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谈街区制住区景观适老性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长春市街区制住区适老性景观现状,发现无障碍设施的匮乏、冬季住区景观活动空间惨淡及机动车停放挤占景观空间等问题。因此,笔者结合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生理特点,提出了增加住区适老设施、住区活动场地向阳布局及合理规划住区交通系统等方面的改造措施,营造适合于老年人居住的住区景观环境。
关键词:街区制住区;住区景观;适老性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加重,老年人的日常活动环境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更应加以重视,街区制住区景观中无障碍设施较少,地面材质过于光滑,这些都不利于老年人的冬季户外活动。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街区制住区
完全开放的小区环境内部车流较多、车速快,给老人和小孩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噪音干扰,是居民对推行街区制较为担忧的地方。然而,街区制住区是对住区进行适度的开放,将尺度控制到一定范围之内,并不是对住区完全开放。通过对住区良好的改造设计,街区制住区的交通采取行人优先、以慢行系统为主,采用高密度路网及小区域的模式,有效衔接街区内步行系统、城市交通、开放空间、公共设施空间[1]。使既有封闭小区、新建住区适度开放,达到环境平衡,解决过于封闭或过于开放住区模式所带来的许多问题,从而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居民选择步行交通方式创造条件。
1.2适老性设计
由于社会逐步步入老年化,街区制住宅小区除应满足儿童、中青年的心理需求,更应着重考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行为特征,由于老年人身体的特殊情况,老年人对住宅环境空间的要求就相对较高,所以应为老年人设计出适合于老年人这一年龄段的专属街区制住宅小区景观环境场所[2]。
2住区适老性景观现状问题
2.1无障碍设施的匮乏
在街区制住宅小区入口位置会设置无障碍设施,满足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行活动,可是在街区制住区内部却严重缺乏无障碍设施,没有在适当的位置考虑对无障碍设施的设立,使得老年人在街区制住区中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3],无法进一步参与住区环境。
2.2冬季住区景观活动空间惨淡
由于长春市地处严寒地区,冬季较为寒冷,老年人户外活动明显较少,这就需要考虑将室内环境中活动的老年人采用合理的方法引入到室外景观环境中,在冬季时应适当多设立临时休息区域,并适当进行遮挡及自动感应加温处理,使老年人即使在冬季也可以在室外进行锻炼。冬季过后,可将其折叠存储,以备下一个冬季可循环使用。2.3机动车停放挤占景观空间住宅小区景观环境中的机动车停放不规范,存在个别车辆随意停放在人行铺装道的行为,侵占了老年人活动的区域,导致出现老年人日常出行受阻的现象,老年人的步行道路被占用,只能在马路上行走。机动车有时还占用居民宅前区域进行停车[4],导致老年人的人身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2.4地面材质过于光滑
对于长春市这个冬季将持续相对很久的地域,每逢冬季,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中频发老年人意外摔倒,究其根源在于室外采用过于光滑的石材地面铺装,该材质只考虑夏秋两季的使用,而没有充分考虑到漫长的冬季,下雪致使铺装湿滑,这也是每逢冬季许多老年人不敢出门的重要原因之一。
3街区制住区景观适老性设计原则
3.1安全舒适原则
安全舒适性在街区制住区景观中的体现,在于充足的日照时间、顺畅安全的道路系统、布置合理的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防滑铺装的场地、安全高效的景观设施、遮荫避阳的植物、全方位的安保监控系统,比如可以在街区制住区的出入口、老年人的步行区域、老年人的娱乐休闲活动区域设立。还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邻里关系、增加邻里交往,形成活泼的住区气氛,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对住区安全感的需求。
3.2易识别原则
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会出现日渐健忘、听觉和视觉的下降、降低辨识能力。因此,应加强街区制住区的辨识性。可以通过住区景观环境的场地铺装,对铺装的色彩、形式、材质进行适当变化,着重突出住区出入口、道路步行区域、老年人景观空间活动节点区域的可辨识性,形成易于老年人行动的住区景观空间。3.3可交往原则老年人退休后,有更多的休闲时间,这就需要住区提供更多可交往的景观空间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娱乐活动。可围绕植物、建筑的周边设置安全舒适的休闲座椅,形成相对休憩、围合的交往空间。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竞技类适合于老年人的智力比赛,不仅可以增加老年人之间的交流,还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脑力。同时,街区制住区与城市环境的联系紧密,会出现更多的社会交往空间,就应充分利用起这些空间,促使老年人更多地参与户外活动,融入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中。
3.4价值体现原则
老年人退休后感觉自身价值缺失,不适应退休后的日常生活,因此老年人需要满足并体现自我价值的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应依据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来设计,体现老年人这一年龄段的特有价值,为老年人提供自我表现的场所。
4街区制住区景观适老性设计策略
根据街区制住区适老性景观现状,以及老年人不同于其他年龄段人群的生活模式,结合老年人对于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的特殊要求,以此来平衡街区制住区景观发展与老年人行为心理需求的关系。
4.1增加住区适老设施
街区制住区内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区域相对较少,且功能设施数量少,形式较为单一。尤其是专门为老年人设立的街区制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较少,部分街区制住区缺少针对老年人的老年康复区、老年休闲娱乐区、老年运动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无障碍设计在部分街区制住区中的体现也较少,无障碍设施也少之又少,无法很好应对现有的老龄化问题,会导致一部分行动较为不便的老年人无法适时出行,室外活动大幅减少。因此,要结合相关城市道路及街区制住区内部景观环境来设定相应的老年康复区、老年休闲娱乐区、老年运动区的公共服务设施[4],满足老年人在街区制住区中进行使用。
4.2住区活动场地向阳布局
由于长春市属于寒地区域,冬季较为漫长,伴随较低的气温,应保障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有足够的日照时长。仔细检查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的每个活动空间是否具有向阳性。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由于内部景观环境的植物疏密、高度不同,可能对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产生一定的遮光[5]。因此,需要适当对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的植物进行适当修剪,或与街区制住区活动空间保持适当的间隔距离。如果是街区制住区建筑对活动空间产生遮挡,就应将活动场地布置在住区建筑的南侧,以满足街区制住区活动场地的日常光照。
4.3合理规划住区交通系统
街区制住区的交通系统仍存在不合理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中的机动车、非机动车道与住区内的人行路容易混在一起,造成交通混乱,给老年人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在街区制住区景观内应将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路进行合理分化,尽量避免车流、人流的交叉,满足老年人日常散步、锻炼身体的需求。同时,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中的有些车辆停放无序,应增设地下停车场满足机动车车辆的正常停放,对于非机动车可以在地下车库加设专门的非机动车的停放位置,以免这些车辆挤占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影响老年人的户外活动。
4.4铺装材质防滑改造
对于室外石材应采取合理的分类,不同石材的表面应结合不同的雕琢纹理,加大铺装材质的表面摩擦力,使老年人在冬季经过此铺装路段,不会轻易摔倒,并在铺装周围加适量扶手,帮助老年人快速通过。
5结语
长春市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设计能积极引领老年人进行适量的户外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促进老年人与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更好的互动融合,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增加老年人对于街区制住区景观的归属感,促成适合于老年人居住生活的街区制住区景观环境,有助于适老性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源.街区型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屈海燕,吴琼.归属感下的慢生活适老性景观模式———铁岭市全生活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初探[J].华中建筑,2016(9):128.
[3]王崑,窦瑞,牟善睿,刘家彤,孙庆鹏,陈宇浩,丁晨旸.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适老性设计策略研究[J].山西建筑,2018(6):200.
[4]魏佳继.旧城区混合型社区户外空间环境适老性优化研究——以西安市和南社区和建南社区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5]罗晶晶.基于通用设计的寒地单位住区外环境适老性改造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作者:周研 单位:吉林建筑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