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微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微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微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

【摘要】目的探析微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治疗当中应用的疗效。方法以2014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按随机奇数偶数法分成两组:新型组与传统组,各组患者例数一致皆为25例,传统组使用非种植体支抗,新型组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对比两组患者所获得的治疗疗效。结果新型组正畸成功率96.0%要明显高于传统组的80.0%,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确切(P<0.05)。新型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与上中切牙侧角差同传统组相比明显加大,且磨牙异位显著较之于传统组小(P<0.05),检验值有确切的统计意义。结论微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当中的应用疗效明显。

【关键词】微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一般对象

以2014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按随机奇数偶数法分成两组:新型组与传统组,各组患者例数一致皆为25例,新型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范围从18岁~30岁,均值年龄23.5±1.4岁;传统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范围从17岁是28岁,均值年龄22.3±1.2岁。将两组患者各项数据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做对比,得到无统计意义的结果(P>0.05)。

1.2方法

1.2.1传统组

使用非种植体支抗,采取口外弓支抗治疗,每天8~12个小时,牵引力量设定在200~300g。术后常规抗生素予以口服,以防感染发生,治疗时间共计9个月。

1.2.2新型组

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先取浓度为0.02%的洗必泰做口腔清洁处理,之后再行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借助于黄铜丝把需要进行支抗的牙齿分开来,标记好植入位置,拍摄牙根形态、植入部位形态,之后植入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植入过程当中要注意以防止卷入软组织,取微钛钉,予以植入种植体加力,经过9个月时间的治疗之后,取出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完成。同样在治疗期间予以抗生素口服,预防口腔感染。

1.3观察内容

①正畸成功率:判定标准为,上下牙弓形态已经恢复正常,牙齿排列的整齐,前后都有覆盖、并无异常,前凸牙弓呈内收状,外观正常[2];②牙齿正畸指标评价: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

1.4数据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数数据皆以例(n)、率(%)的模式阐述,并采用卡方(x2)检验方法,另外以(x±s)作为计量资料数据的代表,使用t检验方法。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19.0,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2.1比较两种方法的正畸成功率

新型组正畸成功率96.0%要明显高于传统组的80.0%,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确切(P<0.05)。

2.2比较两种方法治疗下牙齿正畸指标

新型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与上中切牙侧角差同传统组相比明显加大,且磨牙异位显著较之于传统组小(P<0.05),检验值有确切的统计意义。

3讨论

错颌畸形作为口腔科的常见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会直接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使其无法正常工作、社交等,甚至会使患者丧失生活信心。基于此,口腔正畸治疗也成为临床关注的一大焦点。传统的正畸矫治方法有口外弓、颌间牵引、舌弓固定等等,但是就这些传统方法的应用弊端来看,是会需要患者长时间配合,但是对年龄较小的患者,特别是对那些需要极强支抗的患者来说,这些方法未必能良好实施,难以产生较强支抗,也就无法凸显出矫正效果。随着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当中的广泛应用,愈渐凸显出其应用价值,就支抗本质来看,便是矫正牙体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也就是说给正畸治疗提供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借力点,提供以产生正畸作用的牙齿矫治力。实际上来说,正畸治疗即为机械力和个体生理互为作用的一个复杂性过程,为了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疗效,是需要构建较大支抗的,这样才可以达到理想软组织变化的效果,减少双颌前凸患者的凸度,作用于对患者面型的改善[3]。在正畸治疗过程当中,理想效果的获得是控制矫治牙按照我们所需的角度和距离进行合适移动,而且还要管控好那些非矫治牙的位移。这也就对支抗的设计提出了严格要求。传统正畸治疗方法的矫治力大部分是建立在其它牙体、压槽与鄂部的,那么这样进行治疗,很可能就会影响到非矫治牙的位移,甚至是矫治牙的矫治效果并不好、非矫治牙反而发生了位移,导致最终治疗失败。但是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出现则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微型种植体的操作方法不仅灵活、简单,而且它是以颌骨作为主要支抗的,能够把反作用力直接施加到颌骨、相邻组织上,从而削弱对非矫治牙齿位移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微型种植体支抗和颌骨及其相邻组织能够良好结合,这也能进一步保障其稳定性,当种植体愈渐增长时,便能加大同骨之间的接触,那么会确保种植体变得更为稳固[4]。在本次实验报告当中:新型组正畸成功率96.0%要明显高于传统组的80.0%,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确切(P<0.05)。新型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与上中切牙侧角差同传统组相比明显加大,且磨牙异位显著较之于传统组小(P<0.05),检验值有确切的统计意义。从这一临床疗效来看,微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当中的应用疗效明显。

参考文献

[1]陈城,张晓蓉.微种植体支抗远中移动上、下牙列矫治成人双牙弓前突15例临床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5,24(1):76-82.

[2]李雅,陈志宇,张辉伟,等.微型种植支抗、口外支抗矫治上颌前突后中切牙位置比较[J].山东医药,2015,(22):69-71.

作者:张燕 单位: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