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口腔修复学开展课程思政探索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本文基于高职口腔修复学课程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并阐述了教学设计、教师、教法等课程思政实践中的几个关键点,使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达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口腔修复学;课程思政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专业教学全过程中,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实现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引领。高职口腔医学专业承担着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一线岗位医务人员的工作,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将要承担起救死扶伤、维护人类健康的神圣使命,医学生不仅要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更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医学人文精神[1]。因此,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医学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充分运用好专业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2]。
1高职口腔修复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科学,通俗地说就是设计及制作义齿,以及解决义齿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该课程和未来岗位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高,设计与完成一颗制作精密、使用舒适的义齿,学生需要具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高职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将来直接服务于牙缺失患者,责任担当意识及个人品格直接影响着服务人群的就医体验和工作质量,也与个体的职业发展及自我价值实现息息相关,因此,高职口腔修复学开展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敬业精神、使命感是完全有必要的。口腔修复学是一门临床学科,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从病史资料的采集、修复体的设计、操作规范、医患护技的合作、行业规范和标准等,到病例案例资料分析,均为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专业知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典型病例案例、未来岗位需求、业内名人事迹等思政元素,将“医者仁心”的人文素养渗透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人格塑造和精神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使学生真正认同专业,把学好专业本领服务人民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
2高职口腔修复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
2.1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教育者先受教育,做学生的学问之师,品德之师,以自身人格魅力启迪学生心灵。一方面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正确的“三观”,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形象,将自身的素养与品格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起到榜样与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热点,与时代共成长,提高对课程思政基本内涵的认识,以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游刃有余地把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另外,教师还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特别是医学职业教育研究,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切入方式,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2用好思政平台,优化教学设计
高职口腔修复学是以修复口腔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学科,职业岗位面对的人群广泛。教师首先要认真梳理专业课程中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专业社会实践、临床实习等教学环节搭建思政平台,整体规划和设计课程思政目标。例如:在修复临床工作任务理论教学过程中,重点融入仁心仁术的医德教育;在实践教学与临床实习环节,以名医名家为例,重点融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思维教育;在专业社会实践阶段,重点融入公民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教育。同时,在各个阶段整体设计思政教育价值链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相互渗透与延伸,深度挖掘专业教育中蕴藏的德育内涵。
2.3深度研究课程特点,找准思政教育切入点
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思想可塑性强。教师要深度研究课程特点,寻找思政教育的突破口,不能在教学中空喊口号,随意牵强附会。坚持以专业教学内容为主线,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一些社会现象,利用案例和朴素的人生哲理,理性分析与思考,润物无声,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
2.3.1学科发展悟民族文化自信在口腔修复学的发展史上,中华民族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国的义齿修复术始于宋代,楼钥所著《玫瑰集》,东汉张仲景所著《口齿论》,均有修补缺牙的方法记载,中国古代的口腔医学技术为人类的口腔健康做出过重要贡献,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思想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3.2联系国情话家国情怀全口义齿是老年牙列缺失患者最常见的修复方法,价格低,使用安全可靠,很受老年患者喜爱。然而,全口义齿整个制作流程繁琐,精确度要求高,稍有不慎就会修复失败,风险大,收费相对其他治疗方法低,一些口腔医生不愿意开展这一业务。针对这一现实情况,结合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基本国情,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我们自己的父母牙列缺失了,每天无法正常进食,却找不到一位愿意做全口义齿的医生,你有何感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是否有责任解除他们的疾苦。以此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和责任心,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无私奉献精神,增强职业责任感。
2.3.3利用案例谈责任意识讲述“牙体缺损修复的牙体预备”时,导入临床上出现牙髓炎等并发症的案例,通过患者诉说痛苦的经历,师生一道分析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其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痛苦,引入临床规范操作重要性及医生的职业责任话题,开展责任意识的讨论或演讲比赛。一系列的共情教育,以情感人,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作为医生要以人为本、苦练操作技能,使责任意识如春风化雨般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2.3.4义齿制作体验合作意识口腔修复学中的义齿后期制作大多由社会化的义齿加工企业完成,一般是由医患双双共同参与完成义齿修复设计,医护患三方参与完成修复前处理、义齿比色等环节,最后将设计信息传递给加工企业的技师,整个流程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一方或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修复体制作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修复失败。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参与义齿制作流程模拟活动,了解每一步工作要领和职责,使学生认识到严谨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意识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3高职口腔修复学开展课程思政中的关键点
3.1教学设计是基础
高职口腔修复学课程思政必须以专业教育为主线,结合专业教学目标规划教学模块,分析每一教学模块中隐性的思政教育元素,然后整合课程相关思政资源,完成整体教学设计。注重从高职生的实际出发,从如何做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医生等角度出发,结合现实和具体的问题或案例,自然而然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以健全学生人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目标为落脚点,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另外,要多方面听取学生、教师、家长、用人单位的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教师也要经常性地开展教学反思,及时改进和完善教学设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2教师是根本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新时代的教师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主动承担起教书和育人的职责,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位学生,为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榜样。同时,要加强自身修养,身体力行,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积极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3.3教法是关键
如何将思政教育合情合理地融入专业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在感情上引起共鸣、心灵上产生震撼呢。在教学策略上,我们采取了以专业知识学习为统领,通过一定的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创建话题,结合社会形势和现实案例,见缝插针地展开思政教育,力求做到春风化雨般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例如,学习“义齿修复前的外科处理”内容时,采用PBL教学法,学生自主开展讨论,哪些情况下需要拔除牙?哪些情况需要行牙槽嵴修整手术?怎样最大限度减少创伤?培养学生关爱患者、敬畏生命的职业情操。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区口腔卫生健康咨询活动,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奉献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的价值。
4结语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挖掘本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完善课程设计,让思政元素成为口腔修复学教学的必备要素,合理引导高职生理想信念、价值观、职业情操等的形成,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笑岩,逯鹏,袁文丹,等.“课程思政”融入医学概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5):84-86.
[2]罗晓琴,李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28(13):192-193.
[3]白静.医学类高职院校《生理学》课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J].河北职业教育,2019,3(6):34-36.
作者:谢宏新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