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可视化技术在口腔种植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可视化技术在口腔种植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可视化技术在口腔种植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放射直视影像(RVG)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1例口腔固定修复患者50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回顾41例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放射直视影像检查,并观察患者的牙冠,牙根,根管情况,并根据患者的详细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与修复材料。结果:50颗患牙中,在修复手术之前需要实施根管治疗的患牙共有5例,其中直径小于0.5毫米穿髓点的患牙有1例,经过dycal垫底后活髓均可保留,在手术前可以提前预测患者牙髓的情况,便进行桩核冠修复的患牙均没有出现根管侧穿等不良症状,经复查后,均无根折现象发生。结论:对进行口腔固定修复患者实施放射直视影像(RVG)检查,能够让医师获取患者口腔的详细信息,能够辅助口腔医师治疗患者,并有效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放射直视影像(RVG);口腔;固定修复;临床价值;dycal垫底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1例口腔固定修复患者50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回顾41例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在23岁~77岁,平均年龄(50.18±3.76)岁。41例患者一共有50颗患牙存在明显牙冠缺损情况,口腔医师均给予口腔修复治疗,患者均同意。50颗牙中,其中前牙27颗,后牙25颗。实施烤瓷全冠修复的患牙30颗。实施桩核冠修复的患牙20颗。

1.2方法

仪器:梅生牙片机。投射方法:平行投射。患者实施口腔修复手术之前均进行投射,并获取放射直视影像,口腔医师根据影像所反映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分析后测量患者的牙冠部位与牙冠各个位置的牙髓腔厚度,并在测量后比较进行切割后的牙齿厚度,并提前预测穿髓症状的发生率。并且医师还需要测量患者牙根根管的长度,角度。并测量患者根管的牙颈部与直径。根据测量数据完成器械准备,冠状设计。若是获取的放射直视影像不够理想,可以使用处理软件,进行局部放大,并选取合适的处理方式增强影像的效果,提高影像数据的准确性。测量整个过程中由两位经验丰富的资深医生独自完整,最后所取结果为两个结果的平均数值。

1.3观察指标

口腔修复固定手术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0颗患牙中,在修复手术之前需要实施根管治疗的患牙共有5例,其中直径小于0.5毫米穿髓点的患牙有1例,经过dycal垫底后活髓均可保留,在手术前可以提前预测患者牙髓的情况,进行桩核冠修复的患牙均没有出现根管侧穿等不良症状,总的手术治疗结果比较理想,患者比较满意。经复查后,均无根折现象发生。

3讨论

传统的X线片图像处理中的图像的质量会受到受照射线的剂量,质量,分辨度,光照条件等影响,导致图像的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图像变形失真的情况,直接影响整个放射学的分析[1]。因此,临床在纠正误差的时候,会使用投照固定器或是断层合成等方法进行处理,提高图像质量。但是因为这两种处理方法的难度较大,操作复杂性较强[2]。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并不广泛。放射直视影像能够有效的避免常规摄影弊端,并且能够通过监视监测将检查数据转换为数字信息,不需要进行暗室处理,可以直接观看,影像质量较高。因此在近年来,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使用[3]。牙体出现缺损,临床上常会使用口腔固定修复治疗。常见的口腔修复治疗方法为烤瓷全冠修复与桩核冠修复两种方法。但是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瓷层的强度厚度透明度以及抗力型均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因此在实施口腔修复之前,必须提前进行牙体预备。但是患者的牙冠表面到牙髓腔厚度的生理学解剖结构有明显不用,且患者牙位的不同,牙本质增龄性的不同都会影响口腔修复。同样的,牙面的不同对于牙体的预备也存在一定的影像,因此牙体的预备也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在正常情况下,患者牙颈部的聚合度越大,牙体的预备量也随之增大,并且为了保证牙体的抗力型,固位型能够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进行牙体预备的时候必须根据患者个体的不同进行单独预备,并且在进行口腔修复地方时候,必须考虑到患者对于修复的需求,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进行口腔修复之前,提前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口腔具体情况,能够清楚准确的知晓患者牙冠,牙髓腔厚度长度等情况,在实施修复手术的时候能够有效的避免不良情况的不发生,并且能够促进修复手术的成功。研究显示,本研究中41例患者50颗患牙在接受放射直视影像后,修复手术均成功,没有不良现象发生,并在之后复查,确定没有根折现象发生。由此可见,在口腔固定修复中应用放射直视影像,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且能够确保疗效,避免不良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许晓冬,邱建平.放射直视影像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3):51,54.

[2]赵辉.口腔固定修复中应用放射直视影像的临床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7):57-58.

[3]杨艳君.放射直视影像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10):1463-1463,1464.

作者:顾春明 黎珍容 侯萍 单位:上海康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