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摘要】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有创新思维方式、科研能力和临床处理能力的高层次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其中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口腔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口腔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口腔医学专业亟需高端人才,特别对高、精、尖类口腔医学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要培养高素质的口腔医学创新型人才,研究生阶段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这既有利于将科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也利于提高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作者在指导研究生科研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提出了自己对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训练;科研兴趣;培养

1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含义及意义

研究生科研能力即研究生在各学科领域进行旨在探索真理的普遍理智创造活动所需要的能力。简言之,指研究生顺利完成科研活动任务所需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如下6个方面的基本要素[3]。(1)科研创新能力,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和发明新事物的能力,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运用,是科研能力的核心。(2)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能力,科研问题往往从问题开始,问题解决则贯穿与科学研究全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落脚点,因而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是研究生必备的一项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3)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科学研究是继承和创新的结合,是系统地搜集和评价信息的探索过程,因而离不开资料的搜集和处理。在科研工作中需要了解大量资料,良好的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能有效掌握资料,能减轻在科研工作查找资料和筛选资料时的负担。(4)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研究生在科学发现、理论形成、科学验证等各方面都离不开逻辑思维能力。(5)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是表现科研的最佳方式。科学研究从选题到完成,整个过程都需要借助语言文字将研究成果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难以做好科研工作。(6)动手操作能力,是研究生运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世界问题的能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形成、提高,虽然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但确实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而得以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可以说,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实现自己历史使命的重要方面。

2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2.1从零开始,夯实基础

口腔医学的科学研究多是从临床出发,根据诊治过程中的疾病病因、发病过程、影响机制、防治策略等进行观察、分析、总结,从而发现并凝练出尚未解决的临床问题,然后借助有效的测量、评估手段去探寻最佳的解决方案。一个只关注临床而不会科研的医生不可能是一位真正优秀的临床医生[4]。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研究生教育,必须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国内医学的进步[5]。因此,开展科学研究之前,口腔医学研究生有必要积累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影像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等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同样需要掌握在科研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实验动物技术、模型建立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而且,一些常用的基本技能如文献检索、外文阅读、统计分析、设计构图,口腔研究生在开展科研之初也应当有所了解。这些知识或者技能的获取,除了学校安排课程见习实习外,导师和课题组也可以结合已有科研方向去指导,并鼓励研究生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参加课题组开展的实验、进行结果统计分析等,这些都有益于研究生及早接触科研、了解科研。可以说,口腔研究生在开展科学研究之前,导师和课题组要有意识地鼓励研究生广泛涉猎并努力掌握未来科研工作中有可能需要的各种相关知识,一切从零开始,从头做起,在最初阶段即夯实基础。只有这样,研究生才有可能在自己真正开展科学研究时,有的放矢地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经验,做到举重若轻、得心应手。

2.2培养兴趣,因材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研兴趣的培养建立对口腔医学院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科研的性质决定了研究者在整个科研阶段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去探索未知的科学真理。实验室工作常常需要重复、反复,面对这些枯燥无味的实验工作,如果没有相当的科研兴趣,学生佷容易感到疲劳,最终因为气馁而放弃。相反,如果对所要研究的东西始终充满兴趣,就很容易从一点一滴的研究发现中看到希望、感到兴奋,面对失败和挫折也就能够始终坚持不懈。因此,尽早地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使其对科学研究产生好奇、向往的态度,对于科学研究的顺利进展举足轻重[6]。在口腔医学研究生这一培养过程中,课题组可以通过举办读书报告、课题组讨论、科室学术交流或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座等各种科研学术活动,并通过介绍研究课题、启发思考、指导阅读相关文献、参与某些实验的简单操作,多方面启发、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开阔学生视野。通过上述活动,打造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科研兴趣[7]。此外,导师要勤于监督研究生的科研进展、询问研究生的科研想法[8],从中了解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或优势,结合其自己的科研兴趣,因材施教,发挥研究生的长处,让其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思考自己的科学研究方向和具体内容。

2.3言传身教,注重传承

导师是整个科研课题组的核心[9],学生所进行的口腔医学研究工作也是导师提供、指导的。可以说,导师就是研究生的带头人,作为一名口腔专业人士,应当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时也要学习和了解相关其它专业知识,做一个知识丰富的多面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到口腔科学研究中来,导师要首先对这些新鲜事物有所认识,只有对本研究领域的充分了解,才能更好地将所知所会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并帮助他;们锻炼捕捉先进信息的敏感性,也才有足够的自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水平。此外,导师作为学生的师长,除了具有扎实的科研功底外,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的科研作风也必不可少。一个秉承严谨科研态度的老师,也必将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现如今,确实有一些研究生受到某些不良科研风气的影响,对科研急功近利,科研态度不端正,畏首畏尾,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力,不愿为科研牺牲自己的利益[10]。而一个时刻注意自身修养和科研品行的导师,会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从而发挥榜样的力量[11],让学生感受到科研的魅力,更让学生懂得“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道理[12]。

2.4有规有矩,奖惩分明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口腔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做到有规有矩、奖惩分明。要通过各种渠道对研究生所取得的科研成绩和科研进步给予适当的鼓励[13]。例如,为提高研究生科研积极性,定期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测评,定期进行相关主题的科研读书报告会,发表各自的读书体会,总结自己的科研思路,并将测评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作为评选研究生奖学金、优秀党员等的重要参考条件,让研究生自己产生一种危机感和竞争意识,知道时刻努力、不进则退。也可以设立专项研究生科研基金,鼓励研究生将自己的科研想法和课题付诸实践。或者通过选派优秀研究生出国留学深造、参加学术大会,鼓励他们将所取得的成果展示出来,这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展示能力,也可以督促他们继续深入科学研究[14]。而对于表现平淡的研究生也要多以鼓励为主,树立信息、端正态度,相信努力总有收获。

3结语

在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口腔医学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必要工作,对于初入口腔的研究生来说,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同时也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导师和研究生的共同努力,在以后研究生教育中长期地探索和总结,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口腔医生。

参考文献

[1]辛海涛,窦晨云,吴玉禄,等.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6):10-11.

[2]杨世茂,刘尧,李运峰,等.探讨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及临床操作能力的协同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5):882-884.

[3]段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3.

[4]查国春,冯硕,杨雪梅.骨关节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及科研能力培养[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35-37.

作者:李强 刘佳 张旻 陈永进 单位: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