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修复治疗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修复治疗对口腔健康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修复治疗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主要根据口腔美观的改进与生理功能的恢复来对口腔状况进行评价,而对口腔状况对患者造成的心理与社会活动影响并不关注,而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全面的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因此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引入生活质量对口腔健康进行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组研究对132例患者进行了不同口腔修复方式的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2例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5例,女67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5.0±10.6)岁。纳入标准:年龄>18岁的健康成年人;能够进行正常交流,无认知障碍与精神障碍等;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受试者能够配合问卷调查与临床检查。

1.2方法

参考邵明超调查方法进行本组研究的调查。修复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检查。采用一次性口镜、探针、镊子对受试者的缺牙部位、缺牙数目,以及余留牙的情况进行记录,其中余留牙情况包括折裂、有无龋损、松动度与充填修复情况等,同时记录患者所选修复类型。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与《阻嚼功能自评量表》进行修复治疗前的问卷调查。在修复治疗6周后,采用电话随访对修复治疗情况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为《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与《阻嚼功能自评量表》,对受试者进行逐条询问。对比不同修复方式修复治疗前后的OHRQoL得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32例患者中,42例行单冠修复,34例行可摘局部义齿(RDP)修复,23例行固定义齿(FDP)修复,33例行种植义齿(ID)修复。

2.1单冠修复治疗前后的OHRQoL比较

单冠修复治疗前量表总分平均(6.13±5.92)分,而修复治疗后的量表评分(1.21±1.45)分。修复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t=9.27,P=0.000<0.01)。而修复治疗后各领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治疗前,最常存在的负面影响为“吃东西不舒服”,所占比例为14.29%(6/42),其次为“明显疼痛”,所占比例为9.52%(4/42),但修复治疗前后量表各条目负面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RDP修复前后的OHRQoL比较

RDP修复前量表评分(10.23±9.52)分,修复治疗后的量表评分(5.12±3.66)分,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修复治疗前(t=5.76,P=0.000<0.05)。修复治疗后,除“功能限制”与“残障”外,其余领域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治疗前,最主要的负面影响为“吃东西不舒服”,所占比例为55.88%(19/34),其次为“在他人面前不自在”,所占比例为32.35%(11/34);而修复治疗后的最主要负面影响则为“吃东西不舒服”,占14.71%(5/34),其次为“明显疼痛”,所占比例为8.82%(3/34)。并在“影响发音”、“吃东西不舒服”、“味觉变差”、“在他人面前不自在”等条目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FDP修复前后的OHRQoL比较

FDP修复前量表评分为(10.11±7.09)分,修复后的量表评分为(1.26±1.81)分,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90,P=0.000<0.01)。修复治疗后,除“社交障碍”领域外,各领域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治疗前最主要的负面影响为“吃东西不舒服”,所占比例为47.83%(11/23),其次为“在他人面前不自在”,所占比例为30.43%(7/23);而这两个条目在修复前后的负面影响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ID修复前后的OHRQoL比较

ID修复治疗前量表评分为(6.72±6.14)分,修复治疗后的量表评分为(0.66±1.01)分,修复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19,P=0.000<0.01)。修复治疗后除“残障”领域外,各领域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治疗前,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吃东西不舒服”27.27%(9/33),其次为“明显疼痛”24.24%(8/33)”;而修复治疗前后量表各条目负面影响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OHRQoL指的是口腔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患者心理功能、身体机能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影响。OHRQoL对研究危害口腔健康的因素,以及选择合适的口腔修复治疗方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对不同修复治疗方式对患者OHRQoL的影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患者临床指标,遵循患者的意愿制订最佳的治疗方案给予患者治疗有着重大意义。通常情况下,患者主要选择单冠修复与和RDP修复进行治疗,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种植技术的发展,口腔修复治疗方法不再局限于这两种,而选择ID修复的患者也将越来越多。

作者:蒋聪敏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