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科技创新是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几代中国人的不断探索,科技创新思想日渐成熟。科技创新又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高屋建瓴的对科技创新进行了战略布局,确立了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科学发展;科技创新;中国梦
发展是人类社会最现实、最根本的基础,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神州飞天,都离不开发展。但是,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当代中国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科技创新。
一、建国以来党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历程
科学技术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而创新又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不竭动力。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不断发展,培养出了大批科技人才,推陈出新了一系列的科技制度。
(一)科技创新思想的初步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夏大地,百废待兴,要想使国家真正的崛起,必须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首先,科学技术是保卫新生政权的重要因素。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组建联合国军与中国在朝鲜半岛兵戎相见,第七舰队陈兵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苏联与华为敌,酿成中苏对峙,引发珍宝岛冲突。另外,由于印度方面的咄咄逼人,最终诱发了1962年的中印之战。认识到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巩固的国防,没有巩固的国防就无法捍卫新生的政权。1958年6月,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我还是希望搞一点海军,空军搞得强一点。还有那个原子弹,听说就这么大一个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其次,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建国初的十余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科学家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感召下,中国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出了“两弹一星”,搞出了现代化的国防和工业。这种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后辈迎难而上、奋往直前的源泉。
(二)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面对蓬勃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敏锐的洞察到科技创新的力量。1988年9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邓小平绝不缺乏学习外来文明的魄力和智慧。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邓小平已经意识到,要想掌握新科技,必须学习,善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20世纪90年代中期,面对苏东剧变的国际形势,中国怎样屹立潮头,保持“万绿丛中一点红”呢?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的强盛不衰,是最好的回答。基于此,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被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三)科技创新思想的日渐成熟
进入21世纪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人类掀起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高潮。而发达国家在新兴科技,尤其是核心科技方面对中国输出限制的壁垒日渐增多。因此,中国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席之地,有更多的话语权,必须依靠自主创新。2006年1月,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自主创新是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更是新时期所面临挑战的灵活应对。综上,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承,前后相继,他们为今天的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中国的科技创新日益走向世界的前沿,科技创新思想也日渐成熟。
二、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做出了非常伟大的贡献,儒家文明曾经是东方文明的灯塔,“四大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史学、文学、艺术令西方世界顶礼膜拜,茶叶、丝绸、瓷器是东方文化的标签。但是,明清之际的闭关锁国,导致了百年沉沦。建国之后,中国人民历经了六十多年栉风沐雨的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年,让世人终于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他所阐释的“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这为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马克思认为,发展不是直线式上升,而是螺旋式前进,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当代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不宜妄自菲薄,但也要正视现实,通过科技创新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去实现中国梦。
(一)科技落后导致单位资源能耗较高
中国面对最浩瀚的大洋,背靠最广博的大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都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绝大部分人均资源居于世界平均线以下。由于发展观念和科学技术的落后,我国单位GDP的能耗过大,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使得本就捉襟见肘的人均资源,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经济体体量的加大,更加难以为继。近些年来,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这种局面有所改观,但仍然任重道远。
(二)科技落后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伴随能源高消耗而行的是环境问题突出。化石能源的燃放,致使空气污染,雾霾盛行,呼吸道类疾病激增。粗放式的经营使大量污染物从工厂企业排出,地下水、地表水受到波及,山海河湖难逃噩运,癌症村日渐增多。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到了27%,出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的湖泊达到了75%,2/3的城市供水不足,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种种问题,都要求用科技创新去转换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三)科技落后导致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在知识、人才、科技间进行较量。中国虽然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行列,但仍不容乐观,尤其是与美、英、德、法、日、韩等传统科技强国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2017年6月15日,《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位列世界最具创新能力的经济体第22位,比2016年上升了3位。这说明中国在知识密集型就业、高校与产业研究协作、专利申请量、科技文章、科技出版物等方面“含金量”有了明显进步,但通过数据排名不难看出要走的路还很远。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圆梦中国的必经之路,是解决当前发展中问题的必然要求。
三、新时代不断推进科技创新
五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开拓进取,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放在了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
(一)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战略布局
在新时代,中国重大的战略创新震动了世界,诸如“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提出、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新时期军改的启动等,尤其是科技创新更是让世界刮目相看,中国的科技论文、申请专利、商标注册等在数量上已经名列世界前茅,从抽象的陆相成油理论到具体的北斗导航,从航空母舰到基因工程,从“神州”飞天到“蛟龙”入海……,中国的科技创新已经基本上达到了邓小平同志所设想的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目标,但是这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明显不符,因此,未来的科技创新还需要党中央谋篇布局。2016年5月,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高屋建瓴的从夯实科技基础,强化战略导向,加强科技供给,深化改革创新,弘扬创新精神五个方面对今后的科技创新进行了战略布局,从宏观上给未来的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同时勾画出了未来三十年中国科技创新的时间表,使广大科技人才有了具体的奋斗目标。从1956年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2016年吹响了“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日渐梦圆。
(二)新时代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
申海涛个角度来看,大量的劳动力会被更加智能的机器所取代,工人失业,贫富分化更趋严重。基因重组在挽救生命的同时,也会异化为人类的敌人。由此可见,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的使用,一定要趋利避害,让它成为人类的工具。2014年,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指出,“我们将承担负责任大国的使命,通过建设一个和平发展、蓬勃发展的中国,造福中国人民,造福世界人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主旨演讲向世人宣布了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这就是科学技术要服务于人类,不能因为一己之私、一国之私让科技创新走上歧途,这既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个人担当,又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总之,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诸如产业升级、模式转变、治理污染等方方面面都与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息息相关。1949年以来,中国历经五代领导人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套适于中国、利于世界的科技创新思想,尤其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把握时代脉搏,遵循发展规律,创造性的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给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保障,为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鉴1927~1996[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人民出版社,2001.
[5]尤琳.国防科技专用性人力资本激励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6]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15.
[7]冯之浚.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J].中国软科学,2008(08).
[8]许海云,张娴,张志强,隗玲,侯雪婷.从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看中国创新崛起态势[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7(09).
[9]王义桅.创新中国的三重使命[J].红旗文摘,2016(06).
[10].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4-06-04.
作者: 申海涛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