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口腔实习医生防护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口腔实习医生防护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口腔实习医生防护策略

1存在的问题

1.1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实习医学生刚刚从理论学习转向临床实践,他们普遍存在重诊疗轻预防的思想,在职业感染的防护方面更缺乏相应的知识及实际经验。在临床诊疗中不能有效地利用防护用具保护自己,没有形成良好的防护意识和行为习惯。再者,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往往由于操作技术不熟练而造成职业暴露,因此技术有待提高。

1.2工作环境原因口腔科门诊是患者集中就医的场所,患者咳嗽喷出的飞沫,口腔治疗过程中的气溶胶,修复义齿打磨的粉末都可造成环境污染。有调查显示,口腔科门诊空气质量检测合格率仅61.4%[1].医学生在实习时较一般医务人员需要更多、直接、频繁地接触大量患者及其体液、血液、分泌物等,由于经验不足和操作不熟练,工作中易被缝针、车针、注射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工作服易被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浸湿,患者所携带的病原体就可能从皮肤、黏膜的破损处进入人体,造成感染,所以医学生的感染概率极大[2]。

1.3防护措施不力实习医生对医院感染知识掌握不全,标准预防意识薄弱,对手的清洁、消毒重视不够,有些人治疗时不戴手套,诊疗前后不洗手,即使戴手套,手套穿孔后也不及时更换。洗手的依从性很低,大部分认识不到洗手的重要性。而综合治疗台的各种器械控制开关的接触频率高,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有些实习医生误认为戴着手套就是最好的保护,用戴着手套的手去调节治疗椅位、开闭照明灯等不经意的小动作,使被手套污染的开关成为传播疾病的中介源头。

1.4无菌观念差个别实习医生无菌观念不强,认为口腔是有菌环境,口腔科治疗与外科手术不同,无菌操作与否无关紧要,忽视诊疗患者之间的认真洗手或流于形式地洗手。有些不了解无菌操作基本技术,不知晓无菌持物镊、无菌手套的正确使用方法。夹取无菌物品后未能正确、及时地盖好盖子,甚至为了节省时间图方便,戴污染的手套去拿无菌持物镊,导致治疗前、中、后不安全隐患。

1.5职业损伤口腔科麻醉、根管治疗等操作中常用的注射针、缝针、拔髓针使实习医生处于针刺的危险中,而锐器刺伤后未引起重视,部分实习医生存在侥幸心理,不报告、不处理,为医源性感染创造了条件。

1.6重金属与化学消毒剂的污染口腔科工作中经常接触一些有毒物质,如汞、樟脑酚、戊二醛等,难免暴露在危险之中。银汞合金是口腔科常用的充填材料,常温下易蒸发,在调剂和充填中患者呼出的汞蒸气和操作中不慎撒落的汞及废弃的汞合金和磨除的旧的充填物产生的汞尘,都可造成污染。而化学药物使诊疗室内弥散着醛味、氨味,长期处于此环境中,对皮肤黏膜刺激并致敏,易引起过敏性皮炎、鼻炎。

2对策

2.1提高实习医生对防止职业暴露、加强个人防护重要性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对实习医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包括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无菌物品的正确使用,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六步洗手法”,标准预防的意识,个人预防知识的培训及用具使用方法,医疗锐器用后的处理及锐器刺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等。定期对全体实习医生进行相关知识考核,增强全员消毒隔离无菌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预防血源性疾病传播重要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来配合口腔科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纠正他们的不安全行为。

2.2改善口腔科诊疗环境口腔诊疗室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紫外线消毒空气每月2次,每次30min,就诊前后患者用含漱液漱口,减少口腔微生物含量。治疗中使用强吸力,最大限度降低飞沫喷溅,每次诊疗开始前和结束后用踩踏脚闸冲洗管腔30s,以减少回吸。每天工作前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包括:综合治疗椅表面、工作台面、地面、无影灯扶手等,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诊疗环境。

2.3强调个人防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实习医生的职业防护教育,引入标准预防概念,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治疗中必须穿工作衣、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及佩戴防护镜或面罩,必要时戴防水围裙。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都有一定的要求,每次使用结束后,用水和皂液清洗护目镜和面罩,有血液等污染时用中效消毒剂擦拭,外科口罩被飞溅污染或内层因呼吸潮湿后也应及时更换,治疗过程中禁止戴污染手套去拿无菌物品、接电话等。尽量使用脚控开关调节治疗椅,诊治患者前后或者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脱去手套后也要洗手,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规范洗手方法、时间、擦手用具。诊疗过程中保证光线充足,认真仔细,防止锐器损伤。

2.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口腔科诊疗操作中交叉感染的危险远远大于外科,积极将外科无菌观念引入口腔治疗中,努力将交叉感染降到最低限度,确保诊疗过程中的医患安全。对平日操作过程中污染无菌物品,无菌操作不规范的行为及时给予指正,纠正诊疗过程中不良行为。督促他们遵守有关消毒、灭菌、隔离的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各种器械,降低污染。对口腔科全体实习医生定期进行相关知识及操作考核,不合格者再次培训、再次考核。

2.5树立保护意识、防止针刺伤改变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熟练掌握诊疗操作规程,重点培训使用锐器前、中、后的正确操作,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尽量避免手和锐器的直接接触,手术或诊疗操作中采用容器传递锐器,降低职业暴露概率。使用后的注射器严禁复帽,避免徒手分离针头、刀片,用后及时将其弃置于利器盒内。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培训实习医生发生锐器伤后及时局部处理。

总之,由于口腔科工作的高风险性,对于口腔科实习医生这脆弱的群体,一定要加强对风险因素的思想认识,从标准预防做起,加强个人预防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严格规范他们的行为,积极调动积极性,自觉参与到医院感染防护的知识培训及防范措施中,自觉执行预防制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流程,熟悉诊疗过程中锐器使用方法、拿取方法、处置方法。加强职业责任心,与老师共同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就诊环境,保障自身健康及职业安全,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