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临床医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心理变化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实习阶段临床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研究受试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以赣南医学院大二至大四的1310名临床医学在校生心理状况作为比较常模,在实习期早期(第1个月末)、中期(第6个月末)和晚期(第12个月末)对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实习的305名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跟踪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早、中和晚期存在心理问题的分数分别为65、45、88人,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3%、14.8%和28.9%,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被调查实习生三阶段的强迫、躯体化、焦虑症状评分均高于在校临床医学生常模(P<0.05);实习初期和晚期人际关系敏感评分高于临床医学在校生常模(P<0.05);实习中期偏执、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症状较实习初期减轻;实习晚期偏执、躯体化症状较实习初期减轻,但抑郁、焦虑症状加重(P<0.05)。结论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实习期间各阶段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教学医院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密切关注临床实习生实习期间的心理状态变化,提高实习生心理健康水平,增进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医疗人才。
[关键词]临床实习生;阶段;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大学二~四年级的1355名赣南医学院临床本科医学在校生,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实习的32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纳入标准:被调查实习生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近期患过病情较重疾病或发生重大事故;有精神疾患、残疾或其他生理缺陷;近1周内接受过心理咨询;不愿参与调查者。收回在校临床本科医学生有效问卷1310份;临床实习生有效问卷305份,其中男175人,女130人,年龄22~24岁。
1.2研究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Inventory,SCL-90)进行问卷调查。SCL-90是迄今为止心理学界公认的信效度较高的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包含90个项目,包含九大症状因子,分别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躯体化、抑郁、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该量表要求被试者年龄在16岁以上且智力正常,不适合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4]。该量表反应多种心理不良症状,包括情绪、思维、感觉、行为直至生活习惯、饮食睡眠、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该量表采用的是五级评分制,分别为没有(1分)、很轻(2分)、中等(3分)、偏重(4分)、严重(5分),由轻到重反映心理健康水平。
1.3研究方法
本次临床实习生心理调查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实习初期、中期、晚期。具体为:在实习初期(第1个月末)、实习中期(第6个月末)和实习晚期(第12个月末)以不记名方式进行测试,在调查前向受试者详细介绍问卷的构成及注意事项,给予统一指导,要求受试者在同一时间段完成问卷并在同一时间收回,具体为:在校生在课间时间完成测试,实习生在集体开会时完成测试,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SCL-90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需考虑筛查阳性,即提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医学生实习各期心理问题检出状况
在此次被调查的305位实习生中,实习早、中和晚期存在心理问题的分数分别为65、45和88人,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3%、14.8%和28.9%。本设计资料不独立,因此分别将早期和中期、早期和晚期以及中期和晚期作为三组配对设计,将三组样本率分别行配对四格表的x2检验,检验水准ɑ'=0.05/3=0.017,经检验三组资料两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实习早期检出问题最多的前3位症状因子依次为: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实习中期检出问题最多的前3位症状因子依次为:强迫、躯体化和焦虑;实习晚期检出问题最多的前三位症状因子依次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
2.2临床医学实习生实习中、晚期SCL-90各因子评分与实习初期评分比较以及三阶段SCL-90各因子评分与临床医学在校生常模评分比较
被调查实习生三阶段的强迫、躯体化、焦虑症状评分均高于在校临床医学生常模(P<0.05)。此外,实习初期和晚期人际关系敏感评分高于临床医学在校生常模(P<0.05)。实习中期偏执、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症状较实习初期减轻;实习晚期偏执、躯体化症状较实习初期减轻,但抑郁、焦虑症状加重(P<0.05)。
3讨论
本研究调查发现,实习三阶段临床实习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范围在14.8%~28.9%,检出率较高,说明临床实习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这与多数临床实习生心理研究研究一致[6-9]。医学是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殊专业,具有学业难度大、学习方法单一和终身学习的特点[10-15],且实习时间长,各临床科室工作安排不同,实习生在实习各期将面对不同的压力。通过本研究发现临床实习生心理处于波动状态。表现较明显的是强迫、焦虑以及躯体化症状,三阶段评分均高于在校生常模。在实习各期对实习生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16]。临床实习之前,医院可以进行岗前培训,让实习生初步了解医院实习概况,在实习期间培养其良好的沟通能力[17]。实习中期时,带教老师加强实习生的专业培养。实习晚期,医院应加强临床实习生的择业就业指导,帮助实习生了解当下国家在各级医院的医疗就业政策,促进其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18]。总之,临床实习作为医学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环节,教学医院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密切关注临床实习生实习期间的心理状态变化,提高实习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医疗人才。
参考文献
[1]汪雅霜.大学生毕业实习的调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77-82.
[2]余皖婉.临床实习生心理环境优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208-1210.
[3]程鹏,朋文佳.临床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0):1408-1411.
[4]郝彩,郭玉琴.大学新生的情绪稳定性、心理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1-44.
[5]王国华,王忆军,王燕,等.医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校医,2009,23(2):132-133.
作者:项卫卫 伦韦丹 赖金良 张品俊 廖娟娟 何澄 姬广林 单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