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股骨头置换术麻醉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其中24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为65~94岁,平均体重为57±10kg,ASAⅠ~Ⅲ级。在该42例换种有23例患者有心电图异常和不同程度的高血压,10例合并糖尿病,9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
1.2麻醉与监测
该42例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首先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后取患侧在上的侧卧位,穿刺部位为L1~L2椎间隙,向头侧置管后改体位为平卧位,回吸无血无液后注入2%利多卡因3~4ml的试验剂量,5分钟后测平面,确定未进入蛛网膜下腔,而后分1~2次注入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5~10ml,阻滞平面上界为T10~T11。给予1/4~1/3氟芬合剂或咪达唑仑0.2~0.5mg/kg在手术开始后。术中对心电图、脉搏、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进行常规监测。
2结果
大多数患者在术中出现过血压下降,但是通过在加快液体输入,必要时给予6~12mg的麻黄素,血压下降20%的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本组42例患者中只有3例患者血压下降在30%左右,并伴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症状,给予患者快速输液输血,同时静脉注射2mg多巴胺,经处理,该3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术中出现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有3例,静注或静滴50mg利多卡因维持处理,2~3mg/min;1例患者发生窦性心动过速,给予其甲氧乙心安;给予术中血糖>13.9mmol/L的10例糖尿病患者8U的胰岛素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本组42例患者均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并且能够顺利的将手术完成。在手术当中,给予常规的面罩吸氧,其中并无1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以及麻醉并发症的情况出现。
3讨论
由于高龄患者全身器官的使用功能都在不断的衰退,而且其心血管的的储备功能也越来越差,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脉供血不足等疾病,导致明显低下的麻醉承受能力,使麻醉风险进一步增高。为此术前必须对患者自身素质进行重视:对全身营养状态进行改善,对于低白蛋白血症及严重贫血进行纠正;若患者具有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以及心功能代偿不全,积极对患者进行内科综合治疗;对于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可不做特殊处理,但若患者血压在160/100mmHg以上的患者应当合理使用降压药对其血压进行控制,同时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给予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使其血糖控制在11mmol/L以下;及时纠正患者电解质紊乱现象。
由于硬膜外阻滞能够很好的镇痛和肌松,阻滞平面控制在T10以下,对呼吸、循环和意识所造成的影响是比较轻的,非常适用与对高龄患者手术。在高龄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存在的问题:由于老年患者的脊椎韧带都有不同程度的硬化以及骨质增生,由此造成在穿刺中操作困难,对于麻醉技术具有很高的要求;同时将老龄组的患者与其他年龄组的患者相比,前者的具有更高的血管硬化以及硬膜外腔出血的发生率,因此,有可能会引发局部性的麻醉中毒亦或是硬膜外血肿的形成而导致患者出现瘫痪等;由于硬膜外腔的纤维组织出现了增生,使得其容积逐渐缩小,而椎间孔较为狭窄,从而诱发麻醉平面的淡化,所以在麻醉药的使用上应当适量。
在使用麻醉剂的时候,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是对麻醉剂的用量上需要把握准确,使得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得到降低并且能够及时的预防呼吸抑制的发生,平面控制在T10以下,麻药首次注射时分2次,以便于对于合适的麻醉剂剂量的摸索;为改善血浓度需要输入代血浆或平衡盐,尽量杜绝麻黄碱等升压药的单纯使用,若患者发生严重出血,要进行全血输入;由于高龄患者对于镇痛药和镇静药敏感性增加,所以虽然在本组资料中没有出现由于辅助药而引发患者呼吸循环抑制的发生,但在临床治疗中应当慎重使用辅助药,避免发生低氧血症。老年患者SaO2通常较低,在术中为进一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应当保障其氧气吸入,而使用面罩吸氧可达到97%~98%,使低氧血症的发生得到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