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事业单位改制对财务与会计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事业单位改革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新时期,必须要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的定位,创新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完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事业单位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作用,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本身也要积极适应新的变化,对于事业单位改制对财务和会计工作所造成的影响要积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文章简要分析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改制的基本内容,分析对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所造成的影响,并具体探讨应对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制;财务管理;会计;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领域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关于事业单位的改制又进入了新的阶段,事业单位改制不仅提升了事业单位的自主性,同时也增强了其公共性,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但是改革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和会计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事业单位需要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和影响,强化财务和会计工作水平,发挥自身的作用。
一、我国事业单位改制的基本内容
按照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改制的基本原则,对于明显具备公益性属性的单位予以保留,由财政保障;对于具有部分公益属性的单位由财政扶持其发展;对于生产经营类的单位改制为企业,推向市场[1]。按照上述原则基本就可以将事业单位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具有政府部分职能的单位直接划归相应的政府机构,由政府机构统一进行管理,并行使相应的职能。其二是长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将其推向市场,成立企业,不再享受财政保障,通过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其三是原本具有公益属性的单位通过改制成为新事业单位,由政府财政保障,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辅助政府机构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
二、事业单位改制对财务和会计的影响
(一)对于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模式造成的影响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都执行的是国库集中支付的模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财政资金管理上由以往的分散支付改革为集中支付[2]。在这种资金管理模式下,财政部门每年会给予事业单位一定的预算指标,同时审核事业单位月度、季度以及年度资金使用计划,资金不再直接拨付到事业单位,而是由国库集中进行支付。这样事业单位所拥有的现金流相对较少,因此,资金管理模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二)对于事业单位付款方式造成的影响如上文所述,目前事业单位执行的是国库集中支付的模式,也就是说事业单位需要付款,不需要自己进行支付,而是由国库进行统一支付。具体可以分为财政直接支付的形式、财政授权支付这两种支付方式,关于两种支付方式具体的差异本文不做赘述,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事业单位需要付款时,要先行跟财政部门进行申请,有国库完成支付,资金不再经过事业单位的账户,而是直接由国库的账户支付。这种模式使得付款资金流向与以往不同,因此,事业单位在这方面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
(三)对于事业单位账户体系造成的影响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预算资金的缴库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三种变为了两种,不能再进行自收汇缴,这样事业单位能够用到账户也比以前少了,财政部门正积极清理各单位的银行账户,只允许各单位设立一个零余额赃户和一个其他资金账户,不能再开设财政性存款类账户,同时取消收入过渡性账户和特设专户[3]。对各单位的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都有严格的使用规定,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都将通过零余额账户走,且零余额账户不能向同单位的其他账户划转资金。这样的改革有效的遏制了乱幵账户、私设小金库、随意动用财政性资金的现象。
三、事业单位改制对财务和会计的影响的对策
(一)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以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财政拨付资金,但是随着我国的事业单位改制的不断深化,其当前的财务管理对象为全部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原本的预算管理显然无法有效适应,原本只包括财政拨付资金的预算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而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重要依据,需要全面、准确的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资金情况,这就需要事业单位改革原本的预算管理制度,将事业单位的其他资金也囊括进来,编制学科的财务预算报告,从而全面落实预算管理。
(二)强化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事业单位改制对于事业单位各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财务和会计管理方面对于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强化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升其业务技能水平,这样才能有效适应改制之后的变化。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要加强资金管理、风险意识、预算编制等方面的技能,提高财务管理意识。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也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会计人才,壮大财务人员队伍,同时强化对原有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积极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三)引入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是运用特定的方法,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相关资料以及事业单位的其他资料整理、分析,并形成报告,使事业单位各部门可以对日常的经济活动加以控制、规划,同时还能协助领导者完成相关的决策。管理会计在企业当中被广泛的应用,将其引入事业单位中,通过其与财务会计的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更好的适应改制后的一系列变化。
(四)加强资产管理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提升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率。首先,针对避免资产流失这一问题,财务人员需要解决资产管理过于混乱的问题,针对科研事业单位所拥有的资产要进行全面清查,以便实现对于资产的有效管理以及合理配置。同时要制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并注意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监管,避免部分管理人员以权谋私,导致资产流失。其次,针对提升资产使用效率这一问题,财务人员需要合理的进行资产配置,注重各项资产的合理使用,避免资产长期闲置。同时要注意挖掘现有资产的隐性价值,提升现有资产的收益,并且要注意定期清算资产收益,根据清算结果适当的调整资产配置,从而促进资产使用效率的提升。
(五)强化会计核算强化会计核算是保障会计工作的重要途径,事业单位由于其资金流动性较大,且成分比较复杂,有财政拨款、上级补贴、科研资金以及其他收入,同时在支出方面涉及的内容也较多,这对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难度。针对此情况,财务人员要积极强化会计核算工作,在保持真实性、客观性、合法性以及一致性的基础上,对科研单位已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具体反映科研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情况。要切实做好记账、报账以及算账工作,明确每一项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同时要严格按照规定填制以及审核会计凭证,以为核算工作提供真实客观的凭证资料,并且这对于实施会计监督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会计人员要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客观公正的记录每一项经济业务,不能漏记、错记,保持会计核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要注意对不同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比如科研单位的收入构成就需要按照性质进行分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改制之后,原本事业单位的定位、功能都发生一定的变化,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和会计都难以避免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完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注重人才培养,落实预算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要注重提升财务信息透明度,接受外部监督,从而规范单位内部的财务行为,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灏.事业单位改制政策变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7(5):109-110.
[2]朱发欣.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影响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5(18):50-50.
[3]汪雅雯.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J].经贸实践,2017(6):258-258.
作者:李宏 单位: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