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口腔诊疗ATP生物荧光法安全性评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口腔诊疗ATP生物荧光法安全性评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口腔诊疗ATP生物荧光法安全性评估

【摘要】目的使用ATP生物荧光法对口腔不同诊疗操作造成诊疗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通过量化指标评估口腔诊疗环境的安全性,探讨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月之间牙周炎Ⅱ度患者使用带有动力系统操作的超声洁牙30例(动力系统组)和无需使用动力系统的正畸患者的托槽粘贴30例(非动力系统组),分别对每组患者诊疗单位中6个点位治疗前、后诊疗环境进行采样,分析两组患者诊疗前、后诊疗环境的污染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诊疗环境布点上atp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诊疗环境布点上ATP测量值有明显区别,使用动力系统的诊疗环境ATP测量值明显高于未使用动力系统的诊疗环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不同诊疗操作造成诊疗环境污染情况,ATP生物荧光法具有提高口腔诊疗环境清洁消毒的质量及监督管理的指导性作用。有助于指导医务人员做好标准预防,同时为口腔诊疗环境清洁消毒操作标准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ATP;口腔;诊疗环境;医院感染;安全性;消毒

一直以来,口腔专业在院感管理中被认为是高危专业需要重点管理,由于口腔诊疗是近距离操作,在有菌的口腔中进行,诊疗过程中气动蜗轮手机、超声洁牙等动力系统的使用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对诊疗环境造成污染重、波及范围广。特别在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口腔诊疗环境成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1-2]。针对口腔诊疗环境的监测,目前普遍采用的目测法及细菌学监测方法很难有效、快速的监测[3]。我们采用了ATP生物荧光方法评估口腔不同操作方法对诊疗环境的影响,便于更精准的指导临床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月之间60例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动力系统组和非动力系统组(对照组)。动力系统组入选标准为:被诊断为牙周病需行超声洁牙至少在15颗牙以上的患者30例,且牙周病按照疾病程度均在2级以上;非动力系统组:需要托槽粘贴的正畸患者30例。

1.2方法

1.2.1采样。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诊疗环境进行采样,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两组患者诊疗对诊疗环境的污染情况。

1.2.2设备与材料。采用美国Hygiena公司生产的PLUS手持式荧光检测仪及相应配套的ATP采样拭子;按照布点摆放正方形不锈钢板,面积100cm2,经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灭菌处理,纸塑包装将规格板独立密封,使用时在有效期内进行操作。

1.2.3采样位点。每个诊区内布置6个采样位点,以医生诊疗时位置为中心,医生正前、正后方各距100cm放置一个无菌不锈钢板,医生工作站、治疗柜各放一个无菌不锈钢板,反向100cm各放一个无菌不锈钢板,放置高度1.2m。摆放点位,见(图1)。

1.2.4采样时间。1)诊室环境管理:两组诊疗区域空气质量:紫外线照射30min,开窗通风30min,测试前分别在两组区域按照布点摆放无菌不锈钢板,5min后进行ATP生物荧光法测试,确保诊室环境同质化。2)诊疗前后物表采样:两组患者分别在患者治疗前按照布点要求摆放规格板,每位患者治疗时间20min以上,超声洁牙操作以动力启动开始计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0min后采样,进行ATP生物荧光法测试。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差异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ATP测量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ATP测量值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动力系统组ATP测量值明显高于非动力系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结论

1)使用动力系统组诊疗后诊疗环境污染程度明显高于非动力系统组,动力系统的使用明显增加诊疗环境的污染。2)ATP生物荧光法对口腔诊疗环境污染程度的量化指标,可以作为对不同操作对诊疗环境影响的安全性评估。3)本项目通过ATP生物荧光法对口腔诊疗环境污染程度的研究,提示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过程中针对不同操作做好个人防护。

4讨论

对诊疗环境的监测主要是三种方法:目测法、细菌学培养、ATP生物荧光法。目测法只能关注明显污染且主观性很强,只能作为诊疗环境的初步管理。细菌学培养可以检测到病原菌的种类,是目前被认可的环境评估的标准方法,已经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规范[4]中,但是细菌学培养时限长[5]、阳性率低,尤其在基层医院难于实现。ATP生物荧光法由于快速、简捷、安全,被广泛运用于临床。ATP生物荧光检测仪的检验标准参照不同厂家的说明进行评价[6],同时检测出的相对发光值(RLU)也会受到仪器灵敏度、环境温度、物体表面残留消毒剂[7]等方面的影响,故选择同一型号的检测仪器对环境污染程度及消毒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使用ATP生物荧光法对口腔不同诊疗操作造成诊疗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评估,通过量化指标评估口腔诊疗环境的安全性,具有提高口腔诊疗环境清洁消毒的质量以及监督管理的指导性作用,有助于指导医务人员做好职业防护[8],同时为口腔诊疗环境清洁消毒操作标准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疫情以来,口腔诊疗中使用动力系统产生气溶胶对诊疗环境的污染更引起口腔医务工作者的关注[9],但是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针对口腔不同操作对诊疗环境污染程度量化评估的文献报道,此项研究是对口腔诊疗中不同操作对诊疗环境污染程度进行量化的初步探索,进而与细菌学培养结合建立口腔诊疗环境安全性评估标准,强化临床对诊疗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同时指导医务人员做好预防性隔离。

参考文献

[1]李智勇,孟柳燕.口腔诊疗中病毒感染的防控[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0(4):217-222.

[2]徐平英,邓旭艳.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口腔门诊的感染控制与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S1):614-6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2012.

[6]李晔,胡国庆,陆烨,等.ATP荧光检测技术在医院清洁消毒监测中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11):1205–1208.

作者:何惠英 朱金婷 赵月亮 余秋丽 李广娜 单位:天津市口腔医院感染管理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