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措施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简政放权的新环境中,事业单位如何保证自身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科研经费规范使用和放权监管矛盾进行有效处理,并保证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已经成为事业单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在分析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的管理目标及原则、新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新变化的基础上,探讨我国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希望能够提升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科研工作发展。
关键词:科研经费管理;事业单位;有效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深入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事业单位分为了经营类、公益类以及行政类等类别,使事业单位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变得更加完善。其中,在事业单位中以公益类为主的事业单位仍属于主要力量,每年国家财政都会为这些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划拨科研经费。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升对事业单位的科研经费投入,在资金层面为事业单位科研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也使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1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的管理目标及原则
首先,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的目标是规范使用和管理国家科研经费,使科研经费拥有更高的使用效益。其次,在管理事业单位科研经费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财力集中,重点突出。要求事业单位需要在重点专项研发任务中投入重点研发计划资金,对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公共科技活动进行重点支持。同时应该对统筹规划优化工作足够重视,使单位内重复、分散安排资金的情况得到避免。第二,权责明确,放管结合。由于政府部门无法实现对科研项目的直接管理,将对专业项目管理机构进行委托,有效管理重点专项资金。将管理和使用科研项目资金的权利放到课题参与单位、课题承担单位以及项目牵头单位,承担单位应该对法人责任进行明确,使与科研经费管理有关的管理服务达到更高水平。第三,遵循规律,注重绩效。在使用和管理重点研发计划资金时,应该与科研活动规律相结合,保证项目组织和重点专项的实施特点得到体现。同时应该与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要求相结合,对事中和事后监管进行强化,使公开公示信息的制度变得更加完善。以绩效导向为中心,对应用分类绩效评价和结果的工作进行加强,使资金拥有更高的使用效益。第四,实用性。对于事业单位来说科研经费属于重要资金来源,能够使事业单位经济实力得到增强,事业单位应该对科研经费的重要性进行充分重视,将实用性原则融入科研经费管理的全过程,如何在一定的科研经费下,对科研项目的支出成本进行有效降低,使科研经费发挥最大程度的使用效率。所以,在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必须坚持实用性原则。第五,延续性和创新性。事业单位管理科研经费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优化管理理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会不断被发现,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克服与避免原有问题推出新管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需要对前人的优秀管理理论进行了解、掌握和延续,还应该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相结合,对新理论进行更好的探索,完成新方法、新知识的创新。所以,在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延续性和创新性是灵魂[1]。第六,开放性和完整性。随着现代管理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知识相同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兼容性,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必须对研究开放式的力度进行加强,以开放式为前提保证其拥有完整性的内容[2]。只有开放才能使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对科研经费管理发展趋势和前沿知识进行有效了解,实现对最新科研成果的及时吸收,推动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的进步,使经费浪费的情况得到避免或减少。
2新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新变化
在国家推出新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的内容,其具体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第一,原本的9个直接费用预算科目被缩减为3个,也就是由专家咨询费、知识产权事务费、交流与合作费、劳务费、燃料动力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设备费以及其他支出变为劳务费、业务费和设备费,使直接费用预算科目变得更加简洁明了;第二,给予科研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全部的预算调整权,也就是由项目管理部门审批设备费调增,项目承担单位审批其他预算调整变为项目承担单位审批设备费调整,由项目负责人自主安排其他预算调整,使科研经费管理拥有了更强的自主性;第三,经费使用包干制进一步扩大了实施范围,原本的经费使用包干制是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作为试点,不需要进行项目预算编制,而现在经费包干制已经覆盖基础研究类和人才类科研项目;第四,不再回收结余资金,原本项目承担单位只能在2年内统筹安排项目结余资金的使用,如果2年后仍有剩余资金存在,项目管理部门将收回,而现在项目承担单位可以在对原项目团队科研需求进行优先考虑的前提下,合理使用项目结余资金;第五,间接费用比例得到提高,500万元以下由20%提升至30%,500-1000万元由15%提升至25%,1000万元以上由13%提升至20%。对于研究纯理论基础的项目,更是有高达60%的提高。绩效支出包含全部间接费用;第六,在劳务费开支范围中加入了住房公积金,原本劳务费只包括研究项目参与人员的劳务费用和社会保险补助费用,而现在在劳务费科目中加入了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补助的内容,为科研人员的生活提供了进一步保障;第七,实现了绩效工资总量的动态调整,原本项目承担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控制包含间接费用绩效支出的内容,现在事业单位等科研机构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向主管部门申请进行绩效工资水平的调整;第八,不再招投标的方式采购科研仪器设备,原本事业单位等可以自主完成科研仪器设备采购,也可以自行选择专家完成科研仪器设备评审,使用备案制管理的方式管理进口仪器设备,现在采购科研仪器设备的流程得到简化,事业单位可以随时采购科研所需耗材和设备,可以略过招投标程序;第九,技术验收和财务验收已经合并,原本只有通过技术验收和财务验收,才能通过项目验收,而现在技术验收和财务验收已经合并,可以利用一次性综合绩效评价完成项目验收;第十,实现科研财务助理的全面配备,原本项目承担单位需要提供专业化服务用于编制和调剂项目预算、财务决算等方面,现在项目承担单位需要分配固定的科研财务助理负责各个科研项目。
3我国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3.1做好重点项目概预算管理
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对重点项目概预算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对科研项目的概预算监督和概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加强,针对单位内不同层级的概预算管理机构分配不同的管理权责,促进概预算编制能力和概预算编制意识的提升。其次,应该与科研项目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完成重点项目概预算编制工作,并对单位内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沟通和交流进行加强,并对权责分工进行明确,在整个过程中财务部门应该积极参与,从而更加规范、合理的开展重点项目概预算编制。最后,为了使相关科研人员拥有更高的积极性,保证概预算管理的激励和指导作用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应该与国家政策相结合对绩效奖励、管理费以及其他间接费用比例进行适当提升[3]。另外,事业单位应该重视科研项目概预算执行情况,并与日常执行概预算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对项目经费内控机制进行完善,保证每笔经费支出都符合相关规范,在使程序简易适中的同时,有效控制相关风险,可以与科研项目的实际进展相结合,对相关的科研经费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加强,从而保证科研人员合理的使用项目经费,保证其真正的价值充分发挥。
3.2明确科研经费分配
事业单位应通过财政授权支付对科研经费进行管理。事业单位应该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相结合,同时充分考虑科研项目的资金需求、研究进度以及特点等,对科研经费分配、科研经费拨付计划进行合理制定,并在签订项目任务书的30日内,完成相应项目资金的拨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项目负责人的意见,从而使科研经费的分配和拨付变得更加合理,有效提升本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3.3严格控制执行科研经费审批权限
事业单位应该充分重视科研经费审批工作,对项目审批和预算审批进行合并,在审批项目的同时审批预算,同时在进行预算审批时不可以将预算编制细致程度作为重要因素,在进行预算核减时也不能简单的按比例进行。事业单位应该与相关的规范要求和流程相结合,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独立的原则,对科研经费审批权限进行严格执行,有效评价科研项目的经济合理性、目标相关性以及政策相符性。同时,事业单位应该与审批结果相结合,对科研项目和预算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不断优化。
3.4建立健全的科研经费监督检查工作体系
科研经费监督检查不仅仅是简单的会计核算,关键是有效的监督检查项目实际需要产生的之处,从而判断相关支出是否符合概预算,对于一些科研项目来说,前期大多以专家资讯费为主要投入,所以要对相关监督检查力度进行加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相关工作。第一,应该实现支出的合理控制。与科研项目消费需求和基本特点相结合,其还包括评审费、打印费以及设备费用等其他费用。另外,与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实践活动相结合,由于科研项目存在各种各样的类型,所以,概预算环节并非包括所有内容,同时应该以保留的态度对待各类科研项目。以此为前提,首先应与核算计划相结合对其进行加强处理,并对这一费用支出的重要意义进行明确,在结题验收时,应该严格开展检查工作。第二,应该实现支出标准的严格控制。为了使概预算管理起到更好的效果,并明确费用支出标准,现阶段,我国科研项目经费均已完成具体标准的设定。与相关的研究案例相结合,特别是专家咨询费,其费用支出大多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作为支出标准,今后,我国将对专家咨询费的相关标准进行完善,随后,专家、高级职称人员等分别设定每人每天900至1500元、每人每天1500至2400元,并且这些费用都是税后费用。同时,与其他专家咨询费相比,我国科研院士的咨询费上涨了50%。为了使管理工作的效果得到有效保障,监督工作应与管理工作的步伐相适应,发挥出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使管理建设得到加强。为了进一步完善费用使用管理机制,首先应该对相应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同时,也应该积极优化监督检查体系,从而使审计、财务等部门积极参与,实现对经费使用的有效控制。特别是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强化经费监管力度,从而对一系列不合理利用公款资源的问题进行有效预防。想要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首先应保证管理体系完善,从而保证科研人员按照相关制度开展全面管理;其次,应该对监督制度进行完善,同时在单位内部完成专门监督小组的建立,该小组将监督工作融入科研经费支出活动全过程,有效监控各个环节,并且小组成员也需要经过专门审计;最后,应合理评估审计工作,从科研项目获取资金到结题都应该进行严格审计,使发生违法行为的几率得到降低。
3.5明确限定项目资金开支范围
限定项目资金开支范围包含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两个部分,上文提到直接费用包括劳务费、业务费和设备费。间接费用是事业单位在实施科研项目的过程中不符合直接费用列支规定的其他费用,主要包括房租、暖、气、电、水等日常消耗。事业单位应该与科研项目实际情况相结合,对限定项目的资金开支范围进行明确,从而规范和约束科研人员的科研资金使用和管理行为,在对科研人员进行有效激励的同时,促进自身科研经费管理水平提升。另外,由于间接费用管理拥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事业单位应该对相关的管理工作进行重视,如对水电暖消耗率、房屋使用率、设备运转时间进行准确测算,从而使间接费用的支出变得更加规范。
4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应该与国家相关制度相结合,分析科研经费管理中发生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在遵循财力集中,重点突出、权责明确,放管结合、遵循规律,注重绩效、实用性、延续性和创新性、开放性和完整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对概预算管理、科研经费分配、科研经费审批、科研经费监督检查、科研经费资金开支等工作进行加强,提升自身科研经费管理水平,促进科研经费更加充分的发挥效能。
参考文献
[1]林彬.“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优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33-36.
[2]王烨.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落实"放管服"改革的举措建议[J].中国总会计师,2020(8):123.
[3]赵玉倩.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财经界,2020(33):45-46.
作者:于冰 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