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参数化建筑设计的本土化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针对参数化建筑设计,在简述本土化建筑的基础上,对参数化建筑设计本土化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与本土自然气候相融合、与本土社会文化相融合和与材料和建构相融合三方面内容,旨在为参数化建筑设计的普及提供可靠参考依据,使其发挥出应有作用效果。
关键词:参数化建筑设计;本土化
1本土化建筑概述
参数化建筑设计是一种新型建筑设计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生成设计方案,现在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软件,如BIM,Grasshopper3D等,对设计人员而言,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就可以自主完成参数化建筑设计。使用参数化建筑设计,大大提高运算量减少误差,可以模拟设计参数、快速提供量化后直观的设计成果。只有经过建筑师设计后的参数,才能体现建筑本身的独特性、地域性,因此本土化是深化参数化建筑设计的关键。在当前这个全球性和地域性高度融合的宏观背景下,西方学者首次提出本土化建筑,他们认为这种建筑不仅要能满足全球建筑,还要具有本土性。我国学者提出,它能从一个角度对本土化和全球化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这两者为典型的辩证统一相互关系。对于民族性和本土化的文化,它们在适当条件下可通过转化变成国际性的文化,同样国家性的文化也能通过吸收,变成全新形式的民族性文化及本土化文化[1]。所谓本土化,它表明的是一种结果,与本土化主义完全不同。对建筑而言,其主义指的是方法论、思想或世界观,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式,并非建筑的最终结果。对于建筑的本土化,它具有第一性的物质意义。产生本土化是本体化自身性质所致,如实际的经济条件、社会基本伦理、人们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同时也会受到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可见,本土化是具有多样性的。从广义上讲,本土化建筑能简单概括成以现代化建筑设计原则为基础,并采用现代技术及材料建成的建筑,使建筑和当地的气候条件保持协调,也可以是形成一个独具当地文化特征的实体空间。这样一来,这种建筑可以用于很多相似地区,相较于传统建筑,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另外,还可以将这一观念概括成全新的本土化主义或当代乡土主义等。然而,和现代建筑普遍具有的特征不同,本土化建筑更加重视建筑客观性及特殊性,以充分体现经济、文化或技术上具有的特征为核心。因此,它不仅是对传统概念的进一步延续,而且还是当代文明技术和本土化的高度融合[2]。
2参数化建筑设计本土化应用
2.1与本土自然气候相融合
人们处在的自然环境要远早于社会环境形成,而且自然环境也是所有生物进行一系列活动的重要前提,是人类社会能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社会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但自然环境演化却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由于自然环境具有这种变化特性,所以相对于建筑的风格,无论是构件还是整体形态,带来的影响都是具有历史性的。社会中的所有个体均存活于自然环境,所以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是一种基本的先决条件。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的建筑,其风格形态可谓大相径庭,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差别。首先要适应本土气候,对于本土气候,它本身就是不同地区建筑处在的独特物理环境,决定了建筑功能实际分布情况与使用情况。现在主要采用具有本土化与地域性等特征的组织形态来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从而使建筑当中所有个体都能享受到舒适性。其次则是要回应地形特征,地形是指在地表上表现出的各类形态。地形和地貌有本质上的不同,地形强调局部,而地貌强调整体。不论哪一种建筑,它都建设于地形上,回应地形是实现本土化的有效途径。要实现环境和建筑和谐共处的目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适应地形方面的问题,此时不可局限于不同物体之间的硬性对接,要在设计的初期就充分考虑怎样介入和回应地形,从而使地形得到重生。在本土化应用中,需要对地形特征和建筑进行融合,消除两者在其它方面不同产生的排斥,进而实现建筑消失在地形中的目标。
2.2与本土社会文化相融合
文化属于社会现象,是人类历史发展形成的主要产物,也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现象。准确地讲,文化既存在于物质内,又游离在物质外,是人类间交流最普遍、最被认可的意识形态。建筑承载了人类所有活动轨迹,同时还能表现出文化发展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建筑其实就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独特的文化。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利用或改造自然,推动各自所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这使得本土文化具有了百花齐放属性。无论哪一种政权或部落,都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从发迹到兴旺再到灭亡,而只有社会文化一成不变。正如《北京宪章》所指:“建筑学是一种地区的产物,地方文脉是建筑形式意义重要来源,同时也能对地方文脉作出解释;然而,这并不代表建筑学仅仅表示历史,相反,建筑学和地区未来还有紧密的关联”。首先要延续历史传统,建筑能呈现与承载文化,但这需要以吸收平台为前提,把地区文化属性良好的延续至空间形态后设计理念当中。随着历史不断发展,每个地区或民族会形成特有意象,这就是最基本的吸收平台。对这种意象进行吸收和应用,重点并不在于意象表达形式,而是要充分考虑它的内在属性和文化传承,而且在应用时还应加入现代人的一些思考。其次要重视场所情感具有的内涵,建筑中的活动均以人类为主体,人类通过不同的活动来获得情感交流。基于此,建筑蕴含着深厚的人类情感。建筑具有的知性美一方面体现在设计者自身感知与理解。另一方面取决于对空间和材料等要素的运用,最终形成与设计者自身感知交相呼应的独特空间。
2.3与材料和建构相融合
现代和过去的本土化建筑,从建造方法层面看可谓是大相径庭,利用先进手法描绘传统,或利用传统手法体现现代范式,均与本体化理念相违背。因此,现代本土化建筑必须借助现代方法,同时充分考虑本土的文化与气候。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探究怎样与本土建筑的建构及材料相融合,从而实现新旧之间的良好统一。首先,对于材料本土化及其应用,选用当地材料是实现本土化目标重要标准,除了能降低预算,还能继承之前的建造方式,并与材料形成的文化相契合。实行就地取材,它是对自然的一种情感延伸,体现出使用者对自然的高度尊重,最终在技术与方法上实现情感的共鸣。其次,对于建构本土化及其应用,是指从最初的设计都完成建造,除了要满足力学规律,还要适应结构特征,并能从艺术审美的层面审视需要具备的所有美学法则。建构主要包含建造、设计与构建等很多内容,它是对这些内容的集合,也是对整个过程作出的反映。在本土化建筑当中,建构更指向于本土化建造。在本土化建造过程中,需要产生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建构及其文化,基于特定的文化、地域或气候,产生不同种类的建构文化,并将其贯彻到建筑的设计过程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建筑师,需要在掌握参数化建筑及其设计内涵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和推广参数化建筑及其设计,同时建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参数化建筑,形成相应的设计方式及对本土化进行高度融合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欣.非线性与参数化设计在喀什体育中心项目体育场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13):21-22.
[2]岂凡.基于Grasshopper的参数化方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8(01):109-114.
作者:叶茜 单位: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