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实现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几年,汽车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样也为汽车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各项性能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控制系统方面,基于此,文章对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的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目的就是满足汽车对控制系统单元的高性能要求。
关键词:汽车;控制系统;单元架构
前言
汽车的发展,汽车电控单元不断趋向于完善,并且在多子系统之间需要共享传输大容量数据信息的时候,应当保证传输过程的是实时性和可靠性,然而传统的汽车总线难以满足汽车高速运行期间数据和信息传输的需求。因此,需要根据汽车运行的实际需求,将高速容错总线与高性能CPU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样给汽车电控单元,以及通信网络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主要是因为形成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可以提升容错率,传输率较高,并且通信速度较高等优势。由此可见,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在汽车行业发展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1系统单元总架构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中的通信模块电路主要是由TJA108ATS/2总线驱动器、MC9S12XF512芯片等方面组成,主要是提升外围的扩展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等。针对这两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中的MC9S12XF512芯片具有总线控制器接口,并且作为独立总线通信板,可以有效提升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的性能。主要是因为该总线通信板不仅体积相对较小,其速率和稳定性也相对较高,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功能,节约成本,专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汽车控制系统的性能,也为汽车经济效益的提升,给予了一定的支持。TJA108ATS/2总线驱动器可以在协议控制器、物理总线间提供接口,并且控制系统单元的EMC性能可以通过利用外围的电阻和电容等方面进行改善,以此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实现60ns最小位时间,以及改进的上电复位、总线错误监视功能,以此保证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运行的稳定性,图1所示[2]。
2系统单元架构
需要根据汽车自身的布局,以及与行控制需求,将总线的作为依据,并且通过利发动机电控盒、传动电控盒、采集驱动单元、驾驶员操作终端等构成系统单元架构。下面针对系统单元架构的实现,展开了分析和阐述。
(1)在实现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的时候,可以利用独立总线通信的使用,以此实现汽车运行信息和数据采集和控制管理,并且再通过利用总线上传至信息处理单元,这样主要是实现进一步的处理和共享,以此保证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的稳定性。
(2)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实现的时候,可以通过微控制器上引脚与总线收发器引脚进行连接,这样通过引脚连接另外一个收发器引脚,并且在通过过滤电路输出将总线不同节点进行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实现总线两路接点数据通信,以此保证数据和信息获取的及时性[3]。
(3)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实现的时候,数据的接收都是有总线节点完成的,确保各项数据接收的稳定性。另外,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实现,各个电子控制系统需要遵循隙规则周期性的将数据发送到总线节点上,这样可以从节点上获取相关的信息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汽车运行的状态。另外,为控制器主要是针对控制器发出的指令进行处理处理,这样可以实现轮询驱动,以及中断驱动,以此避免异常现象的产生。
(4)可以利用的中断驱动的方式实现各项数据和信息的接收,并且通信控制器接收ID信号的时候,可以执行对应的ID时隙数据,并且将其储存到消息缓存中和映射中,以此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另外,数据和信息进入到节点配置状态以后,对消息缓冲区进行协议配置参数行初始化,然后形成初始化消息缓冲区,以此完成终中断,并且通过利用定时器,进入工作状态,进而提升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的性能[4]。另外,完成初始化以后,需要在对应节点上完成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并且在通过利用微控制器将信息发送到节点上,以供使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总体框架和系统单元方面,对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通过对各个方面的研究,以此提升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的可行性好和使用性,实现高效的传输性能,降低能耗,为汽车稳定、安全的运行,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也为汽车行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文菁.汽车电气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10):158-160.
[2]冯泽,孙振保,蒙雪敏.电动汽车整车电子控制器(VCU系统)自动泊车系统路径规划与控制算法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5):77-78+80.
[3]葛源慧.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架构的实现路径[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03):120-122.
[4]曹亦凡,昌斌.基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汽车电子技术应用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19):219-220.
作者:郭辉 雷慧芳 单位: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