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外感病含义嬗变历史规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外感病含义嬗变历史规律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外感病含义嬗变历史规律

中医大辞典》[1]中没有“外感病”条项,只有“外感”条项,其内容是:“病因分类之一。指感受六淫、疫疠之气等外邪。病邪或先侵犯人体皮毛肌肤,或从口鼻吸入,均自外而入,初起多有寒热或上呼吸道症状,故称。”外感病,顾名思义,即:因感受六淫、疫疠之气等外邪而产生的疾病。在中医史上,“中风”、“伤寒”和“温病”都曾被用作外感病的代表,这些名称的变化和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化有关。地质史上有气候寒冷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我国科学家竺可桢花费数十年的研究,于1972年发表了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2],之后又有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研究,又使我们对最近的两千年的气候变化,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1“中风”作为外感病的代表

根据竺可桢等学者的研究[3],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两千年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以及从秦到西汉时期的200多年间,我国都处于气候温暖期,气温较现在高,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在更靠北。在温暖期,四季温差较小,就像今天处于亚热带的昆明,四季如春。由于气候温暖,人体不易感受外邪,所以外感病较少。生病主要以内伤病为主。而感受外邪者也多为内伤劳倦之人。因此,古人用风邪泛指外邪,用中风作为外感病的代表。在《黄帝内经》[4]许多篇中,都可以看到用“风”代表外邪,即:广义的风。如《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其中“风雨寒热”之风为狭义的风,“虚邪之风”的风为广义的风,是一切外来致病因素的统称。再如《灵枢•五变》所说:“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为人生风乎,何其异也?少俞曰:夫天之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里面的“风”也是既有狭义之风也有广义之风。另外,上述的“邪不能独伤人”、“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以及《素问•评热病论》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都明确指出,如果人体的正气充足,则不易得外感病。外感病的发生常常与人体的内伤病,如内虚、过度操劳、饮食情志失调等,有直接关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还有《素问•经脉别论》的“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所以,在温暖期,由于温度适宜,温差较小,古人用广义的风泛指一切外邪。“中风”则被作为外感病的代表。实际上是淡化外感病因的体现。

2“伤寒”作为外感病的代表

自公元之初起,气候开始出现转寒,到东汉末已比现在寒冷。到3世纪后期,寒冷达到顶点,直到6世纪下半叶才开始转暖。这个寒冷期覆盖了东汉、三国、晋和南北朝时期。医圣张仲景就是东汉人,他在《伤寒杂病论》(后分为《伤寒论》[5]和《金匮要略》[6])的序言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关于这次寒冷期中的瘟疫大流行,曹植《说疫气》中也有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正如《伤寒例》中所说:“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有人研究发现,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八次人口数量的“大落”时期,都发生在我国气候变冷的时期。这当然不仅是因为人们容易感受寒邪而生病,也包括由于气候变冷,引起粮食的欠收,百姓流离失所;气候变冷,还使得北亚牧业区域南移,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南下带来的战争,瘟疫,使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发生社会的解体,所以,不仅人口的大落,甚至王朝的变更都与气候突变有着惊人的重合度。这也证明了,在寒冷期,寒邪是外邪中最具杀厉之气的结论。狭义伤寒,是指外感寒邪并以寒邪为主导病因的疾病。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为广义伤寒,这一点从前面所述的仲景序言中(包括了瘟疫),伤寒例,以及现存的伤寒论的内容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除了狭义伤寒外,还包括了其他外感病,如痉病、湿病、暍病,以及瘟疫病(阴阳毒病)、多种外感继发病(百合病、狐惑病、中风病、历节病、五脏风寒病、积聚病)等。广义伤寒泛指外感病,也可以从很多中医古籍中找到证据。如《难经》[7]的“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以及《素问•热论》中的“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还有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8]等等。可见,在中国历史上,寒冷期常常伴随着疾病、战争等灾难的发生,寒邪也成为六淫中最具杀厉之气的外邪,广义伤寒成为了外感病的代表。

3广义“温病”的概念

“温病”的名称见于《内经》诸篇中,包括描述温病病因的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认为温病的发生原因是因为冬令时感受寒邪,伏藏体内,至来年春天寒邪化热所致,后世医家称此为“伏气温病”;以及温病的证候表现,如《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等等。仲景的《伤寒论》论述的是广义伤寒,包括温病,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等等。根据学者们对我国近两千年的历史气候研究,温暖期有:秦和西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4年左右);唐代(7世纪到10世纪初);南宋、金(13世纪初期和中期);明代中后期(1550-1600年);清中期(1720-1830年)。从气候上我们可以看到温暖期和寒冷期的变换周期缩短了,在唐代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温暖期(300年左右),间隔了一个300年左右的寒冷期后,宋金时期、和明代的温暖期都只有50年左右,清代的温暖期约110年。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1120-1200年),人称刘河间,所生活的时代正处于由上一个寒冷期结束到下一个温暖期开始的过渡阶段。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认为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风寒暑湿燥五气致病皆要化热化火。他在治疗伤寒病时,发现辛凉清解更切于临床应用。这和当时气候变暖是有关系的,正如叶天士的《温热论》[9]所说:“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到了明清,不仅气候上又经历了两个温暖期,而且这个时期的温病学家,多产生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浙江地区,该地区河流密集、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大,温病流行频繁,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清代在温病学上,无论在理论还是在治疗上都取得了重大发展。温病学认为,四时皆有热病,它们总称温病,即广义温病。如叶天士在《温热论》和《三时伏气外感篇》中,将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四时温热病,归为广义温病之中。再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10]中也提到:“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这九种温病,在“伤寒例”中用广义伤寒来概括,吴鞠通则用广义温病来概括。可见,广义温病概念的提出,使得温病在当时也曾成为外感病的代表。

由上所述,中风,伤寒和温病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作为广义的概念时,都曾经被用作外感病的代表。而这些称谓的变化,与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寒冷期和温暖期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