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银行理财业务新增长点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银行理财业务新增长点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银行理财业务新增长点探索

在经历3年过渡期后,资管新规于2022年正式实施,我国理财市场迎来全面净值化运行时代。近日,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回顾了资管新规发布以来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报告》指出,银行理财行业在总体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回归本源、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良好改革效果。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普益标准认为,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后,资管市场竞争压力将进一步扩大。展望2022年,在全新的监管环境下,银行理财在持续发力“固收+”产品的同时,将进一步探索差异化的产品线布局。受限于监管约束和自身禀赋的不足,代销或将成为中小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

一、“固收+”将成发展主流银行理财探索差异化布局

资管新规过渡期内,银行理财逐步形成了以固收类产品为主,混合类、权益类产品为辅的产品体系。在银行理财产品谱系更加完整的同时,各类机构也开始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战略定位,探索差异化的产品线布局。普益标准调查显示,从2021年各类机构存续理财产品类型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依旧是目前银行理财最主要的产品类型,占全部存续理财产品数量的92%。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固收+”产品数量较2021年显著增加。“从产品体系方面来看,预计‘固收+’产品将成为今年发展主流。”普益标准研究员苟海川对《金融时报》记者说。资管新规实施后,净值化运作成为发展趋势。同时,货币基金、传统理财等产品收益也将持续下滑。苟海川认为,“‘固收+’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均比较适中,符合现阶段银行理财投资者的投资偏好。”随着金融理财产品竞争日益激烈,各银行机构开始寻求差异化发展,纷纷发行特色产品,充分满足特定投资偏好客群的需求。近两年,以主题概念、主题行业等为主打的理财产品逐步涌现。“小到各种节日、活动,大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势,银行都会发售相关的主题理财产品。”苟海川说,“目前较为火爆的有‘绿色’‘ESG’‘大湾区’等主题概念及主题行业的理财产品。”《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2021年,特色产品数量较2020年显著增加。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净值型产品数量从2020年的56款攀升至2021年的133款。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理财市场正在不断扩容,该类产品创新有望持续推进。“下一步,与特定行业产业有关的这些主题理财产品会越来越多,理财产品投资领域会更加细分,更加专业。”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说。同时,董希淼认为,主题理财产品不能只是炒作概念、玩噱头。投资者在投资理财产品时,也不能因为“主题”而投资,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可投资资金等要素进行理性选择。

二、提高产品代销能力中小银行迎来新增长点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资管行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中小银行受限于自身体量、投研能力等不足,在理财产品的发行方面愈发力不从心。”普益标准认为,在全新的监管时代下,通过产品代销方式获取中间业务收入,或将成为中小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资管新规与理财新规均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暂不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总行应当设立理财业务专营部门,对理财业务实行集中统一经营管理。“对于理财产品规模小于1000亿元的中小银行而言,成立理财子公司并不是最佳选择。”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说,“中小银行应尽快提升理财产品销售能力,打造成为理财产品的综合超市。”普益标准认为,中小银行在发展代销业务方面更具有优势,有望成为理财产品代销市场的主力。一方面,理财产品销售尚未对互联网代销平台、券商、基金公司开放,中小银行可以提前进行业务布局;另一方面,部分中小银行具有较明显的区域优势,区域客户信任度高,有利于代销业务的稳定开展。根据普益标准的调查数据,在目前开展代销业务的71家商业银行中,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占比总和高达74.65%。普益标准认为,未来,中小银行需要优化销售流程、拓展销售渠道、配备专业人员,并从多维度筛选代销产品,结合银行自身定位及产品线,构建代销产品筛选体系,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形成竞争优势。同时,《报告》显示,资管新规发布后,为助力理财市场的转型发展,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着力建设完善理财产品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共建理财行业统一数据交换标准。董希淼建议,中小银行应充分利用该平台的优势,提升自身代销能力。“一方面,中小银行应该加快跟中央数据交换平台进行对接,建好自己的理财产品代销系统;另一方面,加快培养理财经理、理财顾问,提升专业的销售能力。”董希淼说。

三、理财子公司持续扩容参与主体更加多元

新年伊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团队就迎来了新成员。1月7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浦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获准开业。这是2022年首家开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也是第8家开业的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近年来,子公司制改革稳步推进,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的热情高涨。2018年12月至今,监管部门坚持“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已批准29家理财公司筹建,其中25家获批开业。普益标准认为,随着大中型银行陆续完成理财子公司的布局,未来将有更多中小银行发起设立银行理财子公司。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2021年,北京银行、乌鲁木齐银行、西安银行、贵阳银行等宣布拟成立全资理财子公司,开展银行理财业务。同时,也有部分无法成立理财子公司的中小银行抱团取暖,拟通过合资的方式获取理财子公司牌照。“建议采取措施支持有能力的中小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增强理财产品的研发和销售能力,更好地满足中小银行的客户需求,缩小理财领域的‘马太效应’。”董希淼建议。具体来看,“可以研究探索支持多家中小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以及探索支持中小银行与外部合作机构联合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等模式。”董希淼表示,“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比如农商行、农信社,可以探索由省联社牵头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普益标准认为,未来,理财子公司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吸引更多的客户和资金;另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的投研能力,在提升理财产品整体收益水平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净值波动。

作者:张冰洁 单位:金融时报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