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理财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在当前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思路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教学效果的展现。在《个人理财》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尝试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建立交流反馈机制,形成过程性与结果性同存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个人理财;课程改革
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山西工商学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步入应用型课程改革之路。我校金融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个人理财》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快乐式教学改革的尝试。目前,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寓教于乐,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个人理财课程进行改革创新,成为目前教学领域中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背景下,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起我们重视,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仅符合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而且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基于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个人理财》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性质,由“教”向“学”的理念转变是必须的。因而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必要的。
二、高校个人理财课程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高校个人理财课程改革的现状
一、投资经济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第一,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与学生的期望出入较大。现有教材基本上都是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忽视了实体投资的重要性,教材设置缺乏国、内外典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环节。同时,一些教材的章节之间缺少逻辑关系,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对投资经济学课程整体脉络的把握,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老师重复讲解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已经学过的投资理论没有多少兴趣,对于老师单纯讲解理论知识非常反感,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与未来职业规划和个人投资理财有关的经验和知识,也希望投资经济学课程能够与项目管理、创业投资等课程成为一个更为系统的课程群体系。第二,青年授课教师普遍缺乏投资实践经验。现代的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本硕博直读,进而进入高校任教,对于证券投资和项目投资等内容虽然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经验,只能通过网络、书籍和短期培训,大致了解一些案例。而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方式也使得青年教师无暇去系统搜集和深入了解各类投资案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投资经济学课程的授课质量。第三,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单一。传统的教学形式多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迫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于其他课程,投资经济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开拓精神。但是传统的考核形式往往局限于闭卷考试或者交课程论文,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结合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培养计划,我们认为当前投资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难以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的教学要求,需要调整宏观投资理论教学的比重,将授课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投资理财的能力,培育学生的风险意识、商业意识和创业意识。同时,也要改进教学方式,引入研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题讨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形式,改变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鉴于此,我们以2012~2014年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经济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评估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成效,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和结论,与同行分享。经济学是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下设的本科专业,2010年被列入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投资经济学课程在2012年被湖北经济学院列为校级优质课程,这门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一般在本科三年级时开设。
第一,更换授课教材。过去投资经济学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罗乐勤,陈泽聪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投资经济学》,这本教材虽然知识点涵盖范围广,但是知识点较为浅显,缺乏投资理论的前沿知识介绍,也没有案例设计。这本教材比较适合作为财经类专业专科学生的教材,但是对于大三本科生来说,这本教材已经无法适应需求。因此,近年来我们选用了张中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投资学》作为授课教材。选择这本教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本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投资总论、证券投资、产业投资和宏观投资四个部分,系统介绍了现资理论和分析方法。由于这本教材的信息量很大,一个学期难以讲解完,因此,我们尝试将教材内容分为课堂教学部分和课后兴趣阅读部分。同时,预留课堂时间与学生交流课后阅读部分的心得,逐步调整教学内容的设置。二是这本教材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教材,而近几年来我校考入该校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选择这本教材也可以帮助我校有志于考研的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这一专业的特点。三是这本教材里设计了一些案例和习题,便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使用这本教材授课3个学期以来,学生对这本教材的反映良好。
第二,引入能够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为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每次上课即将结束的五分钟时间里,教师一般会向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一些话题,并在下一次上课时做五分钟的主题发言。如在学习中国投资体制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诸如双轨制、国退民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信息;在学习证券投资知识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诸如股权分置改革、大小非解禁、原始股大案等信息;在学习马克维茨模型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马克维茨、威廉•夏普等学者的生平趣事;在学习证券市场及其运行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去搜集纽约、伦敦、日本、台湾、香港等地区证券交易所的特点,等。对于一些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或国际投资事件,教师会引导学生成立多个研究小组,运用所学知识系统分析案例,并要求各个研究小组提交研究报告,并在班级做主题发言,主题涉及大学生创业、中国的期货市场现状、中外投资监管体制的比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等。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扩展;而教师在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知识背景后,再进行系统教学,教学效果也有显著提升。
第三,加强授课教师队伍建设。以往的投资经济学课程主要由一位教师担任所有教学任务,为了给课程改革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近两年来该课程尝试由多位老师分别承担授课任务。对于任课教师的人选,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系,而是与我校金融学院合作,聘请金融学院的资深教师来讲授投资经济学课程,强化学生对于金融实务知识的理解。通过比较不同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不仅有利于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之间交流授课经验和心得。近两年来,学校也非常重视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师素质提升,每年暑假都会选派这一课程的骨干教师参加相关课程培训。第四,调整课程考核的方式。一方面,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将学生参与资料搜集、课堂讨论、主题发言的效果进行评估,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构成部分。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投资分析报告,将学生围绕投资经济学课程主题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和公开作为平时成绩加分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改变期末考试的试题结构,试卷里不再仅仅是名词解释、简答、计算等具有标准答案的题型,而是引入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投资案例分析,投资项目设计,资产组合的选择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五,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建设的反馈信息,调查结果反映出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首先,大部分学生普遍认同这本教材,但是有12%的学生认为这本教材偏难,希望能够降低数学推导和统计模型的难度,而这些学生大多在高中阶段是文科生。其次,92%的学生赞同采用课堂讨论和课后资料搜集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但是只有54%的学生愿意花费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准备一次课堂发言或者课题讨论,这些学生的发言一般都非常精彩。最后,有63%的学生认为投资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虽然有助于个人知识体系的完善,但是对于现阶段的个人理财没有什么帮助,他们或是认为自己无财可理,或是认为个人投资理财是工作以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企业需要进一步做好管理控制工作,同时充分明确管理控制和企业经营管理之间的关系。企业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公司理财和管理会计等方面与管理控制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企业要在掌握管理控制与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和应对,使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效融合,实现协同作业、优势互补,进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必要的前提。基于此,论文重点分析了管理控制与企业经营管理之间的关系,以供参考。
【关键词】管理控制;企业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管理会计;公司理财
1引言
在新形势下,社会分工越来越明晰化、精细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管理内容也越来越精细。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的环境下,企业之间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企业在管理控制方面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发展战略,并且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进一步落实相关战略内容和发展目标,进而为企业战略的成功实施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根本条件。因此,企业需要进一步明确管理控制和企业经营管理之间的关系,并且不断梳理和调整优化,以此促进管理控制和各个领域融合发展、同步推进,以此推动企业经营发展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进而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2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①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同步推进。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控制和内部控制有着紧密联系,同时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二者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在整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同步推进。管理控制是在实际工作中,为达到某一预期的目的,对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正确而有效的组织、计划、协调,并相应建立起一系列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管理制度的活动。它是管理职能的组成部分,同时表现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其与内部控制同步落实,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②管理控制是内部控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控制是包括人力控制、物力控制、财力控制等子系统的管理控制系统。其主要内容有:建立多层次的目标系统,在各单位、各部门间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下达目标和组织检查目标的落实情况,分析问题、查明原因,并找出方法予以解决;建设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采用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通常,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指的是为了充分确保企业的财产权得到保障,使会计信息更加精准可靠,为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和经营战略得到切实落实而采取的自我调控的一系列相关方法、手段和措施的总和,属于内部控制的范畴。在企业建立之初,需要充分做好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在内部控制中主要涉及3个层次:第一,法规控制,即严格按照相对应的法律法规的要求,推动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按照法规的要求合规合法运营,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前提;第二,会计控制,即充分确保会计信息更加精准可靠,以此为内部控制工作和相关控制活动的推进奠定基础;第三,管理控制,通过管理控制的有效强化,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切实落实提供必要的导向和帮助。在企业的具体内控管理环节,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出应有的管理效能和内控价值,并得到审计程序委员会和审计准则委员会的认可和接受。对于内部控制来说,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出内控所具有的双重属性,即会计控制属性和管理控制属性,其中,法规控制内嵌于会计控制当中。
摘要:《移动支付与交易安全》课程是移动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本文从职业能力需求出发,探讨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以专题形式设计课程的整体框架,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设计教学方法,以过程性的综合考核来设计课程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移动商务支付与安全;课程设计;专题
近几年来移动商务发展迅速,移动交易作为移动商务活动的核心内容,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为了最终达成交易活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支付,从而完成资金转移。所以,移动支付作为移动商务业务流程的重要环节,如图1所示,支付技术及其安全性也已经成为商务各方关注的焦点。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移动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原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目前这些日新月异的支付方式进行探索研究,所以我们就开设了这门《移动支付交易安全》课程。现在市面上适合高职高专的《移动支付与交易安全》的参考教材并不多,而且大部分是以理论为主,所以研究与规划《移动支付与交易安全》整体的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1、课程性质与作用
移动商务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有关移动商务系统的基本知识、信息系统知识、移动商务基础理论、移动网络知识、移动支付与安全等知识,移动支付与安全是其中的一个核心部分。《移动支付与交易安全》课程是移动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本课程高职中第4-5学期开设,前导课程有《移动商务基础》,课时分布在48课时左右,分为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入系统的了解移动交易与支付的理论与技术,培养其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根据我们移动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本课程的性质,同时充分考虑和规划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移动支付与交易安全》课程培养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掌握移动商务中支付的工作流程、了解支付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支付安全的技术保障,同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能力以及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探索能力。
2、设计理念与思路
2.1从实际生活应用出发,把生活中的移动支付导入课程
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专业认知实习
会计专业知识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抽象且枯燥的,因此我院在大一第二学期的暑假之前安排了为期一周的专业认知实习,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机构设置、走访会计部门,认识真实的会计资料,与财务人员交流,到生产车间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使学生通过感性的观察与认知消除其对会计工作的陌生感,进而激发其对会计专业学习的兴趣。
2.专业社会实践
专业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大三的暑假时间,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当面访谈、网上调查等方式进行一些专题调查,并根据调查的内容和结果撰写出相应的调研报告,进而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写作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技能实践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我院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技能实践,并将创新技能学分的获取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各类技能竞赛、社会实践以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活动来获取创新学分,以此来提高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