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记录单设计小学科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记录单设计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记录单设计小学科学论文

一、小学科学记录单的设计

(一)图文式

图文式将图画与文字相结合,书写与绘画相结合,容易被低年级学生接受,依据其使用需求,一般有以下设计内容。

1.标注位置

标注位置即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已有经验在图上标出相应的位置。以一年级科学《小小科学家》一课为例,其中的实验为让两个小球从小棒的不同位置滚下来,依据小球的轨迹标注两个小球停止的位置。这是小学生科学第一课的记录单,要求学生标记的内容很简单,且直观明了。这份科学实验记录单能够完整地再现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过程,对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2.画图

画图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或观察所得画出图画。低年级学生受识字量限制,绘画形式更便于他们表达,用图画来呈现自己的猜想或观察所得也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3.填颜色

一年级科学《树叶变黄了》一课要求学生观察并画出几种树叶变黄的样子。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用彩色笔表现树叶变黄的颜色层次变化。这一颜色的填涂要求完全基于学生观察的事实,不能有任何的想象。

4.文氏图

文氏图是一种不太严格的意义的集合图,用以粗略比较几种物体之间异同关系,一般在中高年级科学中使用。例如,三年级科学《植物》一课中要求学生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在观察、比较这两种看起来截然不同的个体时,从形状、大小、颜色、生长方式等角度进行对比,寻找它们的异同点,而文氏图能更直观地反映它们之间的异同关系。

(二)图表式

图表式将图画与表格进行结合,使其既具备科学的严谨性,又带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画形式,它是中低年级科学课中常见的记录单形式,一般有以下内容。

1.连线

这种形式一般用来巩固或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例如,一年级科学《借助工具观察》一课中让学生将感觉器官与相对应的观察工具相连,旨在巩固学生对眼、手、鼻、耳这四种感官的认知。

2.判断正误

这种形式操作简单,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认知来判别,但判断的背后是学生综合自己的分析、比较做出的。例如,一年级科学《上好科学课》一课要求学生判断上科学课的过程中哪些学生做得对,哪些学生做得不对。记录单上展示了一节实验课的情节,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学生一眼就能做出判断。

3.填序号

填序号即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来标注事物发展的顺序,各年级都有使用。例如,一年级科学《树叶变黄了》一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给银杏树页变黄的过程标注顺序。这既检查了学生观察是否仔细,同时也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所有科学结论的得出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三)表格式

表格式记录单是最为常用的记录单,它由表格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表格部分一般为实验数据,是学生实验结果的直接表达,务求准确;文字部分是表格内容的补充,行文必须简洁明了。采用表格形式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文字,而且表达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二、小学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一)从无到有,循序渐进

一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记录单时容易感到困惑,需要教师及时提供帮助。刚开始时,教师可采用先讲清,后动手,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来入门。先让学生观察、认识记录单,它有哪些内容组成,每一部分有什么作用,需要我们怎样填写;再让学生看教师怎样填写;之后让学生试着填写,教师再进行指导。等学生逐渐熟悉简单科学记录单的使用后,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教学生使用较为复杂的记录单,从图文、图标逐渐过渡到表格式。在高年级中,有些记录单以几种记录形式交叉使用,学生熟练掌握三种记录单后会自由组合使用。例如,《养蚕》一单元要求学生在养蚕的同时,做好记录。学生在记录蚕宝宝蜕皮长大时需要用到图文式记录单;在记录蚕宝宝生长数据时需要用到图表或表格式记录单。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学生既要照顾蚕宝宝又要忙于记录,任务繁杂。对于能够长期坚持观察并规范记录的学生或实验小组,教师要进行适当表扬或奖励,除了肯定学生的做法外,还要使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今后更加认真地进行观察和记录。

(二)记录规范,实事求是

记录要规范,数据要准确,不能用推断代替观察。记录要基于事实,这是科学学习的原则问题。低年级学生使用绘画方式记录时,喜欢使用鲜艳的颜色、夸张的线条,用想象替代仔细观察,这些不利于进行基于事实的科学记录。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就画什么样的,发现了什么现象就画什么现象,绝对不能随意改动。例如,一年级科学《盐和糖去哪儿了》一课要求画出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最后情况,有些学生不认真观察就凭自己的想象画,给杯子涂上各种鲜艳的色彩,也不管眼前杯子里真实液体的颜色;明明盐和糖已经完全溶解了,有些学生还给杯子底画上星星点点。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杯子里的盐和糖还在吗?杯子里的液体颜色变了吗?再让学生对比自己画的是否符合事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引导、纠正,不断地强调记录的真实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记录习惯。

(三)及时整理,发挥效能

科学教师一定要有收集整理发挥效能的意识,记录单不能上课使用下课就丢。科学教师要在下课前收集齐学生的记录单,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整理装订。一方面,它是重要的过程性资料;另一方面,针对上课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从实验记录单中找到原因从而反馈教学。例如,研究摆的实验中,要求学生分小组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之间的关系。课后教师收集学生的实验记录单,发现其中一组的实验结果。学生的实验结果忽略了“14”这个实验结果,教师却没有。教师找到该组学生,让他们重复实验,发现结果是15,那“14”这个数据怎么得来的呢?学生回忆了当时的情景:最后一次实验时,一个钩码掉下来了,负责实验的学生觉得反正结果已经出来了,就把钩码往其中一个钩码下面一挂,开始了实验——事实上增加了摆长。问题找到了,教师也因此在执教其他班级时强调钩码的挂法,这便是教学相长。路培琦老师谈到学生科学记录时说:“儿童的探究,更多的意义是在未来的日子,记录纸能够勾起他们对孩童时代的回忆!”小小的科学记录,反映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它是启迪、愉悦学生心灵的智慧书;更应是反映学生成长足迹和人生智慧的科学书。

作者:刘剑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