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物流网络的逐步完善,公路建造工程的数量逐年增多,为保证工程建造质量与道路使用效果,强化交通安全性,施工企业开始普遍使用以沥青为代表的新型建材,并逐步改进路面施工技术。通过不断革新升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能够保证交通道路的持续使用,提高公路建造工程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施工活动的不同环节进行系统、全面的监控与核查,保证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可在有利外部条件下得以充分发挥。本文详细介绍了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基本特性与内在架构,并列举了不同形式的质量控制方法与可行监管策略。

关键词:交通建设;公路工程;沥青路面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管理的必要性

大型交通建造项目所建造的沥青公路路面容易在通车投入使用后不久受到高荷载的作用与外部气候因素的潜在影响,道路路面中的沥青材料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热量辐射,导致道路骨料发生松动瓦解现象,容易产生车辙问题。由于雨雪侵蚀、持续通车使用、季节性温差变化影响,公路沥青路面容易出现温度裂缝与结构性裂缝,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与安全性[1]。在质量管理中,由于养护不周、未能合理调配工程建造资源,导致公路沥青路面受到严重损坏。为避免公路工程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施工单位应当采取较为适宜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合理运用常用的几种沥青路面建造施工技术与实用性方法保障交通网络的通畅,在全面提升大型交通项目的建造质量的同时减少工程材料耗费数量,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升其最大荷载重量,在施工过程中与质量监测活动中实时科学化、全面化的管理,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施工的质量,以此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有力推动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2]。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2.1沥青原料的配比调控技术

为保证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与建造效率,施工方必须基于环境条件合理运用常用的原料配合比控制技术,在保证沥青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开展施工计划。在配比原材料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采用具备较高实效性的抽屉试验法对沥青混合料的具体配比进行控制与调节,在施工前可进行实验性调试,通过不断调整原材料加热时间、温度等不同因素寻找最优配合比,并详细记录不同项目的实验数据,根据此类调试数据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计划与原材料配比方案,做好配套的预备措施,通过试验结果将混合料调制为最佳配比所需的基本工艺与外部环境条件。

2.2混合料搅拌技术

施工人员应当选用质量优良、使用性能较佳的原材料,并将公路工程建设常用的基础性原材料如沥青、砂石等按照建造计划与既定的技术标准以一定的配比放到搅拌箱中进行搅拌,施工人员根据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调整搅拌方式与搅拌的时间,设定较为合理的搅拌温度并进行小规模的试验,以此监测搅拌方案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使得多种混合料在搅拌过程中充分地融合,提高公路工程建造所必需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基本质量,保证搅拌工艺符合行业主流标准中的技术要求[3]。

2.3沥青路面碾压技术

在碾压施工之前必须对沥青路面进行全面的清洁处理,做好施工前期的必要准备工作,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含水量达到工程设计的标准,检查路面的荷载能力与结构强度,在重要路段留下肉眼可见的标记,以此保证施工的精确性与完整性。施工人员应选用轮式压路机或大型振动压路机实施不间断的碾压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操纵碾压设备针对有着不同限制条件的路段进行碾压,如在处理设有超高的路段的碾压工作时,施工人员应当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进行依次碾压施工,而在处理未设有超高的直线路段时,可采用由两侧到道路中线的碾压方案,并在初步碾压后以2km/h的速度进行多次重复性碾压,以此提高沥青路面的压实度从而保证其使用年限达到预期计划中的标准。

2.4沥青路面摊铺技术

施工人员在进行摊铺环节时,应在施工之前考虑到影响摊铺效果的各种外部因素,如摊铺速度、摊铺高度、道路宽度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摊铺施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将沥青路面摊铺速度控制在3~6m/min,以此保证沥青路面摊铺的稳定性与均衡性,使沥青混合料尽可能地均匀撒布在路面上,采用一次性摊铺的施工方法。在进行如十字路口等环境较为复杂的地点的道路摊铺活动时,必须由业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计算,结合实地情况调整摊铺方法与混合料的配比。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3.1建立多层级的监督管理体系,保证权责统一

现代公路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做好施工场地的实时监管控制工作,通过搭建多元化的分层次监管体制,对沥青路面施工工作在不同阶段的技术流程施加不间断的管理与严格控制。施工单位应当贯彻落实权责统一的管理原则,落实施工建造责任,清楚划分不同部门、不同等级员工必须承担的责任与风险,并在发生施工问题后按既定规则进行追责,以此有效约束所有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的行为活动,使之严格按照施工方所制定的安全标准与质量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各项管理规则的有效贯彻落实[4]。

3.2采用合理措施控制施工建材的基本质量

在采购公路工程建造原材料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考查原材料供应商的行业准入资格与供货能力,并根据工程建造的基本要求选择价格低廉、无污染、存储时间较长的建造材料,争取在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同时尽量压低材料采购活动的耗费,提高项目建设资金的利用效率。在转运施工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前进行系统性的抽样监测,进而保障建造材料的质量,从材料的生产日期、使用性能、数量等不同方面进行核查。

3.3进行高水平的人员管理

施工方应当制定详细的施工操作工序与质量标准,并在不同的施工环节中规定每个工作人员应当完成的质量管理任务,细化质量管理控制条件,促使施工人员主动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与质量监测能力,依托既定的施工组织关系针对不同类型的检查对象进行调试,对不符合施工规则与质量标准的工艺进行不断改进。施工方可设立独立的质量保障管理小组,为成员分配多样性的工作内容,严格监管、调控不同环节的施工作业。

3.4制定配套的施工设备维护检修制度

为保证公路工程建造工作的持续性与施工效率,施工方必须调配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检查、维护修理工程建造活动中常用的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并根据行业发展潮流及时购进高性能的新型机械设备,保证机械设备的性能能够支持高强度的建造工作,同时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出现。工作人员应当系统性地检查摊铺、碾压等施工环节中必须用到的机械建造设备,核查设备中各部位的零件完整性与耗损程度,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与运转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应当组织专业化的维修人员队伍,在工程机械设备发生特殊问题或操作失误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护或快速整修,避免发生恶性安全事故。工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应当注意保养、爱护设备,尽可能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轻机械设备中零部件的磨损状况。

4结论

在现代化交通网络建设活动中,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是关键性的主要环节之一,为保证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与基本承载能力达到预定的计划标准,施工单位应把握施工技术要点,做好管理监督工作,尽可能地排除外部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通过选用高性能建造设备与施工方案缩短施工活动所耗费的时间,制定严格系统的监管规则,加强对各类注意事项的管控,根据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施工方式与工期,以此保证施工活动的持续性与稳定性,为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吕兴建.新铺沥青路面下面层碾压完毕后局部泛黄研究分析[J].科技视界,2020,10(26):60-61.

[2]王林.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刍论[J].居舍,2020,40(24):36-37.

[3]韩军.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压实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42(5):62-63.

[4]龙始雄.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0,42(6):64-65.

作者:申慧晶 单位:山西路桥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