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临床医学的分析与设想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通过文献调查研究,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存在不少问题。课程目标不明确。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院校之间又缺少可借鉴的培养经验,所以普遍存在对培养课程目标认识不足,过度借鉴学术学位课程体系,针对性不强;重视学习与科研能力,忽视临床技能和职业态度的培养,没有体现分类培养。
1.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基本上以学科为中心,缺少对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关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优点在于能够把握学科内容和内在逻辑,以便于实施和教学管理。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逐渐暴露出课程门数增多、体系膨胀、课程设计缺乏整体优化、学科界限明显及更新不及时等缺点。
2.课程结构比例失调。
笔者发现我国大部分高校对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将课程与传统意义上的学位课程混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偏重理论教学而弱化课外实践教学、重视考核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的现象,于是直接导致课程结构比例失调,出现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公共课程多、专业课程少的情况。
3.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过度借鉴学术学位课程体系而使课程实施过程出现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共用师资和学科资源、教学方法仍旧以教师讲授为主等教师队伍薄弱和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交流碰撞少,不利于教学相长。
二、体系设想
1.学术型与专业学位型培养比较
经查阅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通过比较临床医学硕士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培养异同点,得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应更加侧重其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如继续使用学术学位的培养体系、标准予以培养或衡量都将是不正确的。
2.课程体系结构的构建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科学合理与否,取决于其是否符合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实际,其培养目标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内容侧重以核心能力为基础,因此构建的课程体系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五个要素。整个体系需明确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和价值取向,其中培养目标需准确定位,课程结构需调整,课程教学内容需充实,课程实施需设计安排,课程评价需建立科学有效的保障体系。这五个要素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3.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
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笔者认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核心能力指标课程应以临床操作能力、医学专业素养、判断性思维能力、临床科学研究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规划发展能力、教学能力及照护病人能力等8项能力为培养目标。临床操作能力是所有培养能力目标的基础,其基本要求能胜任临床医师的岗位需求;医学专业素养要求德才兼备,要遵守道德伦理规范,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判断性思维能力要求培养的研究生首先要树立判断性思维的自信心,不仅具有质疑、发现问题,并且还应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科学研究能力要求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同时,也要求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要求医生同病人、家属及医疗同行具有人际沟通和交流协作的能力;规划发展能力要求其能够明确个人的发展方向,具有自主学习、英语应用及职业规划的能力;教学能力要求在完成临床实践和科研任务的同时,还能胜任教育、指导实习的学员和低年资的研究生,能担任部分研究生授课任务及学术交流汇报任务;照护病人能力要求在能与病人及其家属建立互信关系,具有制定病人照护和健康教育方案的能力。
到了在日本、韩国举行的AASD大会发言的机会,并在学科的支持下出国参会,用英语做大会或分会发言,不仅他们的英语交流和演讲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通过聆听会议与自己研究有关的报告,特别是有关各种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结节与肿瘤、甲状旁腺疾病、骨代谢病等专题大会报告,掌握了学科最新的专业理论进展,拓宽了知识面。另外,学生们对这种参会机会非常重视,虽然参会前的PPT准备是辛苦的,但他们乐在其中,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这对他们专业知识的迅速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总结
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肩负着培养业务素质过硬的医生和具备一定科研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任务,上述临床轮训、门诊带教、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定期会议总结等传统的“穿、帮、带”的方法对医学研究生仍未过时。正如黄轩等在外科临床带教方法中进行的探索一样,对内科医学研究生,在新的网络时代形式下,可以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在具体方法上进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习热情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推动学生扎扎实实地做好临床工作的各项细致工作,才能培养出基础知识全面、临床技能过硬、诊疗过程规范的合格医生。当然,对这些研究生临床技能方面的教育方法仍需进一步探索和革新。
作者:杨伟吉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