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构建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劳动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品格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劳动教育实践的意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索,旨在为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的构建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构建
2020年3月,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1劳动教育实践的意义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导致一些青少年出现了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等现象,这样培育出的学生不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赵荣辉在《异化与回归:反思劳动教育的存在状况》一文中认为:在当前的教育场域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现实的左右以及教育价值取向的导引,致使劳动教育受到冷落。因此,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实践,体现劳动教育的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2.1劳动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劳动教育部分只停留在“劳动周”“包干区”等普通劳动形式上,日常管理涉及的劳动也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较少在执行上形成评价机制,也没有从思想层面去改变学生的劳动意识。
2.2参与对象积极性不高
虽然学校大力宣传劳动实践,但是在真正实践时,通常是少数几个学生在劳动,许多同学都在一旁观看、闲聊、玩手机,大家参与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参加学校劳动,认为只是形式,在课上“听”劳动、课外“看”劳动、网上“玩”劳动的情形时有发生。2.3未建立家校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方面,未形成家校合作机制。在校期间建立的劳动习惯,放假回家后又回到原状,使得学校做的努力白费,因此,学校需要高度认识家庭教育的开展及家校合作。
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的路径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可采用“1223”模式,即“一中心两切入两方式三途径”模式。
3.1以学生为中心
虽然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较本科学生强,但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时代,不需要他们做家务,劳动能力和意识大都没有。因此,在劳动实践养成教育中,不能求全责备,应遵循他们的规律特点,循序渐进,以表扬和倡导为主,慢慢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
3.2以家庭和学校为劳动教育切入点
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着劳动教育的责任。学校作为主体责任者,应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形式多样的劳动主题项目;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应意识到劳动在个体全面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懂得劳动之义、明晓劳动之责。
3.3以线上和线下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线上采取劳模故事推送,宣传全国、省、市劳模及身边劳动模范,树立典型,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线下通过日常管理、主题活动、第二课堂等,创新劳动教育实践形式,实现知行合一。
3.4通过3个途径达到劳动实践育人目的
通过日常管理、主题活动、第二课堂开辟劳动实践育人形式。3.4.1日常管理劳动育人。设立劳动实践学分,每学期设立劳动周主题活动,对本组或本班承包的包干区进行打扫,打扫合格给予相应学期的劳动学分。修满劳动学分才具备毕业资格。日常生活是一个建立劳动意识的良好途径,给每一位学生建立劳动教育档案,制定相应的劳动积分管理制度,将日常涉及的劳动纳入积分管理制度中,如:在教学场所,安排值日生每日进行教室和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卫生清扫,打扫合格进行相应加分,不合格进行减分;在宿舍内,积极营造“宿舍卫生人人有责”的劳动意识,完善值日制度,值日生轮流进行宿舍的卫生及美化,通过每日的宿舍卫生检查进行打分。劳动委员对班级每位同学的劳动进行积分,交由班主任审核后,每月公布一次,积分作为今后一年推优入党、入党政治审核、评优评先等的依据。3.4.2主题活动劳动育人。⑴赞美劳动精神主题征文活动通过主题征文活动,赞扬劳动精神,让学生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⑵“劳动最美丽”摄影大赛同学们不愿意劳动大多是因为劳动脏,没有优美的画面感,通过“劳动最美丽”摄影大赛,将自己劳动最美丽的时刻记录下来,加深对劳动的喜爱。⑶“舌尖上的浪费”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宣扬厉行节约的习惯,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不仅让同学们知道要热爱劳动,还要珍惜劳动成果。⑶家庭劳动装备大展示寻找家中传统的劳动装备,以照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讲述与它有关的故事,让同学们回想过往的辛劳,珍惜现在的生活,激发劳动的原动力。3.4.3第二课堂劳动育人。结合学科和专业知识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设计劳动教育专题活动,将劳动教育纳入第二课堂考核,加强实践操作能力。⑴社会实践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构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提高实践操作能力。⑵志愿服务结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主题志愿服务,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进一步弘扬“热爱劳动、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劳动理念,在校园里形成“我劳动我光荣”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习惯。⑶建立家校协作机制,布置“五个一”劳动作业强化家庭教育责任意识,要让家长意识到参与劳动对个人全面成长至关重要,认同劳动与知识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帮助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让家长了解“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实际价值。建立家校协作机制,布置“五个一”劳动作业即每周拖一次地、洗一次碗、洗一次衣服、煮一次饭、炒一次菜,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教育作用,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孩子日常劳动技能。
4结束语
青年大学生是新时代的追梦人,大学是青年大学生融入社会生产劳动的重要过渡阶段,加强高校劳动教育能够有效引领青年大学生勇担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但是,当前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与教育经历中长期缺少劳动的机会,造成劳动意识淡漠甚至消失,因此在劳动教育及实践时,不能求全责备,而要循序渐进;不能上纲上线,应以表扬激励为主,在重复的宣传与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体悟到“劳动最美”的感动,感受劳动的价值,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同时,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应贯穿始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范美莉 黄森文 刘雅芳 朱国兵 汤军 单位:吉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