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

2月16日,农历正月十六。在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青壮劳力像候鸟一样“飞”向外地务工,一部分留守在家的孩子被送到当地的桥南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最近几年,桥南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孩子稳定在50多人,大部分是附近桥南镇中心小学的学生。每天下午,孩子从学校放学后回到服务中心,在几位“留守妈妈”的陪伴下写作业、做游戏。远方,孩子的父母进工厂、下矿井、上工地,为了生活忙碌奔波。多年前,桥南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负责人张芳玲也是一名打工者。2006年,她从广东回到家乡开办桥南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为留守儿童当起“妈妈”。

一、困惑:外出打工挣钱耽误了孩子教育值得吗?

张芳玲家在桥南镇寺峪口村,全家8口人。3个孩子上学,花钱的地方很多。1994年,28岁的张芳玲辗转到四川、内蒙古打工。1996年,张芳玲到广东省东莞市一家企业打工。每天,她要检查上千只鞋子的鞋底,无误后在鞋底朝上的一面写上“35”工号。在东莞站稳脚跟后,张芳玲陆续将渭南老家的2000多名年轻人带到东莞务工。因为做事认真、踏实可靠,张芳玲离开生产岗位,给企业管理者的小孩做起家教。“我发现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原因之一就是让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们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孩子的教育只能是‘放羊式’。虽然打工赚了一些小钱,但以后孩子的生活可能还会陷入贫困。”张芳玲说。当时,村里人将这些父母在外地打工的娃叫“没爸没妈的娃”。回家探亲时,张芳玲听到许多关于这些孩子的事——有几个撬锁入室将邻居家的锅碗偷去卖废品;有的到处疯跑,将村子搞得鸡犬不宁。张芳玲有时候想,离家外出打工到底是不是好事?家长出去挣钱却耽误了孩子教育到底为了什么?自己将这么多乡亲带出去挣钱,家长却没有陪伴在孩子身边,这样可能要误一代人。她喊乡党回家照顾孩子,但没人愿意回去。

二、实践:把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办起来

因为工作勤恳、生活节省,张芳玲在打工期间攒下了一笔钱。2006年,她决定回家照顾这些“没爸没妈的娃”。当年7月15日,张芳玲拉着3大箱儿童读物、教学光盘,从东莞坐火车回到渭南。回家没几天,她就背着包在桥南镇各个村子走访留守儿童家庭。走访的家庭越来越多,张芳玲发现村民确实需要一个机构帮忙照顾孩子。她的想法非常简单——用10万多元积蓄开一个百货商店保证收入,白天经营商店,晚上关了店照顾这些“没爸没妈的娃”,每天陪伴结束后让他们的爷爷奶奶接回。“我的目的是督促孩子们完成作业,教育孩子们健康成长,为孩子们弥补缺失的家庭教育。”张芳玲说。为离桥南镇中心小学近一点,张芳玲租下了桥南镇供销社15间土木结构的瓦房,将几间打通作为教室、宿舍和办公室,每年租金1万元,重修两间房子花了2万多元。加上购买各种零碎物资,服务中心刚一开门,就用去了4万多元。当时,在渭南市区购置一套二手房也就七八万元。到了10月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开班时间,有81名孩子报名。之前,张芳玲计划只是在放学后陪孩子一段时间,预计工作量不是很大。但这么多孩子围在她身边,每天有各种事情需要处理,她实在没有时间开商店。2007年冬天,一部分孩子的爷爷奶奶有时不能按时接孩子,孩子从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离开时,已经到22时左右。为此,张芳玲买了架子床、被褥、锅灶,给不能按时回家的孩子提供食宿。自此,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向需要提供食宿的孩子每天收1元。“能交上就交,家里困难实在交不上也不强求。”张芳玲说。对张芳玲来说,2010年是最难的一年——当时服务中心有七八十名孩子,冬季取暖、学习用品、生活物资……处处需要用钱。张芳玲10多万元的积蓄用完了,家里还将卖苹果的钱贴补进来。她还在桥南镇中心小学找了一份英语老师的工作,每月500元的工资最起码能保证孩子的铅笔、本子费用。那时,她根本没有想到要收取费用,只是简单地想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家”。

三、延续:越来越多的爱心汇聚起来

在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张芳玲是被孩子“推着往前走”的。每天5时多,她起床给孩子烧洗脸水,给小一点的孩子穿衣服、扎头发。等到22时多,孩子们上床睡觉,张芳玲还不能休息。次日凌晨1时左右,孩子们睡实了,她关了电闸防止电褥子发生意外,才能安心入睡。2012年,意外的一场大火烧毁了留守儿童服务中心。万幸的是,当时正值寒假,家长过年都回来了,所有的孩子被接回了家。但积攒数年的物资、教学用品全部被烧毁,张芳玲多年来的努力和积累化成了灰烬。火灾发生后,张芳玲似乎有足够的理由停办留守儿童服务中心,但她并没有放弃。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房子是租来的,重修房子成了当务之急。张芳玲准备再次出去打工,挣钱重修房子。香港慈善家何崇本听到这事,经过考察后决定出资建设服务中心综合楼。越来越多的爱心汇聚起来。近年来,陕西零贰玖公益服务中心志愿者万颜组织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服务中心100名学生结对子,累计捐赠助学金70多万元。万颜还经常聘请专业老师为孩子辅导英语、舞蹈,号召热心朋友、爱心企业家为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孩子们捐款捐物。在民政部门和爱心志愿者的支持下,桥南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逐渐运营正常。这么多年过去了,张芳玲回想起自己的经历感慨万千:“我经济上并不富裕,但精神上特别充实。看着这么多孩子长大成人,我非常欣慰。”

作者:仵永杰 单位: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阅读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