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间面临的医疗风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间面临的医疗风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间面临的医疗风险

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生向医生角色转换的重要阶段。口腔医学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临床实习对于他们的成长尤为重要。由于医学生的特点,其在临床工作中出错几率会较正式医生多。本文通过对2010~2016年6年期间79例修复科临床实习生医疗风险事件的回顾和分析,对实习期间存在的风险原因从态度因素、技术因素、设备仪器和材料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重视岗前培训,树立良好职业态度;结合多种教学、考核模式加强临床技能培养;加强临床各类仪器、材料的操作培训、监管,确保使用安全;优化诊疗环境,减少交叉感染,以保证口腔实习医生临床工作能安全进行。

关键词: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医疗风险;防范对策

1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所面临医疗风险成因分析

本文通过对2010~2016年6年期间,修复科实习医生医疗差错事件回顾发现,在总数79例的医疗差错中,57例属于态度因素约占总数72%;22例技术因素占21.5%;器械及其他5例占6.3%。现在结合相关文献,就风险成因进行分析。

1.1态度因素

实习生方面:从医学生成为临床医生,部分实习生并没有从心理上完成转变,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不够,对病人缺乏耐心,医者的基本素质尚未养成,都是医疗差错、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占医疗差错中态度因素的36.8%。比如,迟到、请假时不考虑预约好的病人,义齿加工未按时完成不及时改约患者,模型制取后忘记填写设计单,使得义齿无法正常制作等。不仅影响了医院、科室声誉,还影响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同时为治疗的顺利进行埋下了隐患。部分实习生忽视规章制度,不按照诊疗流程操作,是医疗差错事件中态度因素的主要原因,占40.4%。这一统计结果同殴尧[13]等人研究结果。例如,不重视查对制度,造成模型与设计单信息不符,义齿与设计单不匹配,患者牙位信息不全面;不重视无菌操作制度,造成灭菌物品和清洁区域被污染;违反操作常规,器械使用前不仔细检查,致使器械使用中断裂的风险事件;忽视利器使用及处理常规,造成被刺伤、划伤等职业暴露风险;不熟悉治疗流程遗漏治疗步骤,使治疗不能如期完成或增加病人痛苦。大部分实习生刚进入临床工作,法律意识薄弱[2],对医疗文书撰写规范、必要的辅助检查和会诊不够重视,占统计总数的5.2%。如病历书写不规范、牙位记录不正确,没有必要的X线辅助检查,病史询问不全面等,不仅带来治疗的潜在风险,一旦出现医疗问题或纠纷,还会把自己和医院陷于被动的局面。因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欠佳而出现的病人不满甚至投诉约占17.5%,成为导致医疗风险的重要因素,这一结果同牛永祝等人研究结果[3]。例如,不重视患者知情同意权,想当然地认为患者已经理解治疗意图和预期,并急于开始操作,对病人的各项检查、治疗目的、注意事项以及诊疗中存在的风险,不及时向患者解释和充分告知,影响病人正确理解和理性选择;另外,考研与就业压力也是影响实习专注度、实习时间、实习精力的不可忽视的因素[4]。指导教师及配合护士方面:指导教师在通常情况下达不到与实习医生一对一的条件,他们如果缺乏教学经验或者对所带实习生缺乏了解,工作中就做不到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的指导,从而影响实习质量和医疗安全;护士教师如果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知识不够,配合时就不能及时判断实习医生医嘱是否正确并提出纠错,及时杜绝差错发生。病人方面:面对实习医生,病人和家属会认为年轻大夫缺乏经验,因此对他们缺乏信任,对医嘱的依从性也不好,影响治疗进行和最终疗效。关于医嘱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正相关性不少文献都有研究报道。部分病人对治疗预期过高[3]无法客观对待治疗效果,有少数病人因疾病本身或治疗费用产生不良情绪,会提出过分要求,比如减免费用等[5]甚至为此无理取闹,影响正常医疗流程的顺利进行。

1.2技术因素层面

实习医生诊疗技术处于学习阶段,虽然有教师把关,确保了治疗质量,但延长了患者就诊时间,对于一些老、幼及伴有全身其他疾患,如心脑血管、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随着疲劳,不仅配合度会降低,出现病情变化的风险也会随之增高。实习医生缺乏临床经验,没有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他们在治疗、操作中不会观察病情变化,例如,做局部麻醉时,虽然病人否认麻药过敏史,但如果出现手脚冰凉、冷汗或面色改变就必须立即停止注射,病人有可能发生晕厥,需要及时进行相应处理;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突然大汗淋漓,手发抖,可能是低血糖发生等;牙体制备时不注意观察穿髓迹象,根管制备时不注意其走向造成根管壁侧穿等;诊疗操作时,实习医生的注意力一般集中于操作局部而忽略全面考虑,比如只注意到制备的牙体或根管,不注意口镜对口角的拉伤;不注意手支点的位置影响到病人的呼吸;不注意灯光、光固化灯对病人眼睛刺激。

1.3仪器、材料的使用

大部分实习医生不能熟练掌握设备、器械、材料等日常诊疗用物的使用,除了影响工作速度,还会造成材料浪费、设备损坏风险;操作不熟练时,医患受伤的风险也会增加。另外,使用方法不对,器械折断,小器械脱落造成误吸、误咽等医疗事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例如统计中两例螺旋输送器使用不当卡在根管口断裂事件。

1.4环境因素

由于口腔治疗操作的特点,术者受到病人血液、唾液污染几率很高。牙体制备时,高速旋转涡轮机产生大量含菌气溶胶,对医患造成二次污染不可小视,对此的相关报道甚多。实习医生感染防控意识不够,标准预防不到位,医疗垃圾处理不当等,都会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就诊环境方面,实习生治疗操作时,很容易出现其他实习生和患者家属不放心围观现象,对于患者就诊安全、感染防控很不利。另外社会大环境也会对实习环境造成影响。目前,全社会对医院关注度高、要求高,媒体参与度高[6],医患间矛盾不可忽视,这无形中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心理负担,也对实习医生形成了很大压力。

2防范措施

2.1针对诊疗中态度因素

加强实习医生岗前培训:通过系列授课、培训及临床技能回炉训练,树立正确职业态度,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职业素养、初步技能;学习各类规章制度,明确职业规范、岗位职责;以医疗事故、纠纷为例,与学生共同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从中强化风险意识,学习相关法律,了解常见医患矛盾及处理方法;学习口腔检查病历书写规范和注意事项;学习医患沟通技巧等。通过实习开始前1~2周学习考核,从思想和初步技能上,完成学生向医生的快速转变。在考研、择业这些学生最为关注的大事上,我们在实习工作量不变的前提下,预留专门时间,既解决了后顾之忧,又能使他们相对专心于临床实习。教师队伍高标准严要求是实习安全顺利进行的保障。由科主任负责的教学小组,配备有经验、责任心强、素质高的带教教师。从本科生实验课开始就介入带教工作,连续到临床实习,熟悉每位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循序渐进、严格把关。诊疗全程,放手不放眼,确保诊疗安全。护士教师选择年资高、专业技术强、专科知识丰富的资深护士,在做好日常护理的同时,注意巡视,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杜绝差错事故发生,成为带教教师又一双眼。在预防医疗差错事故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对于进入实习区域的病人,分诊护士会根据实习医生入科时间长短,选择先易后难进行安排,并告知患者接诊医生身份,对于有怀疑、不愿接受的患者,进行解释后仍然得不到理解,另行安排医生;每位病人被接诊后,要求实习医生不急于操作,先与患者进行充分交流,了解患者需求,纠正其过高的期待[7],仔细做好口腔检查,与教师商定详细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治疗方法步骤、材料、时间、费用、需要患者承担的风险等,通过充分沟通达成一致,并签署必要的知情同意书面告知;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同时,取得患者信任和合作,建立起来一个良好的医患间的人际关系,而这种良好的关系是促进患者依存性的基础[8]。治疗期间,病人如有争议,带教教师应第一时间解决,或及时请科室负责人出面调解。每位实夫都熟知常见诊疗问题及争议解决的流程和避免纠纷的发生。

2.2临床能力培养

制定科学明确的实习培养计划,针对不同阶段,侧重不同要求:在入门阶段(实习开始1~2周),通过临床观摩,学习医疗面谈内容、人文关怀意识,临床判断方法并学习合理的临床思维。巩固与综合能力提升阶段,通过每日治疗结束前小结、每周定时病案讨论、实习生经验分享、心得体会交流,以及针对临床操作难点,重返实验中心仿头模室训练等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提升基本技能和各项素质。在此阶段,定时的专题讲座会有针对性的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治疗难点、操作要点、诊疗中异常情况应急处置等问题。通过细化诊疗、操作流程,加强临床细节培养;由实习医生参与总结制定的各类疾病治疗流程,可以有效杜绝他们在诊疗中容易遗漏的环节。Mini-CEX[9-10]教学模式的开展以及OSCE[11]临床技能考核方法的应用,从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各个方面,在不增加额外负担情况下,考核评估各个学习阶段实习医生的临床能力,确保每一位实习医生临床实习质量。此外,积极参加针对口腔医学生的全国性技能竞赛,医院、科室共同组织各类操作比赛,评比、表彰优胜者,也在不断激励学生更加完善、规范和提高各项医疗技能。

2.3设备、仪器、和材料的管理

实习医生进入科室就会安排专门的讲授,讲解设备、仪器、器械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简单故障排除等,讲解常用材料说明书;先观摩教师操作,随后在教师指导下动手操作;强调器械、车针等精细物品使用前,要求检查形态是否正常,必要时放大镜下检查,避免器械折断等不良事件发生;对于新引进的设备,材料,请厂家培训,师生一起学习;尽可能避免实习医生在教师不在场时独自一人操作仪器设备;护士教师会经常检查、保养,及时排除隐患,确保仪器、设备功能正常及使用安全。

2.4环境管理

完善的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可降低医疗风险发生[12]。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用明确的制度、规章规范医疗行为。根据口腔门诊预防医源性感染管理工作《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各科室自身特点,组织实习医生学习各类感控知识和相关制度、消毒灭菌流程、不同消毒级别物品储存和使用方法以及各类医疗垃圾处理方法,强化无菌观念和感染控制意识,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同时加强特殊病人及陪人的管理,维持好就诊秩序和诊室安全,优化诊疗环境。

3结语

众所周知,医疗是一个特殊性行业,医疗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199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估计,每年约98000人死于可预防性的医疗差错。而早在1993年哈佛大学医学实践研究首席调查员Leape就指出,医源性死亡中,78%可以预防。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医疗安全工作,并将患者安全融入医疗管理的各个环节,将医疗安全提升到“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可避免伤害是健康服务的基本要求,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要内容”的重要高度。根据国卫办医发[2018]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再次将医疗安全推到医疗管理的核心地位。口腔医疗(尤其是口腔门诊诊疗活动)中的医疗风险,虽然相对于其他治疗风险,直接或加速致死的概率要小,但是会增加病人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以及影响预后,甚至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误吸误咽等意外,威胁病人生命安全。所以,医疗风险无小事,不可轻视。有研究显示[13],临床工作长短与医疗事故发生率有明显关系。口腔实习医生除上述特点外,还具有个性突出,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不重视的问题。另外流动性快,每个科室轮转时间只有3~4个月。所以在这个重要阶段,加强各方面的监管、针对性地防范差错事故,对医疗质量严格把控至关重要,它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将合格的医疗人才输送到我们的医疗队伍,决定着我国医疗队伍的未来。另外,社会各界对医疗行为的正确认识,政府的重视加强管理职能,完善规章制度和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创建出良好的医疗平台,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防范医疗风险不可或缺的外因。

作者:谭文宏 王方 崔蜜 肖敏 牛林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