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评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评价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评价

摘要:简要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序的技术要点,研究了路面施工质量的评价方法,对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把控、上报和调整具有理论与工程意义。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引言

在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拥有平整度高、使用周期长、路面不易变形、雨水不易下渗等优点,也具备一定的抗滑性、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的稳定性等特点[1-3]。而沥青混凝土本身是一个经过诸多施工工序而得到的产物,无论是选材、指定配比、挑选恰当的场地进行预拌,还是到沥青混凝土的制作、加工、运输、使用,每个环节都相当重要,如果发生错误,将导致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较早出现开裂、推移、泛油和剥落等病害,所以必须按照施工规范,严格控制路面施工每个施工工序,科学施工,从根本上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4-6]。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1.1施工准备

在铺设沥青混合料之前,要保证基层的基底足够清洁,不能有任何影响混合料实际配比的多余石料,也不能有影响铺设效果的灰尘及其他杂质等。在喷洒透层油中,对喷洒的角度和高度应当严格遵守规定:从与已喷洒的透层油形成重叠的高度上,以30°衡量喷洒管管口与路面的夹角规范程度。在测定基准线时,应当先选择一个中部打入定位钢桩的基准面,其选择依据与道路两侧的平石有关。此外,选择钢丝绳作为高程的标注线。对底层进行清洁处理后才能进行测量防线工序。对该工序的结果有两个要求:既要放出能够引导摊铺机工作导向和标高的控制基准线,也要标出所铺设的沥青填料的松铺厚度。施工时,要求场地面积足够大,同时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实验室及各种材料的位置要合理安排,拌合场到施工现场的距离尽量要短;要进行原材料实验、级配实验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1.2沥青混合料拌制

混合料的拌制要对每盘混合料的供料投放比例、所进行的搅拌时间、所得出产物的出料温度及油石比、稳定度和流值指标等指标都要进行严格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沥青混合料。

1.3沥青混合料运输

依据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摊铺量和拌制现场到施工场地的距离,从安全、高效、经济等多角度来选择合适吨位的运输车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载重量大于15t的车辆;尽量保证沥青混合料在运输、交接过程中一直处在相对适宜的温度,以便能够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温度。运输混合料的车辆需要将车槽清洗干净,并涂刷1∶3油水混合液;为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填料的温度和湿度,每辆运输车辆应配置一定数量的油毡布,以应对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高温及降雨。

1.4沥青混合料摊铺

沥青混合料摊铺方式的选择应当同时参考所需摊铺的路面宽度和现场的实际条件两方面因素。对于宽度不足16m的道路,采用单幅摊铺方式,即由一台摊铺机作业;如果路宽在16m以上,可采用2台及以上等多台机械同时工作。在作业过程中,2台摊铺机保持最佳距离为一个初压周期,尽量减少施工接缝,提高施工质量摊铺温度应控制在130℃左右,上面层的摊铺速度为每分钟2~3m,中、下面层为3~4m,速度应保持适中。

1.5沥青混合料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主要包括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施工步骤。(1)初压一般先是先用机械进行2遍碾压,使得在工作面上的沥青混合料能够混合均匀并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物理状态。初压时碾压速度相对来说应当较慢,保持在1.5~2.0km/h为宜;采用压实机械载重量较小,多用9~11t双轮静压、7~13t双驱钢轮静压;温度控制在100~120℃。(2)复压是为了使已铺设的填充料混合更加紧密,提升密实度,并且对混合料表面进行孔隙填充。复压所采用的机械载重较大,一般为12~15t三轮静压、11~13t钢轮振动和20~25t胶轮静压等;碾压速度为初压时的2倍左右,达到3~5km/h;施工次数较初压时更多,一般为4~6遍。其温度控制与初压基本相同。(3)终压的主要作用是消除碾压工作中所产生的轮胎痕迹,让整个道路显得美观、平整。温度控制在80~90℃,最低温度不能低于80℃,碾压速度在3.0km/h左右,碾压遍数一般为2~4遍,所使用的机械基本和复压使用的相同,在碾压速度和遍数上会有所不同。

1.6沥青混合料接缝施工

接缝主要包括纵横两种施工缝。即便是在同一天浇筑的车道也会有时间差异,因此形成的缝被称为纵缝。选择时间上相接、距离上相邻的车道,以3~5cm长、与已铺设道路相同的宽、略高于已压实成型路面的厚度进行碾压铺设,从距离接缝处10~15cm开始铺设,一直到接触新的混合料地段结束。期间将纵缝覆盖并进行填充,等到摊铺碾压结束后,人工尽快将重叠的剩余材料铲走。对横缝进行处理时,一般用剁斧将横缝边缘削平,使剁痕边缘呈现出明显的棱角状。针对不同要求的路面,再根据实际情况额外铺设热沥青混合料。不同的是横缝必须采取横缝横压。

2沥青混凝土路面缺陷及其防治措施

2.1表面波浪

(1)道路表面波浪的形成有诸多可能因素:既可能是因为设计方的混合料配比不当,也可能是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混合料充分混合,还可能是材料本身的问题—所选择的混合料过于软弱。(2)鉴于路面波浪形成的原因不同,在针对其进行防止优化时,应当从多角度入手:首先在设计方面,选择出最佳的混合料配比,从源头上保证混合料的质量;此外,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混合料的实际投放量、混合时的温度及对施工温度的保持、摊铺机达到适宜工作状态等,施工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施工要求,进而从多角度对道路质量进行把控。

2.2横缝

(1)沥青混凝土路面之所以会产生横缝,主要原因是施工工艺不当。在施工过程中,混合料应当投放适量;如果在路面接缝处投放了过多的填料,则会导致熨平板上升,经过施工后的路面在一定区域产生一定程度的肿胀现象,使得经过车辆颠簸、整体路面呈现出不平状,即所谓横缝。(2)防止横缝出现的主要措施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工艺进行操作。根据路面的松铺系数配比用料,并及时对出现问题的已铺设路面进行调整、修复工作。

2.3压实度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指标与路面使用的耐久程度紧密相关,适当的压实度能够增加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压实度不足,可能是因为材料配比方面的问题,诸如石油比不达标;也可能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不合格施工工艺,如碾压温度不适应、碾压程度不到位、细骨料出线等。针对不同原因所导致的压实度不够,应采取相对性的防止措施。

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评价方法

3.1评价模型

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进行评价,施工工艺见图1。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考虑到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建立施工质量评价体系见图2。由图2可知,施工质量的评价层次:基于设定目标的目标层,针对施工对象的对象层以及行业统一规范的指标层等。对象层包括4个评价对象,基层清理及透层油施工质量、拌和质量、摊铺质量及碾压质量,即施工质量评分值由基层清理及透层油施工质量、拌和质量、摊铺质量及碾压质量分值加权得到。

3.2指标权重

由于条件受到限制,邀请业主专家进行打分,各个指标对象层及对象层权重、指标层及其权重见表1。可知,基层清理与透层油及施工质量对象层的权重占总权重的1/4,其清理面积指标层的权重占总指标层的3/4,即各指标层权重并非均匀分布。拌和质量、摊铺质量和碾压质量及其个指标层权重亦呈现相似的规律。

3.3评价标准

通过实际工程,并参照相关规范,施工质量在90~100分之间的等级为优;施工质量在80~89分之间的等级为良;施工质量在70~79分之间的等级为中;施工质量在60~69分为次,小于60分为差。

4结语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从施工前的准备、填充料的制作、运送、加工、具体投放使用、在使用中所出现的接缝问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提出了要求。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施工过程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和标定,将评定等级分为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

作者:季小川 单位:宜春公路勘察设计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