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科学发展问题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科学发展问题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科学发展问题浅析

摘要:实验技术人才是高校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日常维护管理、科研、人才培养的任务。落后的管理体制、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平等的教师地位,严重阻碍了实验技术人才的发展。对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只有找出关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为实验队伍科学发展提供好的成长平台,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基础。

关键词:实验技术人才;教学观念;管理体制;队伍建设

0引言

实验室,是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验探索,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的场所,也是一所高校科研水平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打造国家高校重点实验室是高校的重点课题。教育部明确支持高校重点实验室基本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100万,鼓励各高校重点实验室开展自主研发,实施创新培养发展战略。目前,高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性实验教学及实训方式,以适应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高水平科研人才和社会需求的实践型人才。而实验技术人才是学校和科研机构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学技术研究、教学工作、科技实践与创新的基石,他们不仅承担着实验室的设备日常管理工作,还肩负着实验教学、创新研发、科研、对外服务等。

1实验室建设情况

我国高校实验室大体主要将实验室分为专业实验室、公共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1],以科技学院为例,根据学院学科实验教学建设需要,把实验室分为系部实验室、院专业实验室、公用实验室等。系部实验室实验设备较少,面向专业院系开放,实验教学任务主要由系部自主安排,教研室负责组织管理,设备利用率低,专业性强。院专业实验室及公用实验室设备仪器多,面向全部院系开放,实验教学任务教务处统一安排,大部分由院系教师完成,少部分由实验技术人员完成,以基础实验室为主,设备利用率高。由此可见,实验室的实验教学主要由教务处及院部教研室进行统一安排和管理,资产设备管理处进行实验室建设及设备采购,如图1所示。

2实验技术人员现状

近年来,高校的实践创新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对实验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还仅仅是在实验室设备管理及日常管理上,不能有效发挥其专长,这对实验技术人员自身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1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由于部分高校把实验技术人员定位“教辅”人员,对技术人员的地位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招录以本科,研究生为主,部分人员是从各岗位分流而来,年龄跨度大,专业和相关工作不对口,学历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实验系列职称已经多次改革,但客观因素科研参与率低,科研成果少,无法与专任教师相提并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低,并且由于进人机制的限制,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人数与学生数量不成比例,又加重了实验人员的工作强度,没有给予充分的成长学习空间,实验室技术人被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充满时间,大部分从事简单的日常管理工作,少数参与学院实验科研工作。造成实验技术人员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占比少。

2.2实验室管理现状

由于实验室技术人员处于从属地位,主要工作分为课前准备工作、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参与实验科研工作等,包括,实验室准备工作、实验室维护管理、实验室卫生管理、实验室资产管理、实验室仪器维护、实验室安全管理以及各类全国技术考试的准备、安装、调试,实验教学科研工作等,高校根据实验室运行与建设、科研设备方式、实验室科研教学、实验室科研仪器维护管理等工作情况,将高校实验室管理对口部门分为以下几类。⑴网络与实验管理中心类,网络数据中心与实验管理中心相结合共同管理,网络数据中心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高校网络及数据等,下设实验管理科,资产处负责实验室设备的采购及报废,教务处负责实验教学管理,实验管理科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实验技术人员主要以日常管理工作为主,较少参与实验教学科研工作。⑵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类,设立实验综合科、实验管理科和设备管理科、实验室安全与设备维修管理科等,主要工作包含建设项目组织、行政、人事、对外联络工作,规范管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验室队伍、资产报废调剂、计划管理、教学设备采购、协作采购、设备安全运行、维修管理,基础实验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⑶实验管理处类,独立与其他部门,比如清华大学的实验室管理处归口管理实验室工作、仪器设备类资产购置与使用工作。内设机构有实验室建设办公室、安全与健康办公室(辐射防护办公室、核材料管制办公室、生物安全办公室)、危化品办公室、采购与招标办公室、合同管理办公室、综合办公室等。从以上实验室管理部门分类可知,网络与实验管理中心类的工作职责侧重于对实验设备的管理。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类侧重于设备在实验教学科研的使用情况,教学与设备的结合情况。而实验管理处类侧重于实验室的建设及科研设备的作用发挥。

3实验室技术人员现状问题分析

3.1实验室管理职责定位不明确

⑴由于实验室管理工作涉及到教务、资产、保卫、后勤等多个行政部门,实验室环境建设及学科建设前期缺乏参与,后期又要对实验室设备管理维护,对实验学科进行建设,前后不衔接的管理模式造成实验技术人员对自我岗位职责不清晰。⑵由于实验技术人员被定位“教辅人员”或其他系列,缺乏重视程度,在职称、学历、专业等方面没有足够的晋升空间,时间多被繁杂的事务充斥,导致实验室技术人员无暇进行开发、研究,部分人员找到机就会转岗,教师不愿意从事实验岗位工作,工作积极性较低。

3.2实验技术人员地位差异大

虽然高校教学中强调实践创新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实验及实践阶段被压缩,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实验技术人才在高校中处于“教辅”的地位,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2],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工作上的劳动成果也得不到尊重,虽然实验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却不能参与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无法和一线教师一样,在相关课程的培养人才及教学计划中参与度低,没有话语权,不能作为主体参与其中,地位可有可无,无足轻重,这就打击了实验技术人才对实验工作的认可和积极性。

3.3实验技术人才学历要求高

实验技术人才主要是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是加强科技实践与创新的重要力量,部分高校对实验技术人才学历水平要求较高,忽略了实验技术人才实践创新水平。因此,部分学历较高的实验技术人才想转任专任教师岗,或想方设法继续深造,提升学历水平,脱离实验系列。而一些有专业技术能力又十分适合实验系列岗位的人才,因达不到学历要求而被拒之门外,可见,只注重学历要求无疑使得高校实验技术人才缺失。

3.4实验技术人才的认知差异

实验技术人才的日常工作繁杂,主要为辅助专任教师的实验开展,实验设备的维护,日常实验室卫生管理,资产管理以及实验室的开放管理等,这些日常工作常常使得实验技术人员一身灰尘,他们的付出与成果不成正比,与专任教师相比,难免缺失职业幸福感,而且实验工作难以量化,取得的成果也难以体现。在培训方面,由于工作性质,外出培训机会少,提升能力受到限制,这些情况,打击了实验技术人才的积极性,也导致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

3.5奖惩机制不完善

在各高校的引进人才中,对于教师科研系列制定了详细的优惠政策,如职称晋升、住房、科研资金、奖励方法等,根据教师自身擅长的领域,有各自的发展领域,如,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主、以教学科研为主等,不同教师侧重倾向不同,发展成长考核不同,由于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繁杂,评定标准不清晰,不同岗位的实验技术人员实行一套考核标准,缺乏针对性,对于实验技术人才的引进、退出机制、进修学习、职称晋升等规章制度的缺乏[3],造成了实验技术人才工作岗位意识缺乏,很多奖罚机制缺乏设计,忽视了实验技术人员岗位的不同差异,实行“一刀切”,弱化了奖励机制的功能和作用,也影响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福利与待遇的差异,部分实验人员想尽办法调岗换岗,真正的实验技术人员减少。

4实验技术人才科学发展措施

4.1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职业幸福感

打破传统对实验技术人才的观念[4],将原来被动的科研服务转变为主动的实验设计与研发,在职称评定中,将其划入评定中,确保实验人员的参与度,以实验教学为主,将教师岗位与实验岗位联系起来[5],增加实验人员的职业幸福感,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实验技术人才的工作中来,做到真正的有名有份,建立研究实验技术人员保障机制,分层次、分类别的给予肯定,突出实验技术人才的重要地位,摒弃教辅人员的偏见,工作上得到相应的尊重和认可。

4.2建立各类奖励机制,吸引人才

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6],激励实验技术人才的责任心、事业心,增强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在岗位津贴、补贴方面给予相应的特殊优惠政策,对在教学上,科研上表现突出的实验技术人才奖励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相关的实验工作中来,对于表现尤为突入的实验技术人才,给予相应的荣誉,给予实验技术人员具有优于专任教师系列的晋升机会[7],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归属感,增加实验技术人才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增强岗位的专业技能,通过参观考察,进修学习,短期培训等措施,明确培训经费列支范围,保障实验技术人才接受培训的机会,并鼓励实验教学人员学历深造,提高其学历层次,提高整体素质和实践技能[8],改善工作面貌。

4.3建立梯度组织队伍结构

明确任务需求和岗位定位,增加人员编制,实行聘用制、编制、临时聘用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分配人员组织队伍,将实验技术人才根据年龄、学历、职称、专业作为参考项,优化管理体系,有梯度划分岗位职责,把实验室岗位分为实验教学科研岗位和实验室管理岗位,实验教学科研岗位分为实验教学岗位、实验科研岗位,将实验管理岗位细化为实验综合岗、实验室设备管理岗、实验室安全管理岗、实验室资产管理光,合理人数调整,依照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打造一支符合现代化教育模式的实验人才队伍[9],更好的服务于实验科研及实验教学,发挥实验室应有的职能,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优化实验技术队伍。如图2所示。

4.4加大实验室技术人才专业培训

作为高校发展的根基,实验方法和技术在不断的改变,实验设备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对实验技术人才的要求不再是一成不变,提高实验技术队伍专业水平,对于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实验室技术人员职责分工不同,按照培养方向,应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实验技术人才进行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新时代最前沿的技术要求,科学有针对性的制定实验教学方案,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鼓励实验技术人员深造,探索实验教学方法及科研方向,为高校实验成果的突破奠定基础,提高实验人员的学历结构。

4.5构建实验技术人员研发平台

由于高校存在专职实验室人员职称低,无法参与到实验教学及科研工作当中,有些高校甚至不安排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内容由专任教师全程辅导,实验实践内容得不到真正的开发应用,这样导致实验人员没有提升的空间,有些技术能力强者无法参与到实验教学及科研中,在这种环境下,长此以往,实验技术无法进步,创新科研能力薄弱。因此应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成长,构建实验技术人员研发平台,根据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特点,合理、规范的提供相关政策,参与到实验教学、实验设备研发及科研中去,摒弃“教辅”人员地位,将教学科研与实验做到真正的融合。

5结束语

高校的实验技术人才既是实验的教学者,也是科研技术者,还是实验的管理者,一流的实验室和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才,都是学校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资源,随着国家对实验人员及科研设备研制的重视,实验技术人员必将走向更加重要的角色,注重实验技术人才岗位的特殊性,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学科建设特色,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确保人才引进,增强实验技术人才岗位的工作热情、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出实验技术人员价值,必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及科研水平。

作者:王丽楠 刘付勇 衣龙洋 罗超 单位:新疆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