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校院合作开发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微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校院合作开发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微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校院合作开发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微课

【摘要】微课教学已成为临床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的微课开发大多是以个人、某个技术部门或者公司来完成,导致微课内容不够规范,学校教学与医院临床实践相脱节。探究以校院合作的方式,利用临床实习医院的师资和资源,针对护生临床实习中实践教学所需,参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内容要求,对微课进行设计、开发和应用,形成较为系统和丰富的临床护理教学资源,实现校院资源共建共享。

【关键词】临床实践教学;微课;校院合作;资源共享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是护理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熟练操作技能,提高个人实践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移动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微课为远程教育、在线教学和移动学习等提供了新的教学形式。它通过分割知识点、利用图片、视频、动画制作成微课程,具有自主选择性强、学习时间短、内容精练等特点,可以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需求,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1]。本研究将校院合作共同开发的系列微课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校院合作开发微课

在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中,微课以短小精悍、主题明确、重点难点突出等优点为校院临床护理教学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通过查阅文献和分析微课作品,发现目前微课应用课堂教学的研究逐渐增多,大部分偏重于理论教学,经过系统开发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的微课教学资源非常少。通常在微课资源的开发中,学校和医院分别制作的微课因环境条件所限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容易造成学习内容的零散、重复或缺失。通过校院合作开发微课,实现校院双方资源整合,微课内容更全面、更贴近临床,同时减少了校院双方各自开发微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能够节约成本,优化微课体系,课程资源更加系列化、完整化和规范化。

1.1微课开发团队的建设

1.1.1举办教师微课比赛。我校在“依托行业、校院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为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发挥校外十几家医院的临床教学优势,丰富护理专业临床教学资源,定期举办学校教师和临床教师微课比赛。从报名培训、微课设计制作到参加初赛和决赛等几阶段,经过对微课作品的审核初评,以及专家评委和学生评委的现场评审,最后从众多的参赛作品中评选出优秀微课作品和优秀教师,为信息技术与临床教学相融合打下良好基础。

1.1.2遴选优秀教师组建团队。从微课比赛中选出的校内外优秀教师二十余人组成课程建设团队,成员包括十几家教学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临床骨干教师和校内教师,团队成员配置合理,组织分工明确,充分体现了校院结合的特色。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为微课多样化的资源建设提供了保证。同时聘请信息化教学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支持,制定微课视频拍摄规范,为团队成员培训微课视频的教学设计和制作技巧,掌握多种信息化技术,为提高微课制作技术水平,丰富微课形式和内容提供有力保障。

1.2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1.2.1微课内容规划。微课内容选择在护生临床实习阶段,将临床实习内容与在校期间学习的护理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参考国家护士执业考试大纲内容要求,结合临床实际案例和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补充前期包括基础护理、内外妇儿等课程理论和实训内容的不足,兼顾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临床沟通技巧、护士礼仪、法律法规、服务意识等职业精神和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有重点地选取教学内容、确定制作主题和目录,制定课程标准,将微课内容分为多个单元模块,每个模块讲授内容在8~10分钟,由学校和医院老师共同商讨合作完成,充分利用校院双方的有利资源,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2.2微课设计。课程团队按照前期微课制作目录列好各模块内容,团队老师根据所在临床科室特色和专业特长,领取微课制作任务,讨论形成系列微课程的设计思路,制作PPT,确定脚本,课程负责人进行监督和指导。

1.2.3微课的制作。微课脚本确定后,进行录制。按照微课视频录制标准进行课程录制,微课中的图片、视频均由我校和医院老师共同拍摄完成,保证了场景的真实性,录制中突出技能操作的要点和细节,视频及动画准确体现教学内容。视频录制后,对所拍摄的素材围绕中心主题进行剪辑、对画面进行修饰,通过音效处理、动画设计、字幕和背景音乐的添加等后期制作,体现良好的整体效果。微课制作完成后,课程组老师相互审核,给予反馈意见,制作微课的老师再及时进行修改。最后完成系列微课制作[2]。经过团队人员不懈的努力,历经几个月的时间,校院合作已经完成120多个微课制作,全部微课程资源分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职业素养教育3个系列,每个系列微课包括基础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典型案例分析、各类常见疾病、社会人文知识等,使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突出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2系列微课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1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系列微课丰富了临床教学资源,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使用手机端进行学习,随时随地的听到老师授课,并且将授课内容与自己临床工作随时关联,指导临床实习,既可以夯实基础知识、熟练技能操作,又能按需选择、查漏补缺,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完成知识建构,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针对某些学起来非常枯燥和困难、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微课程的形式展示给考生,把孤立的知识回归到真实的临床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记忆,丰富学习内容,弥补之前学习中的短板对和提高学习效果具有积极作用。此外,不同教学医院的教学水平、医院特色各不相同,系列微课程的资源共享能够弥补教学医院之间的差异,保证学生能够享受同样的教学资源。

2.2促进教学改革,丰富教学资源

系列微课制作过程中,以学校老师为主导,以教学医院临床老师为主体,以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为纽带,全部微课制作完成后上传至我校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我校和十几家教学医院的资源共享,在医院临床实践教学、小讲课和临床低年资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中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2.3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微课除了在实习医院被广泛应用,部分课程还入选国家级护理专业资源库以及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的数字资源库建设中,在同行和学生中取得了广泛的的认可。临床教师拍摄的微视频应用于学校护理教学中,提高了学校专职教师的临床业务能力,了解到临床护理工作最新进展和护理学的前沿知识,真正做到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3],校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共同提高。

3校院合作共同开发微课的优势

通过校院合作共同开发微课,丰富了教学资源,微课内容更加贴近临床,有助于学生适应临床环境,缩短临床适应期[4],利用医院真实场景开发教学资源,使校内课堂教学更加符合临床实际工作,护生可提前接触临床场景,提高护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4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微课引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丰富了教育资源,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加快了教育数字化改革进程[4]。同时校院结合共建共享系列微课程将为临床实践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孟焕,宋洁.临床护理微课程的建设及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7,31(2):135-137.

[2]罗贻雪,李艳.基础护理学微课视频的制作[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1):23-26.

[3]王映华.院校合作开发外科护理学微课的研究[J].当代护士,2018,25(15):173-174.

[4]肖延龄,朱义国.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微课建设及应用的思考[J].中医药导报,2014,20(15):107-109.

作者:马永辉 杨小玉 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