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实施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实施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实施策略

一、利用本土资源,丰富科学活动内容

在幼儿生活的世界中,到处充满着科学探究的契机。好探究是幼儿的天性,大自然是幼儿园的“活课堂”。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农村幼儿园有着得天独厚、可利用的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幼儿常见的动植物等。如果教师能有计划、有意识地从农村本土科学教育资源中选择适宜的内容来开展相应的科学探究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可以更为充分地体现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本土教育资源是幼儿所熟悉的,是幼儿感兴趣的。围绕幼儿熟悉而感兴趣的内容开展的科学活动,无疑是科学活动质量得以有效保证的重要前提。比如,围绕常见动植物,教师可以开展“泥土里的朋友”“树真好”“兔子世界”“丝瓜的秘密”等活动。教师也可以围绕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雨后彩虹、刮风下雨等现象,开展如“镜子彩虹”“有力的风”“玻璃上的水滴”等活动。我园在开展“丝瓜的秘密”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承包菜地,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在菜园里亲自种下瓜果的种子,猜想种子可能会结出的果实,观察瓜果的生长过程;通过定期浇水、观察、记录和验证,让幼儿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践探究能力;在探究瓜果成长的过程中发现了“昆虫朋友”,进而引导幼儿探究昆虫的生活习性,形成了系列化的科学体验活动。我们针对农村水沟污染比较严重的现象,组织幼儿开展“水变干净”等相关活动,让幼儿了解过滤技术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教育幼儿要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取材于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既拓展了农村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又让幼儿在活动的操作感知、分享交流中,感受到科学并非遥不可及,身边处处皆科学。

二、创设体验环境,营造科学探究氛围

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除了做好对本土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之外,还应积极创设适宜幼儿进行科学探究与体验的环境,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科学探究的氛围,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与兴趣,支持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我们将幼儿园入门大厅的木栅栏,改造为利于幼儿观察与探究的“镜子活动区”,即在立柱的四边装上镜面玻璃,并且使立柱可以转动。这样的环境创设,马上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在入园与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饶有兴趣地在“镜子活动区”逗留着、探究着。幼儿结合聚光笔、散光笔、手电筒等材料,与镜子立柱互动,有时候找找、数数镜子里有多少个自己的影像,有时候看看手电筒照射在镜子上的光发生了什么变化,当阳光照在立柱上时转动镜子的角度和阳光玩“捉迷藏”……我们创设了“锅碗瓢盆交响区”,将废旧的锅碗瓢盆设置于墙面,提供筷子、竹子、小棒槌等敲击工具,让幼儿自由、自主地敲击、创作好听的“交响曲”,体验好听的声音和噪音,探索声音的奥秘。生活化的科学体验环境,让幼儿园充满了科学探究的气息,激发了幼儿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开展主题区域活动,支持幼儿科学探究行为

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与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科学区域中的活动情况,有效地了解幼儿的科学学习兴趣与相应的经验水平。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年龄目标,设置适宜各年龄段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区域活动?经过不断实践,我们探索出适宜各年龄段幼儿开展的科学区域活动。小班创设以“乐”为主的科学游戏区。为了让小班幼儿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师可创设情境式的游戏探究环境,投放生活化、趣味性强的探究材料。如围绕“玩转空气”主题,提供各色卡纸、风车小配件、剪刀、小风扇、扇风工具、亮片墙等材料,供幼儿动手操作,探究空气的存在及风力的大小,吸引幼儿全身心地参与活动,在游戏情境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中班创设以“问”为主的科学体验区。为培养中班幼儿好奇好问的学习品质,教师可创设以操作体验为主的班级科学区。如围绕“神奇的电”的主题,投放玻璃棒、塑料棒、毛皮、丝绸、剪刀、纸、气球、打气筒、易拉罐、塑料袋、记录表、电池盒、小风扇、灯座、灯珠、导线、双面胶等材料,引发幼儿的疑问:怎样才能通电让灯泡亮起来?怎样产生奇妙的静电?教师支持幼儿利用材料探索并解决疑问,促进幼儿发展。大班创设以“思”为主的科学探究区。为激发大班幼儿的思考,教师可创设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班级科学区。如围绕“弹力世界”的主题,教师与幼儿一同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弹性物品,根据幼儿的需要投放丰富的、低结构的材料。为促进幼儿思考“弹性的产生和作用”,教师开展了“愤怒的小鸟”“弹弹跳跳”“打倒灰太狼”等小实验,引发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富有创意的弹性物品,如各种各样的安全弹弓、弹力器、弹簧小人等,有效促进大班幼儿的思考和创新。实践表明,开展适宜各年龄段幼儿的科学主题区域活动,既能更有效地支持幼儿的科学探究行为,让幼儿建构相对完整的经验,从而提升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质量,也便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各年龄段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工作,提升教师对幼儿科学活动的指导质量。

四、提高教师科学素养,确保活动指导质量

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他人”。高质量的幼儿科学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要确保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质量,自身科学素养水平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年龄虽然较小,但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于和生活经验相关并且经常看到的事物会百问不厌。在开展科学体验活动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把握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鼓励幼儿大胆猜想与验证,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自信心。在“智打灰太狼”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开口纸箱做的狼堡、灰太狼立体头像、喜羊羊瓶盖、橡皮筋若干,通过设置问题:“怎么能让喜羊羊飞得快些?怎么样拉动橡皮筋才能把灰太狼打倒呢?……”幼儿在问题引领下,在游戏情境中发现橡皮筋的多少及拉力的大小对于物体的弹射远近是有影响的。有趣的情境营造了愉快、宽松的探索环境,让幼儿的探索更为自由、自主。层层递进的启发性问题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激发了幼儿的动机。幼儿可以发表想法、自由探索、充分交往、尝试探索;教师适时的介入指导,给予幼儿热情的鼓励、帮助和支持,从而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增强了自信心。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经验的分享,扮演好倾听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对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评价。首先,教师要提供幼儿经验分享和交流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介绍自己的科学探究过程。其次,教师还要组织好相关的讨论活动,引导幼儿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的知识交流和经验分享,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且对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俊.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2]公燕萍,吴振东.科学活动应是幼儿的探究之旅———优质幼儿科学活动的特征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1).

作者:柯淑满 单位:晋江市第八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