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劳动教育融入在线课程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劳动教育融入在线课程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劳动教育融入在线课程的应用

摘要:文章对疫情下的“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在线教学工作做了实例研究,设计一些居家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全员、全程、全方位”“劳动起来”,使得疫情期间“立德树人不暂停、劳动育人不中断”,在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进一步推动了“劳动教育”的落实。

关键词:劳动教育;立德树人;居家学习

一、背景

近几年来,国家层面关于劳动教育的文件频繁发布,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劳动教育的好坏关系到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已上升为培养人才的国家战略[1-2]。近两年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使得教学不得不从教室搬到了线上,线上教学下的劳动教育如何去实施呢?因此,疫情期间如何把“劳动教育”落实到在线课堂是学校老师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疫情下在线教学的主要特点

“疫情期间师生分离,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学?”为确保学生学业不延误,学校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老师们利用微信群、QQ群、腾讯课堂、钉钉、超星学习通等多种工具应对平台登不进、卡顿问题,确保在线教学顺利开展[3]。“上网课如何让学生熟悉新的教学模式,配合好老师上课呢?”教研室老师自编《网络课上课流程告知书》发布给学生,提前试播试教,让学生熟悉新的教学模式。“怎么解决上网课过程中学生视觉疲劳及注意力不集中?”这是线上教学时老师们普遍头疼的问题。教研室老师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以点带面”,将每一讲的内容分割成多个小知识点;课前把思考题、课件上传平台让学生自学;课中发布讨论、测验、抢答、问卷调查等活动与学生实时互动交流,再结合腾讯课堂等直播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和答疑;课后利用超星平台布置作业,组织学生在讨论区或QQ群进行作业讲评,另外发布问卷,调查学生是否适用本次线上教学,及时调整教学方案[4]。

三、疫情下“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

通过对模型、视频等通讯工具,从而来整理教学资源,为后续教学提供帮助。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入手,利用导入案例、驱动和实践的流程去践行立德树人[5]。1.通过手工制作让学生勤动脑、爱动手。疫情期间,很多同学在家做起了手工DIY,在讲到“建筑结构的组成”知识点时,在学习通平台上发布动手制作建筑模型。同学们找来筷子、竹子、塑料、纸板、水瓶等材料,结合建筑VR全景3D图,通过做设计图、量尺寸、裁构件、拼模型等实践环节,个个做得不亦乐乎,同学们做的模型也是创意十足、精彩纷呈。通过动手做模型这个任务,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墙梁板柱”的空间受力,也很好地锻炼了勤于动手的劳动意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6]。2.讲“抗疫”优秀人物事迹,让学生能被人物精神所吸引。教师就可以从讲解校友共同到疫情一线抗疫的内容,引导学生能积极学习。严平平,曾是学校1998级路桥专业的学子,现任湖北某建筑公司经理,疫情爆发期间负责承建孝感市普爱医院建设,是当代青年学子学习、励志的典范[7]。给学生介绍优秀校友严平平在工地一线“抢建医院”艰苦奋斗的事迹,号召大家向榜样学习,激发了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勤勉务实等劳动素养的培养。针对在防控疫情上的优秀人员作为教学榜样,鼓励学生投入到志愿者活动中,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参与防疫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劳动,为这次疫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很好地践行了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疫情期间,班上有同学在村路口站岗值勤,禁止人员进出,每天还骑车去村里广播宣传三次,告诉大家不要聚会、不要打牌,由于工作负责,获得当地村委表扬。还有同学在他高中的母校门口帮助学校搬运、整理防疫物资。还有同学在他家的社区当志愿者,对出行人员进行量体温。3.通过分析相关案例的方法,以此让学生能懂得劳动规则,并在劳动中不违法违纪。在学习“结构的效应和抗力”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线上平台发布疫情相关消息,并且了解隔离点“泉州欣佳酒店坍塌”原因,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能自己查找资料,并了解具体坍塌原因。2020年3月7日19时,福建泉州欣佳酒店发生坍塌事故,给社会安定带来了不良影响,该酒店当时主要作为当地疫情防控的外来人员集中隔离点[8]。因为针对这一案例而言,其难点是无法有效地展示坍塌情况,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搜集相应的资料,比如图片、视频等,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展示现场情境,让学生能感受当时的环境。学生在网上讨论,收集相关资料,并自己绘制分析图和PPT,通过这些方法来加以学习。教师则是应用案例和人物驱动的方法,让学生能更好了解房屋违建下的荷载效应,因为自身的抗力超出范围,从而导致破坏。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帮助[9]。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上也要落实德育育人作用,警示学生充分了解违规操作、违规施工等后果,并从中有效培养学生安全、责任意识。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己动手完成绘制,并且分析其中的内涵。利用这样的方法来创造和表达美,有效地帮助学生能树立正确价值观,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也为战疫胜利提供帮助。在讲到疫情为什么要设置隔离点,发布一个选择题“预防新冠病毒,为什么要带口罩和护目镜、不出门,保护口腔、鼻子、眼睛?”因为“病毒容易攻击黏膜细胞,而口腔、鼻子、眼睛黏膜细胞多;病毒需要寄宿在活体细胞上才能繁殖,带口罩和护目镜是为了隔离病毒;不出门是为了防止感染病毒和交叉感染。”[10]通过这个简单的选择题,使学生理解防疫的决策和命令,居家安心上好每一课,不给国家添乱,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4.通过动手做馒头、包子,让学生热爱劳动和懂得尊重劳动、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在讲到“混凝土硬化原理”知识点时,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带学生去实训室做混凝土硬化试验,采用面粉这种粉状材料代替水泥在家做“手工试验”,在学习通平台上发布任务:在家用面粉做馒头、包子,然后上网查资料为什么面粉加点水会结硬,对比学习水泥加水结硬的原理?激发广大学生去主动探究、思考问题。面粉是很普通的一种粮食,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包子、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但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却是很生疏的。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惯了,不知道粮食怎么来的,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珍惜劳动、爱惜粮食”方面的课,引导学生去热爱劳动、去爱惜粮食[11]。同学们在家人的帮助下,给面粉加水、搅拌、和面,再用手搓揉发酵成馒头或包子,尽管没有线下老师的现场检查,但同学们却做得很有味、很卖力、很认真。学生动手做美食之余,还在探究、学习专业知识,在学中做、做中学,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对混凝土凝固原理等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同学在家主动帮父母及长辈搞卫生、做饭洗碗、自制美食等家务活动,使得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去感恩[12]。5.通过查阅资料及讨论、研发一款自动测体温的防疫安全帽,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大胆创新。由于病毒变异和疫情的反复,使得疫情防疫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开展人群发热筛查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人体的体温测量仪器主要有水银体温计、医用电子体温计和红外筛检仪、红外额温计等几种,前两者是要接触皮肤,而后两者不需要直接接触皮肤。建筑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在全国各个地区工地都有很多,自身具有人员多、流动性大等特点,那么为避免在工地出现疫情,就要充分了解施工人员的实际体温、活动轨迹等,以此为基础来保证施工人员健康[13]。当前,很多工地都是通过手持体温计的方法来测量,每天4次,针对施工人员逐一排查,这种方法不仅压力大,而且统计数据较为麻烦,并不能从中取得很好效果,最重要的则是有感染的风险[14]。结合施工工地一线“战疫”,在学习通上发布思考题,“针对工地施工人员测体温情况,能否研发一款自动测报体温的防疫安全帽?”通过组织学生在线研讨、网上找资料、调研、画产品设计图、画产品构架图、画电路图等,“一种自动测报体温的智能安全帽”产品构架已研发出来,目前已成功申请专利,通过这个科技作品的制作活动,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刻苦钻研、勤于劳动的科学精神[15]。6.通过布置朗诵、录制小视频、健身打卡等劳动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学生疫情上网课期间“宅”而不慌、劳逸结合、学有所获。如:制作关于劳动主题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PPT,再朗诵配音录成视频,视频时长不超过2分钟,上交mp4格式或者抖音格式的,要求自己必须出镜、本人必须出现在视频中,网上下载的一经发现直接不及格。老师上课时录播的视频或直播控制在20~25min内,留取一定时间给学生探究、讨论、提问、做作业、动手实践等,注重劳逸结合;并倡议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要求学生在家跑步健身,每天的微信步数大于6000步数,截图上传学习通平台[16]。让学生“全员、全程、全方位”“劳动起来”去践行“德智体美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和育人效果。

作者:刘建军 吴伟生 傅强 蔡雪霁 管玲凤 陈天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