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优化融合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优化融合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优化融合模式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不断响应国家号召,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教育教学课程中,并不断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然而,当前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教育目的定位功利化、教育内容单一化、教育内涵认识偏差化、教育评价执行形式化等,这些问题都会对学生的创业技能、情感、精神的培育带来不良影响。对此,需要学校不断改进,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创建课程实践平台,优化师资队伍,完善教学体系,以此来为创新创业的教育提供保障。本文主要论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优势,并对融合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更为高效的融合措施来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优化融合;高校

在当前鼓励双创教育的背景之下,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自觉投入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队伍中,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然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一定的区别,其中又存在一定的联系。随着这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普及,高校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2],挖掘人才创新潜力,促进我国社会不断向着创新创业的方向发展。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优势

(一)时代的必然选择创新创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主力军更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灌输这一理念。大学生是一群思维异常活跃的群体,他们头脑中有很多创新点,渴望能通过在校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并结合社会需求明确未来方向。此外,高校的专业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明确发展的正确方向,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和消极择业的思想。在创新创业理念的渗透下,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创新创业重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热情,帮助他们制定正确的职业规划,勇敢地迈出创新创业的步伐,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活力与朝气。在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对专业教育进行改革能够在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这样一来,既能够推进创新创业理念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实施,也能够让专业课程更为创新化,真正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其实效性。

(二)是学科发展必然要求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生活[4]。因此,这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当前的高校专业课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认为只要做好课堂讲解就能够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但事实上还需要辅之以实践活动才能够更好地推进理论教学的进行。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开展专业教学能够有效促进科研与实践的有机结合[5],并且,创新创业有助于专业教学机制的完善,将实践与课程相结合才会促使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断提升。创新创业能够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专业教学的真正内涵[4],不断提高实践技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此外,学校会不断引进创新创业的专业人才来负责教学工作,一定程度上推动师资力量的强化。近年来,国务院鼓励创新创业与学校教学相融合,高校应当积极响应国务院的号召,注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人才保障。专业课程是最能与创新创业相衔接的课程,两者的融合与发展也能促进文、理、工科的不断发展和创新[6]。

(三)加快创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目前,我国不断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这一建设最为重要的就是创新。它能够引领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战略支撑。要想从根本上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就需要依靠创新型人才的引领,这类创新型人才在具备专业理论素养的同时应当具有强大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以此才能推动科技强国以及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然而,作为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实际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能够适应当前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为培养创新型的复合人才贡献力量[7]。这也是当前高校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此外,国家政策引导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创新型人才成为企业共需。大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创新创业教育集合了经济学、哲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将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可以带动学生的思想、技能共同发展。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多维发展,这也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对人才的要求。学生需要确保自身能够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创新能力,大胆地进行创新创业的尝试。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现状

(一)融合模式存在不均衡现象由于我国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起步较晚,发展还没有成熟。不像欧美国家已经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在各个学科中都融入了优秀案例,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国在2010年才提出将创新创业结合在一起,引导高校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1]。因此,高校的创新创业与专业融合过程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成效还不够明显。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仍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表现为轻创新创业教育、重专业教育的现象,顾此失彼。虽然,政府不断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支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为其搭建平台。但是,从教学实际来看,创新创业并没有落到实处,参与活动的学生较少,且这些学生的作品反映出来的专业性较强,创新创业较弱。此外,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单一专业教育和单一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没有将两者高效融合起来。

(二)师资队伍力量较为薄弱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起步较晚,所以高校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强,也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缺乏“双师型”教师。对此,就算高校不断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实际推行起来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够看到显著的效果。此外,创新创业的实践性要求比较强,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当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拥有一定的实践技能[1],要有创新思维,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学生不断创新。但是,当前高校的教师很多都缺乏创新创业阅历。对于这一教程,也没有进行深度挖掘。在课堂上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偏向于理论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十分枯燥乏味,提不起对创新创业学习的兴趣。此外,虽然高校也邀请了一些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来为学生进行指导。但是,也只是局限于讲座和个别指导阶段,这些教师都不能长期在高校授课。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不断落实的背景之下,学校应当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当前,高校所创设的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融合体系不是很完善,创新创业与专业脱钩[8],没有系统地融合在一起。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应当贯彻在专业教育的始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感受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虽然近年来高校不断重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8],也列入了教学大纲中,但其与专业课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课程内容匮乏,授课方式与实际专业课教学不匹配,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都浮于表面,没有深刻融入其思想意识中[9]。首先,针对课程体系的建设,缺点主要体现在专业课与创新创业课没有真正融合,限制了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其次,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通常都带有标志性名词,与专业课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需要进一步开发。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理论化形势较为严重,缺少实际案例的导入,学生感受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最后,在课程融合的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授课形式,与当前时展的背景不协调,学生也不能够在其中培养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1]。(四)学生不够重视创新创业,参与积极性不高高校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性地接受创新创业的知识来完成他们所需要获得的学分,在学习课堂上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课堂参与度较低,不能够深入理解创新创业的相关理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导致学生课堂效率较为低下,缺乏创新创业的勇气,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此外,很多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学只局限于课堂学习,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课下实践中,对于实践基地实践平台的创设也比较缺乏,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活动的质量[1]。与此同时,高校在对创新创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还不是很完善,相关的实践场地、实验室创业基地的数量较少,没办法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平台。因此,学生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无法发挥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功能。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优化融合措施

(一)优化课程师资队伍当前很多高校的专业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主要原因是教师团队没有及时更新,师资配备局限性较大。专业课程教师往往来自于各个学科领域,这些领域较为宽泛,与当前所倡导的创新创业背景不太相符。他们虽然拥有广博的知识和优秀的授课能力,能够将课程的理论知识点讲得十分透彻,但是缺乏实践技能,且一位教师可能只能针对性地讲述一个知识体系。因此,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起来就需要优化师资队伍。可以通过将“双师型”和“通才型”的教师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也可以为一门课程安排多个教师进行不同角度的授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10]。此外,在专业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同指导创新创业的专家进行合作,教师为学生教授专业理论内容,而创新创业专家就可以为学生准备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准备专门辅导创新创业的导师,导师组成可以是具有丰富专业经历的教师和有过创新创业经历的教师。

(二)丰富课程系统内容构建传统的高校专业课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教学内容单一,教学理念落后,纯理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感受不到乐趣,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创新创业背景下的专业课堂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学校可以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并集中对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新型的教学方式,结合创新创业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11]。为了更好地将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融合起来,就需要丰富专业课程内容系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好教学目标和定位,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其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将创新创业中所包含的理论内容、创业基本素养、创业活动规律等都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创新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此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个性,以此来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也离不开心理、人格教育,为学生灌输法律思想、法制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12]。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挫折教育,可以有效磨练学生的意志。

(三)政府和社会积极为学生创设创业平台当前国家积极提倡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需要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大学生常常会因为怕创业失败而不敢去创业,这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其创新创业发展。对此,政府和社会都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障,承担一部分创业失败的后果,为大学生创设一个创新创业保障平台,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解决后顾之忧。此外,大学生由于刚进社会,创业资金匮乏,政府也可以适当降低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申请的门槛要求,并为他们提供各种创业优惠政策以及创业指导和咨询服务。社会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以此来加强学生创业动力。

(四)大学生加强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应当积极参与到加强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学习和活动之中,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应当多参加一些创新创业比赛,如“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在丰富自己创新创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加强自己的执行、合作和领导能力[13]。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参与一些创业培训,提前了解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构建实践平台在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14],学校应当着重为学生构建实践平台,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无论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都需要教师不断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高校应当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整合校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在校内,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实训基地、专业实验室、创业孵化园、创新创业实训室等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校外,学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促进新型模式、新型产业、新型技术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提前感受到未来的就业模式。通过这些平台,促使学生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开发创业潜能。由校内、校外实训平台的结合能够有效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不断促进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学校应当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以实践为基础不断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更好地推动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的融合,优化师资团队的建设,为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具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优化融合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9(5):38-41.

[2]兰东东,干甜.高校众创空间建设模式探索及其发展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3):25-26.

[3]李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优化融合模式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20,18(3):108-110.

[4]李晓杰.浅谈工匠精神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五),2020.

[5]魏语婷.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2):184-185.

[6]路敏.应用型高校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0(11):85-86.

[7]张进.农林高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2):98-102.

[8]李晟硕.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路径研究[J].新校园:阅读,2017(11):172.

[9]刘跃.探究“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实训教育的融合[J].环球市场,2019(28):335.

[10]初金哲,石莉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科融合构建研究——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J].大庆社会科学,2019(5):141-143.

[11]黄美灵.CDIO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构建[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3):104-107.

[12]沈洁.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实践困境与对策[J].青年时代,2019(13):175-176.

[13]何发胜.“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问题与对策[J].职教通讯,2018(16):59-62.

[14]王红霞,姚娟.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5):56-57.

作者:刘楠楠 单位:黄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