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口腔医学本科选修课体系建设思考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口腔医学本科选修课体系建设思考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口腔医学本科选修课体系建设思考探析

摘要:参照《口腔医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探讨专业选修课的体系结构中开设人文类、专业类、科研素养和学科前沿类课程的必要性,并对合理设置专业选修课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选修课;课程体系

专业选修课是与专业有关的选修课总称,是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补充和发展,是本科生培养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夯实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对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1]。目前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主体安排在第四学年,教学任务较重,如何建立专业选修课体系,如何协调好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关系,各院校纷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进行探索和改革。本文以《口腔医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文简称《国标》)为参考,对专业选修课体系建设进行初步探讨与研究。

1口腔医学专业选修课的组成

《国标》对本科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涉及三大部分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二是知识目标,三是口腔医学技能目标。因此,要使学生建立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专业选修课也应紧密围绕以上三部分内容来设置。课程设置既要考虑避免与前期的必修课和非专业选修课重复,更要体现出口腔医学专业的特点。

1.1口腔医学人文类课程

医学人文教育对医学生成为临床医师至关重要,在医学教育的早期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对于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具有促进作用[2]。《国标》中要求口腔医学生掌握与口腔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在本科生教育中,医学院校要注意将人文学科整合到医学课程中,将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3]。因此,对低年级的医学生,可以开设口腔医学导论、口腔医学史、口腔医学人文学、医患沟通等课程(见表1)。口腔医学导论是引导口腔医学生入门的必要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在基础与临床阶段的早期渗透,有利于学生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学好基础与临床课程,并且尽早接触口腔各专业内涵[4]。口腔医学史是一门研究口腔医学发展过程和规律的科学,学习口腔医学史可以使口腔专业的医学生了解口腔医学在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和特点,有助于扩大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知识面,提高医学生的职业兴趣,激发医学生学习口腔专业的热情[5]。口腔医学人文涵盖人文学科中的各分支学科。现代医学教育不仅要重视理论与技术的教育,也应该关注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6],设置口腔医学人文课程有助于口腔医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信念,学习应对矛盾的技巧,培养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7]。医患沟通主要介绍医学沟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设置这门课程体现了将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培养医德高尚医生的教育宗旨,提高了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促进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8]。

1.2口腔医学专业类课程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对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诞生了越来越多的三级学科甚至四级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向学生适当讲授这些学科的一些知识,可以有益补充现有的必修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具备更开阔的视野,形成更全面的知识体系。目前专业课的设置在国内医学院校之间略有不同,有些专业课可能被设置为必修课,也可能被设置为选修课,这与院校间培养目标和教学条件的差异有关。例如,口腔种植学在《国标》中是一门核心课程,但人民卫生出版社并没有对应的五年制《口腔种植学》本科教材,口腔种植学的有关内容分散在“口腔颌面外科学”和“口腔修复学”的章节中,这种分学科进行讲授的模式使学生难以系统学习。因此,对于因某些自身原因未单独开设口腔种植学的院校,可考虑将其设置为专业选修课进行讲授,教材可参考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口腔种植学》本科教材。对于牙合学、口腔设备等课程,虽然《国标》中没有明确要求作为口腔医学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但牙合学是口腔医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属于口腔医学基础类学科,也是口腔临床类的应用学科,与口腔多个学科关系密切,为学生开设牙合学将有助于口腔医学生建立系统治疗口腔疾病的思维[9];口腔设备学是介绍口腔设备的发展、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学科,本科教学中开设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口腔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常规、维护保养和简单的维修知识,为学生未来顺利开展临床工作打下基础,也是培养口腔新型实用人才的需要[10]。有的院校这两门课程都开设,而且设置为必修课,也有的院校都未开设,从形成知识的系统性来讲,建议学、口腔设备学至少应开设为专业选修课(见表2)。

1.3研究方法和学科前沿类课程

《国标》指出,课程设置应合理全面,至少开设两门针对研究方法、学科前沿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医学院校在开设专业选修课时必须考虑以上要求,可选择性开设的课程有循证口腔医学、医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口腔医学研究进展、科研思维素养、口腔医学科研课题设计等(见表3),这些课程也可被整合成相关的综合性课程。循证口腔医学主要介绍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并结合口腔医学实践讨论在口腔医学教学、科研和医疗中如何运用循证医学,通过学习可以锻炼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查阅和分析文献,总结出答案的能力[11]。医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通过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介绍获取、评价与利用文献信息的方法,并介绍如何撰写医学论文,医学生可从中掌握文献获取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信息素养和论文写作能力。口腔医学研究进展以学术讲座的形式介绍口腔医学主要学科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使口腔医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相关的理论和治疗进展,把握口腔医学的发展趋势[12]。科研思维素养课程旨在提高医学生的学术素养,是在本科阶段将科研渗透到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开设这门课程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不仅注重科研能力提升,而且重视学术道德教育,从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口腔医学科研人才[13]。口腔医学科研课题设计是结合科研工作实践,从查阅资料、提出问题、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步骤介绍课题设计的基本方法,引导医学生了解科研过程,建立科研思维。

2专业选修课的开课建议

专业选修课承担着巩固基础理论、深化专业知识、锻炼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学功能。作为专业基础课的补充,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应立足基本知识,结合必修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专业素养为核心。合理设置各门课程的学时数,每学期开设的课程不宜过多,以免因每门课学时数较少,而学习的深度不够,重要的课程可适量安排较多学时,进行深层次的讲解[14]。授课内容适时更新,尽量做到新颖、前沿[15],避免陈旧、重复,紧跟口腔医学的发展,可参照最新版教材选择重要的章节,或结合当下学科热点和临床应用进行讲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方式上多样化,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创造性的发挥[16],减少传统课堂单调的授课形式,引入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模式,善于开展CBL、PBL教学,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想要听、愿意听;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打造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能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采用视频教学,提高学习兴趣。除了课堂表现、论文和考试外,还可以采用答辩、小组讨论、研究项目等考核方式,让学生在选修课学习中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3讨论

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和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理论、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目前口腔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和口腔临床医学,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设置选修课。周谊芬等[17]对江苏省8所高等医学院校的调查显示,医学人文课程在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占比不高,院校之间开设课程的类别、学时数差别较大。研究显示[18],医学院校本科教学中人文类的选修课比例较低,设置不合理。五年制口腔医学本科教学体系中,课程内容存在较多的重复和交叉,口腔专业课的教学时数偏少[19],选修课通常在全校范围内开设,选修课中口腔专业课程较少,因此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口腔专业类的选修课,以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完善知识体系。本文提到的口腔医学人文类、专业类、方法学和学科前沿类课程,如有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课程名应以教材为准,如没有正式教材,属于院校自行开设的课程,各院校可根据现实需求自行设置课程名称。对于《国标》要求开设而院校尚未开设的有关课程,本文建议尽早开设。至于课程是设置为必修课还是专业选修课,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医学生学业负担比较重,因此增设选修课时要注意课程比例和学时,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必要时进行专家论证,使选修课充分发挥其在口腔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子明,潘华华,金姝兰.关于专业选修课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的研究[J].学理论,2010(35):266-268.

[4]白朋元,刘建国,徐宇红,等.《口腔医学导论》的开设和教学效果初评[J].世界临床医学,2015(5):277-278.

[5]储梦诗.关于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5):83-84.

作者:刘娜 张静 杨冬茹 马哲 林艳丽 梁蓓蓓 刘庆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