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

摘要:近年来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受到广泛重视,如何针对质量进行控制、采用技术措施保证路面的质量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下文就分析和研究北京新机场北线高速公路工程中的路面工程,提出几点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建议,旨在为提升路面施工质量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1引言

公路工程的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应该着重强调相关控制技术的应用,根据工程的特点、施工发展需求等,完善有关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形式,确保路面的建设强度、稳定性,使得质量能够符合标准。

2工程概况

新机场北线高速公路工程主要位于大兴区礼贤镇,路线自西向东跨越京开高速公路(本期设计起点位于京开高速公路西侧,实施起点位于京开高速公路东侧)、京九铁路、大狼垡沟、磁大路、青礼路旧线、田营沟、京台高速公路至道路终点,道路全长14.66km(实施长度13.51km,不含京开高速立交主线桥)。设计速度120km/h,横断面布置为双向八车道加硬路肩、路基宽度41m,道路红线100m。我分部负责K1+750~K6+437.44(含京开互通B、C、D、H、G、K、L、匝道和东西辅路)的路面工程及附属设工程施工。重难点工程: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沥青上面层施工。

3公路工程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应用要点

3.1基底部分与基层部分质量控制

使用机械化的施工作业方式,利用集中厂拌的形式开展施工工作,通过两台到四台具备一定自动化调平功能的摊铺机设备进行摊铺处理,并且使用振动压路机设备开展压实工作,如果有无法碾压的部分,就可以通过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压实处理。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先进行300m的铺筑压实试验,试验过程中路面的基底和基层质量符合标准之后才能开始施工。在基层施工期间,需要设置厚度在36厚的水泥稳定碎石结构,由于本工程施工特点和所使用的摊铺设备和压实设备存在一定的限制,所以合理选择进行两层摊铺处理,在确保第一层结构水稳初凝以前并且距离控制在150m的情况下,将摊铺机设备返回进行第二层结构的铺设,依次循环进行施工。

3.2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控制

正式施工之前先进行300m的试验处理,明确沥青混合料在铺设、碾压之后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在符合标准之后才能进行施工。对于沥青面层来讲,使用厂拌法进行处理,使用具有自动化调整摊铺厚度的摊铺机设备进行梯队性的操作,按照沥青稳定碎石上的基层结构施工状况,使用连续性面层作业方式,降低机械设备的移动速度,尽可能减少施工缝的产生,保证路面面层的质量[1]。

4公路工程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措施

4.1底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对于底基层来讲,需要按照国家的技术标准,在级配碎石垫层方面使用具备相应级配标准、硬度较高的石料,不可以存在黏土或者是有机物,保证塑性指数在9之内,最大粒径控制在37.5mm以内,压碎数值应该在30%以下。对于细集料来讲,应该确保清洁性、干燥性,没有风化现象,不含有杂质,颗粒级配符合要求,将0.075mm的颗粒数量控制在整体材料的15%之内。在原材料方面,集料的压碎数值、液限数值、塑性指数、细集料粉尘含有数量等,都必须要符合标准,其中的混合料质量也必须和要求相符,将碎石最大粒径控制为31.5mm,在选择级配的过程中,应尽可能提升粗集料使用数量,降低细集料的应用,形成嵌挤性的结构,同时还需按照情况降低最大公称粒径附近的集料用量,确保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均匀度。同时还需开展CBR的试验活动,在明确有关级配石的最佳含水数量、最高干密度以后,就要利用最佳含水量成型试验件开展有关的CBR试验,也就是承载比的试验活动,将其浸入水中12小时左右,室内试验数值的基底层要求必须超过80%。底基层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之前必须做好清理工作,开展测量放样工作,在机械设备到位之后进行材料拌和处理,拌和之前进行备料,对集料含水量进行检查,确定配合比,为保证材料能够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进行碾压,可以按照气候温度状况适当进行拌和含水量的调整,在完成拌和工作之后也需要注意,出料过程中需要取样检测,以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2]。在此之后就要进行材料的运输处理,在确保运输质量的情况下将拌合料运输到现场进行摊铺,在摊铺之前进行作业面的洒水湿润处理,检查摊铺设备的运行性能,调整传感器臂部分、导向控制线的部分,便于精准进行摊铺厚度和高程的控制,摊铺过程中需要将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m~2m左右,由两台到四台摊铺机设备进行梯队操作,保持一致的速度、一致的厚度、一致的松铺系数与坡度,这样才能确保摊铺的质量。在完成摊铺之后就要进行碾压处理,一次碾压长度控制为60m左右,分段性、层次性的进行碾压处理,压实的过程中先静压,之后进行弱振处理、强振处理、弱振处理,最后再进行一次静压,直到没有车轮的痕迹为止,在碾压期间应该保证平顺的换挡,不可以出现拉动底层的现象,在完成初次的静压之后,倒车原路返回,错开没有进行碾压的部分,以免出现质量问题。另外,还需做好接缝的处理工作,级配碎石混合料摊铺时,不可以出现中断的现象,需要连续性的作业,每天结束施工之后第二天开始施工的时候就要设置接头断面横缝,在通过桥涵的时候也需要设置横缝,并且按照要求进行施工缝的处理。成型的三天之内,每天中午都要洒水,三天以后每天晚上进行洒水,早晨复压,然后检查施工质量,保证没有质量问题之后开展之后的施工工作[3]。

4.2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基层部分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必须达到强度的要求,降低温缩性和干缩性,具有一定的和易性,将水泥的数量控制在5%之内,提前进行混合料的试验,按照试验结果调整配比,在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5MPA左右的情况下才能应用在施工工作中。施工期间需要注意,对于基层部分的水泥材料来讲,尽可能选择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初凝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上。对于碎石材料来讲,需要保证硬度、耐久性、级配符合标准,矿粉材料也要使用石灰岩、岩浆岩等所生产出来的矿粉。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必须符合标准,基层方面主要应用厂拌法进行处理,通过摊铺机设备开展摊铺工作,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准备,检查设备的性能,做好测量放样工作,清扫下承层表面区域,恢复中桩,纵向10m的间隔距离设置中桩和边桩,安装金属支架对设计标高进行测量,在其中设置金属丝挂坠、栓牢固,当做是摊铺机设备行走过程中的基准线。在此之后就要进行摊铺试验,试验之后书写报告,明确具体的摊铺方式。由于使用的是厂拌法进行施工,所以,在工厂就要进行材料的拌和处理,在拌和之后使用车辆进行运输,做好覆盖工作,预防在运输期间出现水分蒸发的现象、扬尘污染的现象。摊铺之前清扫底基层部分,使用两台具备自动化调平性能的摊铺机设备进行梯队性的操作,根据标准要求控制摊铺厚度,并且将设备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m,保证互相协调。摊铺过程中需要注意,应该将材料含水量控制在比最佳状态高0.6%左右,起到碾压水分损失的补偿作业,还要安排专业人员在摊铺机后面消除材料离析,尤其是局部粗集料窝、粗集料带,必须要及时性的铲除,使用新的材料进行填补。完成摊铺工作之后就要进行压实处理,在碾压期间需要保持着底基层部分、表面部分的湿润度,如果水分蒸发的速度很快,就要及时性的洒水,碾压过程中还需注意,单钢轮碾压完成后,应用胶轮压路机终压,压至无轮迹为止,同时还需利用有效措施预防出现底基层与基层两侧区域出现塌陷现象或是虚高现象,保证顺直性。接缝处理的工作中应结合要求,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接缝断面应是竖向平面。在设置接缝之后,就要开展养护工作,在每个路段碾压之后都需要检查质量,质量符合标准的情况下,选择使用具有一定保水性能的麻布或者是透水性的无纺土工布,覆盖路面表面上,两个小时以后洒水,如若养护7天以后不能进行上一层的铺筑,就必须要延长养护时间,待结束养护之后及时性的清除覆盖物体,洒水车进行洒水,注意不可以使用高压喷水的方式,以免对水稳层造成破坏性影响。养生期间还需确保路段的封闭性,结束养生之后,应该每天开展一次取样检测工作,或者是每2000m2进行一次采样处理,明确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检测相关的含水量和含泥量,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活动等等,同时也可以利用钻芯取样机设备进行取样检测,针对性的检验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4.3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注意事项

在采用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各种事项,首先,对于配料来讲,必须要符合标准,混合料的拌和一定要处于均匀状态,不可以有粗集料、细集料相互离析的问题。找平的环节中不能使用薄层贴补的方式,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外表的平整度和密实度,边线也要处于平整状态,不可以有坑洼现象、松散现象、软瘫现象,对于所存在的施工接茬来讲,也需要进行平整处理和稳定处理。如果施工环境的温度在零上10℃以下,就不可以开展施工工作,以免影响施工的质量。如果是在雨季施工,就要注意天气的变化,以免水泥材料、混合料受到雨水的影响出现质量问题。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就要避开高温天气,并且及时性的洒水和养护,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才能开展相应的施工活动,以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建设效果。

4.4沥青玛蹄脂施工技术

在公路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应用沥青玛蹄脂材料,首先应该合理设置材料的配合比,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在明确配合比之后开展搅拌工作,在现场使用搅拌机设备进行搅拌,并且加热导热油炉,在拌制期间将出料的温度维持在零上175℃~185℃之间,如果温度高出190℃,就要废弃材料,如若冒出青烟,就可能是已经炒糊,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老化现象,导致沥青玛蹄脂失去粘结力,在冒白烟的情况下才属于正常现象。其次,在摊铺的工作中,应该将摊铺机速度控制为每分钟2m左右,均匀性、连续性的摊铺处理。然后利用刚性碾压的方式,初次碾压使用10t的碾压机设备,二次碾压一遍,最终碾压一遍,保证压实度和平整度。最后还需合理进行接缝处理,以免影响工程质量。

5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合理采用质量控制技术非常重要,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主要措施。因此,相关的路面施工期间必须要按照本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质量标准等,合理采用底基层、基层方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并且明确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事项,在施工技术的帮助下保证材料质量、碾压质量、压实质量等等,使得路面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达到当前的工程建设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海洋.分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1):78+80.

[2]韩耀华.解析公路施工技术及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177~178.

作者:李响 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