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临床医学行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医疗”与“互联网+教育”的提出,教学改革成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发展的动力。通过对我国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及问题探究,结合政府部门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政策支持和对临床医学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及临床能力的要求,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三方面提出了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改革

一、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的现状分析与问题探讨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体系完善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针对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多次改革,就目前而言,改革已初见成效,例如,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学科优质资源整合愈发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日益优化、学生综合能力及专业素质逐步提高。虽然教学现状尚为乐观,但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当前高职高专医学教学中比较普遍的问题主要有:

1.课程设置不当。面对社会结构和医学环境多元化的时代特征,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也日益多元化。合理的课程安排对培养多元化、应用性、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但时代高速发展带来的教学氛围浮躁,使得教育推进愈发倾向急功近利,人体解剖学、药理学、病理学、生理学等基础课程被不断压缩,且无法和后期的临床课程良好结合,导致学生专业基础不牢固,理论与实践无法连通,无法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另外,高水平教材的缺乏和教学内容的陈旧,致使高职高专临床医学课程设置无法综合展现本学科最新的技术水平和知识[2]。

2.教学资源缺乏。随着近年来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的扩招,该专业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与其相应的是临床病例需求量的增加。一方面,由于随着现代人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诸多患者不再愿成为示教对象,导致学生参与实际操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3];另一方面,高职高专对临床医学仿真、模拟等前沿技术应用意识淡薄,教学使用科技设备购入不足。

3.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首先,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现行的临床医学教学方法多沿袭传统的灌输式、经验式教学,一方面无法提高学习效率,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还会弱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学生很难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依据实际情况变通操作的能力。其次,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脱节。这种机械且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薄弱。

二、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1.课程设置方面。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改革要注重基础课程、临床课程及其他选修课程的合理安排,在组织基础专业知识和重难点内容的同时,根据重要性合理安排课程架构,避免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首先,学习人体解剖学、药理学、病理学和生理学等基础知识是临床医学学生参与实践的基本前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必须基于稳固的基础知识积累。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遏制教育方面急功近利的做法,即对基础课程减质或减量而过分突出临床课程。另外,根据这些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可以发现,由于现代临床医学领域更新发展之迅捷,这些基本课程在一定周期内应不断更新且能够系统化、全面性地展现给学生。此外,增加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综合性课程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但这类课程的设置要注意适当和适量,避免喧宾夺主,应根据临床医学的专业特性适当安排实用的、高效的综合性课程,能够丰富教学环境且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进而一定程度上推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改革。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师是决定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临床医学教学改革要求教师“高水平、强技能、新思维、多方法”,尽量选择优秀的脱产教师,杜绝理想化地认为合格的医生就一定能成为合格教师的想法,因为临床教师不仅要求专业知识的充分储备,而且应具备教育家的基本素质。

3.教学资源方面。一方面,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必须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查漏补缺,并给予这些有限资源以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另一方面,随着在2016年“4•19”重要讲话中提出加快“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教育”进程后[4],临床医学教学日益受到政府和各行业的重视,我国前沿科技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更为普遍,例如医学数字出版、最新高清手术示教系统等先进数字技术在临床医学教学方面的使用。为此,高职高专必须抓紧这一时代潮流,付诸一定量的教育资本,通过政府、专业机构等各种渠道充分发掘并运用临床医学前沿的科技资源和教学手段。新的教学资源运用成功后,首先,应确保进行定期定量的教学实践测试,以保证资源的有效性;其次,设置此类新型资源的负责部门,定期进行维修检查或技术更新,以保证教学资源的实时性、高效性,确保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符合时代特色。在新型教学资源使用方面,应注意:①利用网络课程教学。临床医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应纳入教学工作的重点。网络课程教学即将网络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5],进行临床医学部分课程的教学或补充传统教学课程的缺失内容,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渠道,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也能为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综合质量提供丰富的资源。网络课程教学以其趣味性、可重复演示等功能成为传统教学无法代替的实用型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临床医学的部分内容。②引入高清手术示教系统。例如国内发展已较为成熟的Arx⁃sys智能手术直播示教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观摩者与手术医生间的实时互动,对学生进行高效的手术教学、临床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③选用3D解剖学临床系统。解剖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3D解剖学临床系统结合了人体CT/MRI扫描数据,利用3D成像建立的3D解剖学数据资源库,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开发了不同版本,包括人卫3D数字解剖系统移动客户端、人卫3D解剖教学等。该系统可以为临床医学教学提供部分内容的3D全视角效果,在教学应用中,还包括随堂测试、结合外设运用、“慕课”教学等功能。④引入VR虚拟现实技术。该技术的三种模式均可应用到临床医学教学中,包括全景360°VR视频、第一人称视角的视频和一般3D格式的视频,目前发展较为成熟,可以实现临床医学可视化教学,但在实际中却尚未普及。这种技术可以模拟患者状况、虚拟临床情景,学生可以通过佩戴3D眼镜清晰直观地参观一台真实的外科手术或操控观察人体结构的各个细节,真实感受临床操作氛围,实现沉浸式学习。综上所述,本文对我国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现状进行了探讨,我们能够初窥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复杂性及其学科内部因素的博弈。因此,完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改革还需要政府、社会、高职高专学校以及临床医学行业的联通与共鸣,实现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全面、均衡、高速地改革,为临床医学可持续发展提供预备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J].中国卫生法制,2017,25(5):71.

[2]郭莉.临床医学课程改革之我见[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1997,(3):72-73.

[3][5]秦雯,赵劲民,等.临床医学网络课程与虚拟仿真和PBL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4):2244-2246.

[4]朱劲松.互联网+医疗模式:内涵与系统架构[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38-40.

作者:毛婷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