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山区公路路面积水处理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山区公路路面积水处理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山区公路路面积水处理分析

关键词:山区公路;路面积水;处理措施

前言

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山区公路的超高边坡与弯道数量相对比较多。当发生降雨与冰雪等相关恶劣天气时,路面很容易出现积水问题,从而影响到山区公路行车安全,这也是山区公路比较常见的一种路面病害。

1工程介绍

某公路工程是典型的山区公路,在2011年11月正式通车运营,公路全线为69.35km,其中桥梁隧道占比35%以上。自从山区公路通车后,公路路基表现较为稳定,但是在每年的汛期,路面发生了各种积水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行车安全。为保证山区公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公路养护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全方位排查积水路面,其中积水路段达到了10处,共有1160m。经过翻阅山区公路设计图纸与维修记录,并结合现场实地调查结果,深入分析了山区公路路面积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其中超高边坡迳流与积水占据路面积水达到了91.02%,所以探索其形成原因,然后制定科学、可行的路面积水处理措施,对保护山区公路安全运行尤为关键。

2山区公路路面积水形成主要原因

2.1降雨量较大

经过与当地气象部门的沟通、交流,整理出了该山区公路近3年5月至10月的降雨量状况,其中达到中雨级别以上的年均降雨天数为21.6d,已经严重超过了标准2.4d[1]。

2.2中央隔离带未设排水设施

该山区公路工程项目,因为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所以超高设计的路段相对偏多。经过查看设计图纸与现场实地调查,其中超高路段的积水点未在超高一侧路面设置排水设施。

2.3急流槽口设置不科学

随机选择该山区公路积水路段中的三个点,然后完成急流槽口的进水量测试。本次测试采用的是模拟降雨,具体为中雨、大雨以及暴雨,以24h为基准,降雨量分别为10~25、25~50、50mm以上,测试时间为6min/次,相关测试结果见经过测试结果分析可知,硬路肩顺着合成坡度方向的水流,进入到急流槽口的水量低于标准60%,由此表明该山区公路急流槽口设计不科学。与此同时,在测试结束之后的首个中雨天气,公路养护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了核实,所得结论与测试结果相同,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急流槽口设计不科学。

2.4排水系统不顺畅

该山区公路的沿线排水设施相对比较多。虽然在公路养护工作中十分重视排水系统的疏通、维修,但是很难做到全面,从而造成路面出现积水问题[1]。

3山区公路路面积水处理措施

在分析山区公路路面积水形成主要原因后,提出了增设急流槽技术与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等相关措施,以此增强山区公路路面排水能力[2]。具体措施是顺着中央分隔带的方向,选择超车道内侧建立纵向排水沟,且每间隔100m建立一条横向式排水沟,把路面中的积水汇入至经过改造或者是增设的急流槽口之中,实现积水的有效排出。本文着重分析与研究了纵向式排水沟的结构与材料选用。

3.1纵向式排水沟的结构方式

纵向式排水沟的结构方式主要包含三种,具体见图1。综合考虑技术性、经济性以及安全性等相关要素,最终决定选择暗管型纵向式排水沟。

3.2排水沟材料选用

首先,选用格栅盖板材料,其主要分为铸铁与预制混凝土。其中铸铁的特征是价格比较高,具有良好的强度,容易生锈,泄水口占比超过了50%,施工时需要进行预埋螺栓;而预制混凝土的特征是具有良好的强度,易于更换,价格相对适中,泄水口占比低于26%,且施工便捷、简单。通过对两种材料的综合对比,决定选择预制混凝土格栅盖板。其次,选用暗管材料,其主要分为PVC管、PE管以及混凝土预制管。相关具体特征如下:①PVC管,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质地坚硬,有利于粘接,安装施工十分简单[3],其性能可以满足基本要求,但由于抗冲击性能比较差,对此适用于纵向式排水沟;②PE管,挠曲性能与伸缩性能比较强,而且耐老化,安装施工简单,其适用于横向式排水沟;③预制混凝土管,具备良好的强度,而柔性比较差,价格偏高,安装施工复杂,所以建议选用。通过综合对比,横向式排水沟选用PE管、纵向式排水沟选用PVC管。

4山区公路路面积水处理施工

4.1纵向式排水沟施工

1)开凿基坑。顺着中央隔离带的方向,选择超车道内侧进行放线,然后通过切割机切割50cm宽度;凿除的深度为57cm,即面层凿深为17cm,而水稳层凿深为40cm;最后进行清理[4]。2)混凝土垫层浇筑。在基坑的内部完成防渗土工布的有效铺设,紧接着进行混凝土垫层浇筑(C25混凝土,浇筑厚度10cm)。3)安装PVC管与预留排水口。选择直径为20cm、长度为4m的PVC管,以50cm的间隔距离布设于基坑之内;间隔位置需要预留出50cm×50cm×70cm的排水口,并对PVC管进行固定。针对排水口模板的制作,其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建议为40、25、37cm。4)混凝土浇筑。选择C25混凝土进行浇筑,并预留出沥青混凝土面的厚度。5)安装盖板。在混凝土达到终凝之后,紧接着进行盖板的安装,同时完成盖板两侧混凝土的有效浇筑。6)铺筑沥青混凝土。选择坑槽修补形式,铺筑厚度为4cm的沥青混凝土面层。

4.2横向式排水沟施工

1)开挖基坑。与行车的方向垂直进行基坑开挖,其宽度为70cm、深度在60cm以上,同时保证基坑的坡度和路面的横坡一致性。2)安装PE管。把直径为30cm的PE管布设于基坑之中,以2m的间隔距离加以固定,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PE管出现位移。3)浇筑混凝土。选择C25水泥混凝土进行现浇,同时顶部需要预留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4)铺筑沥青混凝土。选择坑槽修补方式,铺筑宽度为4cm的沥青混凝土面层。

4.3改造或是增设急流槽

所有的横向式排水沟都需要建立急流槽,把水流引入到路基的外侧。1)增大急流槽的排水口。针对现有的急流槽口,需要开挖深度为60cm、宽度为60cm、长度为100cm的排水口。2)浇筑混凝土。进行基底C25混凝土现浇,其中底部的厚度为20cm,侧壁的厚度为10cm,坡度为2%,以保证能够顺畅排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预埋螺栓,从而增强格栅盖板的稳固性。3)安装盖板。将盖板置于预留位置,然后选择预埋螺栓进行有效固定。

5总结

本文在分析与研究山区公路路面积水形成主要原因后,提出了增设急流槽、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等相关措施。通过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措施增强了路面排水能力,解决了路面积水问题。

参考文献:

[1]吴聪雅.沈海高速公路福泉福州段扩建工程超高段路面排水改造设计[J].福建交通科技,2016,36(5):26-31.

[2]刘源泉,姚远.高速公路改建后的路面积水问题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7,12(4):66-68,110.

[3]尹健标.公路超高过渡段纵坡设计对路面排水的影响[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3):42-45,50.

[4]苏春华,裴强,黄卫明.高速公路路面水损害问题及排水设计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18,40(5):53-55.

作者:郭睿君 单位:山西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