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问题及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问题及对策

摘要:公路路基路面在积水状态下易发生水损害现象,诱发质量问题,不利于车辆的安全通行。鉴于此,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首先分析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再探讨相适应的应对策略,体现在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以提高道路排水水平。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1工程概况

墨江至临沧高速公路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25.5m,设计速度80km/h。项目沿线的地形地势复杂,气候条件特殊,局部路段易受到降雨、降雪天气的持续性影响,道路的水损害问题较为严重。水的来源形式丰富,包含自然降水、冰雪融水以及毛细水,在其共同作用下可见路基存在变形、沉降等质量问题。针对路基、路面分别采取防排水措施,同时辅以中央分隔带防排水的方法,以现有排水技术为依据,结合工程实际条件,突破性地优化施工技术,实现对材料、设备及工艺的升级,以提高排水效果,最大限度缓解路基路面水损害问题。

2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计

2.1路基地下

考虑到地下水排水量较小的特点,布设涵洞、暗沟共同参与排水作业;遇流量较小的地下水时,采用横向盲沟、纵向渗沟相结合的方法;遇挖方段边坡地下水时,根据边坡的结构特点,较适宜采取仰斜式排水孔的方式。

2.2边坡

在开挖和填筑高度较大、边坡含丰富土质的条件下,雨水所产生的边坡冲刷作用较为显著,若缺乏完善的坡面排水设施,随时间的延长易加大边坡的滑塌概率。且在交通繁忙的路段将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一旦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1]。对此,一方面需保证填料的质量满足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可行的方式维持边坡的稳定性,以免出现浅部变形现象。边坡滑塌如图1所示。

2.3边沟

边沟为高速公路排水设计工作体系中的重点内容,为兼顾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性的双重要求,排水边沟沟底纵坡通常达到0.3%或视实际情况合理增加,且尽可能顺应地形地势而排水,发挥出自然坡度的排水优势。若路堤边沟需排入排涵,须严格控制边沟的底标高,为顺利排水,则不宜低于涵洞进口标高;而对于排入灌涵的边沟则要满足沟底标高不低于涵顶标高的要求[2]。

2.4截水沟

当路堑流入路基的地表径流量较大时,有必要修筑截水沟,利用该设施拦截地表径流。在设计初期全面勘查现场环境,包含地形、水文、植被覆盖率等,经对比后选择合适的截水沟修筑区域。通常,路堑坡顶5m以外可作为截水沟的优先设置场所。截水沟的尺寸需根据汇水流量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截面形式以梯形较为合适。

2.5排水沟

排水沟可以实现对水的高效引排,使其到达临近的水道或桥涵中,通过此类设施的高效联通组成稳定可行的排水系统[3]。根据工程经验,排水沟以梯形横断面的形式较为合适,以排水量为依据合理控制其尺寸。为保证排水沟与周边的其他水沟或排水设施相关联,通常其长度需达到500m以上,如图2所示。

3路基路面排水的主要问题分析

3.1排水系统设计缺乏合理性

设计方式不合理是导致公路路基路面遭水损害的关键成因[4]。由于未做好设计工作,难以给正式施工提供可靠的指导,导致实际建成的排水设施缺乏可行性。例如,在部分降雨量偏大的路段,若仅采取路肩排水的方法极容易出现路面积水现象。若采取纵向集中式排水的方式则难以有效保证路肩处的稳定性,该部分受损害的概率偏大。部分路段的交通运输量较大,在排水设计方案不合理时,路基路面将受到水损害和车辙病害的双重影响,受损程度加深,通行服务品质每况愈下。遇平原地区时,其现场地形较为平坦,不利于高效排水,若设计不合理还将进一步对周边农田造成不良影响。遇高寒地区时,气候条件特殊,路基胀裂问题明显。诸如此类问题均与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有一定程度的关联。

3.2施工工艺缺乏可行性

在空隙率偏小的条件下,水渗入路基内部的路径受阻,进入内部的水量有限,因此无明显的水损害问题;而在空隙率增加时将形成大量的渗水通道,水易进入路基内部,从而影响路基结构的完整性。基层施工期间,若某部分材料的质量欠佳或是细料分布不均,施工成型的基层易在强度、稳定性等方面出现异常,由此增加水损害的发生概率。此外,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难以将施工工艺应用到位,实际建成的路基路面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自然不利于排水性能的提升。

4基于公路路基路面排水问题的应对措施

4.1路基排水方面

路基排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建设内容包含截水沟、盲沟、边沟等,通过各类设施的综合作用有效减少地面水向路基内部的渗透量,从而削弱水对路基路面带来的影响,使结构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5]。在排水设计工作中,必须以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提高设计方案的针对性。以边沟的设计为例,应优先采用梯形边沟的形式,辅以适量的渗沟,以达到延伸的作用,提高排水效率。若边沟与通道及涵洞形成交叉,则需要将边沟水高效汇入周边的涵洞内,在条件允许时还可辅以灌渠排水的方式。切实提高内部排水设计的灵活性,确保即便存在渗水现象也依然可通过横向排水槽高效排出,使其转入路基边沟内,减小路基内部的水体堆积量、缩短水损害的时间。以项目实际建设条件为立足点,设计路堑地段的排水方式,宜通过盖板边沟排水。为保证水的流动具有平顺性,在超高地段施工时需要在常规基础上加大深度。若存在较明显的地面横坡,可以在堑顶迎水侧修筑截水沟,使其内边缘与路堑的距离保持在0.5m左右,具体以矩形沟为宜,宽度和深度均按照0.4m的标准设置。填方路基段可以设置矩形和梯形两种形式的排水沟,宽度和深度均为0.4m,局部路段可设置成土沟。路堑边沟施工中,其纵坡可参照路线的纵坡,两者应保持一致,根据经验需达到0.5%或适当增加。截水沟和排水沟两处的出口均要引至路基外侧,以免在水流的作用下发生路基坡面受冲刷的情况。在路堑平台处修筑截水沟时,原则上不可向路堑边沟内排水,但局部地形条件特殊,遇此类情况时可通过急流槽向边沟排水,但需要加强对出水口位置的优化,例如配置消能设施。对于路堤、路堑边坡,若采取的是多级结构形式,应在平台处设置截水沟,例如宽度和深度均为0.4m的矩形沟。在低填和挖方路段,该部分存在较明显的地下水和毛细水作用,需根据现场情况配套可行的排水设施。

4.2路面排水方面

路面防排水设计的关键考虑对象为自然降水,原因在于该部分降水将大量汇聚至路面,从而损坏路基,车辆于该处通行时易打滑,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对于路面防排水的设施,主要采取的是路肩坡度、路拱横坡、拦水带相结合的方式,在共同作用下高效收集并排出路面积水,使路面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至干燥的状态。填方段露面边缘区域易受到水损害,通常不宜设置拦水带,对于平面交叉区域,在该部分的排水施工中应结合主线排水进行考虑。

4.3中央分隔带排水

以防水层、集水槽、横向排水管及纵向排水渗沟为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通过各类设施的综合应用高效处理中央分隔带内的雨水,使其可流至路基以外区域,保证路面维持干燥的状态,如图3所示。具体至本项目中,采用的是40cm×25cm纵向碎石渗沟,于沟底铺设1根Ф100mm的纵向塑料排水管,在此基础上按照60m的间距标准依次设置Ф110mm的横向塑料排水管。挖方路段或高度较低的路基段,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合理调整横向排水管的布设间距,但均要以水能够快速排出为前提。

4.4桥面排水

桥梁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排水管高效排水,将水引导至排水沟(较为适宜的是布设在桥下),通过与桥涵及排水系统的综合作用共同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4.5线外排水工程

在线外排水沟、边沟涵、急流槽等设施的共同作用下高效引排公路范围内的水,使其可以转入自然排水沟渠内,减小路基路面的积水量,维持道路结构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路面的水损害问题较为严重,容易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车辆行驶期间的安全隐患较多。为最大限度减小水损害问题,有关工程人员需准确认识到路基路面排水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通过排水沟、排水管等相关装置的配合,提高道路排水效率,使道路尽可能维持相对干燥的状态,保证交通出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魏贵岭.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7):140-142.

[2]吕华威.对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7):90-91.

[3]王庆庆.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分析[J].四川水泥,2020(6):71.

[4]范敏,刘楠.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的设计思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32-33.

[5]吴丽敬.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中的关键问题[J].交通世界,2019(36):58-59.

作者:李亚璠 单位: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