染针头的刺伤,可能导致病毒交叉感染,虽然刺伤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由此引发的医疗、社会、伦理问题,值得各界人士的关注。③肺结核:目前,我国肺结核患者高达600多万。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的患牙处发现存在结核杆菌,口腔科医师进行治疗过程中,很可能就会被感染结核杆菌。

1.2化学因素①银汞合金:银汞合金作为口腔科比较常用的充填材料,因为汞含量极少,而且当银汞合金凝固后,基本上没有游离汞析出。所以,一般情况下,对患者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口腔科医师由于长期接触银汞合金,调制和充填过程中产生的汞蒸气,也会通过呼吸道和皮肤,不同程度地进入体内,可能导致慢性汞中毒,危害口腔科医师的健康。②麻醉剂:口腔科几乎所有患者在诊疗过程中,都会使用麻醉药。有报道称,接触麻醉剂的医师,其出现肾脏病、肝脏病及维生素B12代谢紊乱的发生率明显较高。③化学消毒剂:口腔科一直采用戊二醛化学浸泡法,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但是,戊二醛对皮肤和黏膜,产生轻度的刺激性,并且有难闻的醛气味,长期接触容易导致过敏、哮喘、鼻炎及皮炎等。过氧乙酸是口腔科比较常用的消毒剂,对皮肤和呼吸道黏膜也能产生较强的刺激。

1.3物理损伤因素口腔科通常使用注射针、根管扩大针、拔髓针、车针、缝合针等,进行麻醉注射、根管治疗等操作,医师可能会发生针刺伤的危险。与其他科室相比,口腔科门诊患者的候诊时间相对较长,而且复诊患者相对较多,候诊区的环境就比较嘈杂,再加上诊室内牙钻、高速涡轮机、超声洁牙机等高速运转时发出的噪音,使口腔科医师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长久以往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升高等。

2针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对策

2.1预防原则以“普遍预防”作为预防原则,当不清楚患者是否被感染时,按照传染病患者对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操作过程中,口腔科医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必须戴口罩、防护眼罩。诊疗室内,安置换气及空气消毒设施,降低环境污染菌浓度。

2.2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诊治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的医疗操作程序,并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所有针头等利器,都在使用完后放入利器盒内,操作过程中戴手套,不可裸手接触血液、体液。一旦被利器刺伤,迅速脱去手套。未伤手挤压患手的受伤部位,尽可能地排出部分血液,降低受污染的程度,同时,进行冲洗,对受伤部位进行碘酒消毒[4]。当被HIV者污染后,要持续6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

2.3勤洗手、戴手套在口腔科,降低感染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洗手。每接触一位患者后,要使用消毒液,对双手进行彻底消毒。当口腔科医师接触血液、唾液污染的敷料、器械及患处时,都必须戴手套,而且养成用镊子夹取污染针头的习惯,减少刺伤的风险。

2.4汞污染防护在通风环境下,对银汞进行调和,而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汞,多余汞要储存在盛有饱和盐水或甘油的容器内,封闭储存。使用碘对空气进行定期净化,污染地面及时使用10%三氯化铁溶液冲洗[5]。

2.5心理素质口腔科医师应该主动与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对于患儿,要避免其严重的哭闹行为。根据工作的特点,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6健康体检口腔科医师每年体检一次,对于乙肝五项阴性患者,给予乙肝疫苗的注射。

3讨论

口腔科医师处在各种职业危险因素中,所以,医师在思想上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各项操作流程,针对各项危险因素,执行各项预防制度。同时,医院应该加强监管,对感染管理知识进行定期培训,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诊疗环境,也可保障医师自身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