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技术

摘要:文章以安徽宿州案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流程,以白改黑为基础,探索施工工艺的应用技巧,以此提升市政路面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周期,解决路面问题,借助白改黑的施工技术,实现市政路面改造。此工艺的优点为优化工程实践、简化工艺流程、减少作业成本,提升路面的整体性能,使路面具有更良好的抗压性与坚韧性。

关键词:白改黑;路面;水泥混凝土

1引言

水泥混凝土作为材质铺设的路面,拥有较为良好性能,具体表现在抗压、防渗。在运输工具的多元化发展背景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呈现出较多问题,白改黑施工工艺应运而生。白改黑施工工艺是指在原有路面上,铺设沥青混凝土层,促进原有的混凝土路面,转变成沥青路面,实现了路面属性的转变,即刚性转化成柔性,有效改善原有路面的应用性能。

2工程概述

安徽宿州某处市政改造工程路面问题较多,工程全长为1.8km,双向交通,有4个车道,经施工现场勘测,水泥路面的整体性能较为良好,相比原有路面拥有较高的应用性。然而,工程中存在诸多病害问题,比如:接缝处连接不佳、缺角处理不善、错台现象,路面裂缝等。借助工程改造,以此改善道路问题,提升城市形象。

3白改黑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

水泥混凝土为材质的路面,拥有良好的性能,使板底处于中空状态;道路路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裂缝;路面成块表现出裂缝与破损问题。基于上述问题,都可以采用白改黑施工技术进行处理。

3.1白改黑处理技术应用流程

白改黑指将原有路面(灰白色),通过施工作业,改为沥青路面(黑色),材质皆为混凝土,使道路具有环保防尘效果,以此提升行车舒适度,增加行车安全。路面板底中空问题处理:板底性能分析,借助弯沉法实现,如若板底的厚度大于0.14mm,即可采用白改黑施工工艺,以此改善路面问题。当地基弯沉程度在0.14mm~0.2mm时,可采取的施工方式为:铺设地面、压浆法,此二者施工方式,有助于加强受力体的密实度。当地基弯沉程度在0.2mm~0.4mm时,采取灌浆法施工工艺,实现将部分材料固化处理,比如水泥、砂石等,将其灌入地基岩土,以实现填塞岩土内部存在的裂缝与空隙部分,尽可能地减少地基渗漏问题,增强道路路面的整体属性。当地基弯沉程度在大于0.4mm时,应采取重新浇灌作业方式[1]。

3.2白改黑处理技术操作要点

市政道路的作业工序:路面损坏时开展基础加强处理,排查混凝土板块裂缝,使用青胶处理裂缝,张贴防裂装置,铺设土工格栅,涂抹结合油、粘层油,再施以沥青混凝土,予以碾压。其中结合油涂抹期间,选择的沥青混凝土规格为AC-20,中粒式,粘层油涂抹期间,选择的混凝土规格为AC-13,细粒式。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密实度,尚未达到设计规定的标准,并且沥青混凝土不具有抗滑性能,造成城市内部交通工具的车轮对路面产生危害。现阶段,施工采取关键性解决措施为PE性能改善、以沥青材料作为应力吸收层、选择适用的抗车辙添加剂等,以减少交通工具车轮对路面造成的破坏。在雨雪季节时期,大量积水堆积在路面,造成路面裂缝的不良现象,甚至裂缝有可能继续恶化。路面裂缝时,造成雨水渗入地基,长期的渗漏问题,极易引起地基损坏。因此,为防止路面水害的有效措施,应借助白改黑的施工工艺,缓解水害问题,选择铺设强度高、防渗性能佳的沥青材料,并且加强路面裂缝问题的处理,采取补填方式,减少裂缝引起的诸多不良问题[2]。

3.3白改黑处理技术应用实例

安徽宿州市政工程中存在路面裂缝问题,如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极易引起路面问题的持续性恶化,应借助水泥混凝土,实施修补工艺,恢复道路整体的稳定性。道路路面呈现裂缝处理:当裂缝规格小于15mm时,借助填补工艺的作业效果,以减少工程周边的路面问题,关注填补材料与原有路面的适应程度;当裂缝规格大于15mm时,属于较为严重的裂缝问题,应采取水泥混凝土路面粉碎的施工工艺,对混凝土路面采取再次浇筑工艺,提升填充材料与混凝土路面的适应能力。

4白改黑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4.1合理选择白改黑所用的沥青材料

国内沥青材料有多种,依据沥青材料性能,科学开展材料配置,借助其属性,为路面沥青铺装设计提供助力,通常选择的混凝土规格:8m中粒式,4m细粒式。①玻璃纤维属性的土工格栅,有效防止长期反射所引起的裂缝扩散问题,扩散时可延伸至路面与路基表面,此工艺具有良好的改善性能。因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位置,铺设玻璃纤维材质的土工格栅,以此作为应力分散区,对反射裂缝发挥延缓、控制作用。②沥青粘层油,有效增强沥青与水泥混凝土两者的粘结力。为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层,在玻璃纤维基础上,铺设沥青粘层油,以此使沥青与路面两者具有良好的粘合度。③在路面表层,再铺设一层沥青玛蹄脂碎石,碎石规格:混合料SMA-13。在沥青铺层路面设计中,所具有的优势是增强路面的整体能力;提升其抗反射裂缝效果;提高了耐变形性能;高强度路面抗压;吸音效果等。

4.2做好路面碎石化处理工作

在白改黑的路面作业中,水泥混凝土面板的施工处理,是较为关键的环节。通常采取的施工工艺为柔化,此工艺包含:打碎压稳、打裂压稳、面板碎石化。柔化工艺处理路面的关键用意在于:将混凝土路面位置的面板打碎,增强路面的整体性能,使其形成柔性的路面结构,增强其嵌挤性。碎石化技术较为常用的施工工艺为:①碎石化工艺的作业设备。道路碎石化施工作业期间,Z型压路机、多锤头破碎机,此类设备的应用较为广泛。多锤头碎石机,将其两排重锤安置在机械尾部,依据操作流程落锤实现重击,产生力量冲击效应,借助重量与惯性,将路面击碎。此类压路机的综合应用,有助于提升路面压碎效果,有利于提升路面整体的稳定性。②在碎石化工艺作业前期,应事先清除混凝土面板内部的缝隙填料,借助高压空气、人工等方式,保障水泥混凝土表面的清洁性,在路面清洁的基础上,开展碎石化作业。大规模的碎石化作业运行前期,应事先设计试验阶段,以此调整施工破碎机相应参数,保障碎石化作业符合工程建设需求。原有混凝土路面实施挖补作业,多锤头的破碎性机械,在完成破碎工作时,Z型钢轮压路机,应开展破碎补充作业,继而实现对破碎路面开展压实稳固作业,压实作业应超过三次,保障原有路面稳定性[3]。

4.3注重解决热胀冷缩问题

碎石化与沥青层的作业工艺,并不适用于全部路面损害问题,若在路面损害情况较为严重时,此种作业工艺难以达到预期作业效果。若路基的损害程度较为严重,难以承载碎石路面的实际需求,或者在作业区域内存在地下水位较高、在路面含有大量积水区域时,尚不能使用此种作业工艺。若在此类工程中使用此种工艺,极易造成粘土与碎石相混合,降低材料组成具有的性能,增加作业成本。在使用此工艺期间,应考量热胀冷缩的原理,在作业路面增设多组接缝,以此降低热胀冷缩事件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接缝隙行为具有应用性不足,极易提升作业难度,增加作业成本,若缝隙处理不到位,诱发混凝土层破坏。为此,在实际应用此工艺期间,应开展质量检测流程,检测人员应保障接缝位置完好,使其处于规范设计范围内,方可实施作业。规范性与标准性的作业流程,有助于保障工艺实施的完整性,增强市政工程的作业效果,发挥工艺的应用效果[3]。

5总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内多数地区,已广泛采用水泥混凝土白改黑施工流程,借助水泥实现提升碎石基层的稳定性,通过沥青路面的铺装技术,全面提升国内市政的健康与稳定性能。路基修补改善流程,应采用合理规范的施工工艺;明确划分作业人员职责;借助先进的施工组织与机械设备,落实路面修补工程,以此增强白改黑市政工程的整体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陈曙光.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技术要点、难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9(02):6.

[2]李秋玉.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8(05):262-263.

[3]陈阳亭.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18):157-158.

作者:马海军 单位:宿州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