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如今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态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分别表现在科技的发展和环境资源的利用两个层面上。21世纪,我们必须去保护生态环境,让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此,人类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贡献,这是我们人类的共同目标。本文将为我们带来相关启示。
关键词:科学技术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一、积极影响
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与人类密切相关、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种自然力量的总和。所以说,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有多高,人类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就有多深,二者是成正比的。我们要重视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是需要引起全世界的共同关注的大问题。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曾经指出,生产力中包括科学;他还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在国内,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论断的提出,既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要结果,如今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同样也需要。我们国家依靠科学技术摆脱贫困,是我国成为位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重要原因。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动力就是科学技术,它也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2.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不仅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保护作用,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如减少水质污染。全国七大水系中将近有一半的河流被污染,一半以上的城市河流水质超标,大气污染造成酸雨,对人类、动植物都有影响。如今利用污水治理处理技术,水污染程度有很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人口剧增是主要原因之一,人类每天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导致的结果就是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形成“温室效应”,影响着地球表面的气候变化。采用科学技术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这些问题,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利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都可以减少大气的污染指数。垃圾排放的土壤污染严重。以前,我们处理垃圾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焚烧,现在利用科学技术改进焚烧装置、开发新型焚烧炉,使之朝着绿色、节能、高效的方向发展。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利用生物胚胎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总而言之,人类正在通过对科学技术的深入研究,来改变环境资源的消耗、人口变化带来的气候变暖等问题。但从长远看,想要应对这种环境变化,就必须持续深入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弄清楚解整个生物圈之间的化学循环和能量流动关系的规律,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解决生态环境发展问题,使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二、负面影响
万事万物总有它的两面性,科学技术也不例外。科学技术虽然促进和改善了生态环境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导致生态环境体系的失衡。例如,改变自然状态下物质循环过程,往往是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的。我们在注重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改善的同时,而忽视了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医学药品的使用。我们在医治疾病的时候,只关注药品对治疗的价值意义,即使清楚药品的副作用,但都忽略不计了。科学技术带来的后果有一个显现的过程。随着我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增加,这些潜在的破坏性会逐渐显现出来。首先,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婴儿存活率大大提高,也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类的平均年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现有的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其次,基因杂交技术、转基因技术、化肥农药技术使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使农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在解决了人类温饱问题的同时,也造成了水体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比如,农药在杀灭大量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许多益虫,破坏了土地的微量元素,使大量的农用土地不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可用的耕地面积大大减少。再次,工业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经历了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蒸汽时代、电力时代、计算机时代,每个时代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时代,大量地燃烧煤炭,排放二氧化硫造成温室气体产生酸雨,导致土壤酸化,使植物长期和过量地吸收铝中毒,甚至死亡。内燃机的出现造成了光化学烟雾。如今,我们进入计算机时代,这种智能技术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也控制了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视力、颈椎、腰椎、肩部都造成巨大的损伤。最后,即使被认为“清洁能源”的电能,在输送和运动时,对原有的电磁平衡产生影响而损害人类的神经系统,改变动物所处的静电场,影响其血清成分。
三、协调发展
回顾以往,我们人类踏入地球后的两千年间,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也仅仅能够维持人类的生存需要,对大自然的了解也少之甚少。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人类通过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去发展科学技术;除了人类自己,自然环境天生就是一个循序善诱的导师,促进了科技的升级换代。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了人类的科技进步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首先,依靠科学技术创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既然是创新,我们就不能再用原来的老办法,而是否定之否定,抛弃以前对我们没有积极作用的传统思想,去接受可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创新科技。比如,在生态环境治理上,我们要从源头上防治污染,想方设法治理污染,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以节约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其次,制定合理的开发环境资源政策,保护生态环境。制定政策时,我们必须考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要协调好科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方面,我国制定了三大政策: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第二,谁污染,谁治理政策;第三,强化环境管理政策。这三个政策,虽然从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环境污染问题,但还需要完善和发展。在政策主导上还应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实现小康社会,让全国人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贫穷只能导致人们大量砍伐树木,增大耕地面积会使森林面积减少,造成土地沙漠化,过度放牧使草原面积减少,鱼虾的过度捕捞,造成海洋物种多样性的降低,直至某些物种的消失。此外,还可以开展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人类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创伤,也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了巨大破坏。据一些研究所统计,发生的具体战斗区域已经超过了300万平方千米,面积和印度一样大。人工开垦的沟渠和打下的地基改变了自然地形,植被遭受破坏。船只携带的燃油泄漏,毒害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内的海底生物。如今,随着科技发展,具有更强杀伤力的激光武器和生化武器,一旦使用后果更不堪设想。所以,我们一定要维护世界和平,保护我们的家园,建立一个美好和谐的地球村。最后,政府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为生态发展提供政策和法律的保障,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同时,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方法策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绿色科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比如潮汐能、风能、生物能、太阳能,同时还要推动节能技术和替代能源,特别是绿色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绿色低碳,最终实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亚乔.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J].求是学刊,2007(4).
[2]章庆民.关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述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
[3]滕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作者:张淑涵 单位: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