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与重构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社会排斥是个人和群体由于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形态及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被排斥在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之外。近几十年来,由于农民外出务工数量攀升,导致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同时留守儿童的身心、学业问题也愈加严重。基于社会排斥视角,研究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在社会工作者指导下寻找相应的策略,以期实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构,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社会排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重构;社会工作者
留守儿童是指“一方或双方父母外出务工,与自己父辈及亲戚、朋友生活在一起,父母角色长期缺位”的孩子。而社会排斥是用于分析社会中弱势群体的一个概念,从最初用于指代贫困到现代广义概念的多维排斥,社会排斥一般在排斥者与被排斥者的互动中产生。笔者基于社会排斥视角,分析了经济排斥、社会关系排斥及文化排斥三个维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在社会工作指导下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实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构。
一、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现状
从国内研究看,大多从心理、教育、经济方面来研究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通过对文献梳理发现学者多从心理影响因素、家庭结构、外部社会环境、代际分工及资产建设视角方面入手并概括。这里文献列举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论述,内容存在一定局限性,可能存在疏漏。在心理影响因素上,王东宇等人(2005)认为,父母关爱和情感交流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叶曼等(2006)指出,父母长期外出并不是导致留守儿童心态异常的原因,而是由社会、学校、监护人与自身等多种因素交互的结果;在家庭结构上,家庭策略视角研究将家庭视为一个能动的主体。面对社会变迁,家庭并非完全被动,他们对这种变迁施加力量与影响,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应对。针对外部环境,许多研究发现社会排斥会引发儿童内外化行为、人际关系破裂及学业成绩下降等问题。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在学校中感知到的被排斥感也越来越强;在经济视角上,贺雪峰提出,“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的农业经营与农民生计模式。”通过代际分工,整个家庭实现了良性运转与再生产;在资产建设上,以家庭为单位的物质资产、金融资产为后代带来积极的认知发展、社会情绪及行为,认为家庭中资本是影响儿童福利的重要因素。相比于国内研究,国外的社会排斥与贫困有类似特征。法国学者维莱·勒内将“社会排斥”归为有“社会问题”的人群,主要适用于那些没有受到社会保障且个人关系与社会整体已经出现断裂的人群。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社会排斥让个人或群体无法参与到所居住地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是一种多样化剥夺的结果。”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留守儿童与社会排斥的文献系统梳理,总结和提炼了有关留守儿童方面的社会排斥研究现状,以期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二、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家庭货币消费的增加以及家庭教育成本的上升,都使得农民为了家庭发展的需要,客观选择外出务工来获得经济资本。本文通过经济排斥、关系排斥及文化排斥三个维度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作以阐述。
(一)经济排斥导致“养”“育”割裂
经济排斥主要指劳动力市场上的排斥,表现为就业机会受限,不能在劳动力市场顺利就业,包括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内部排斥。由于农民工自身学历、素质及技术能力,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处于劣势,往往只能从事收入较低或保障性较差的非正式工作,很难进入较为正规的职业领域。经济排斥导致家庭支持能力不足,无力将孩子带在身边抚养、教育,只能把微薄的收入邮递回家支持孩子的抚养却没有精力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养”“育”割裂。
(二)社会关系排斥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社会关系排斥指个人被排斥于家庭和社会关系之外,即社会疏离,根据儿童是否与群体和睦及是否受同龄人讨厌来衡量。由于父母角色的长期缺位,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与教师、同学、家长间矛盾增多,自身又不能从家庭中获得财富、权力等支持。学校教师关注度缺乏,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或者在身边也无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儿童社会交往中出现问题,做出伤己伤人行为。留守儿童的部分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吸毒、入狱等,不仅加剧了社会、社区乃至学校的排斥现象,也更深一步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三)文化排斥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业及就业
文化排斥指被现代社会主流价值观排斥在边缘化的一种状态。留守儿童的文化排斥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获取困难,文化素养提升困难。农村学校师资匮乏,即使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对农村教育事业进行帮扶,但也主要集中于硬件设备帮扶,懂农村学校的软件设施”的及多媒体电子设备实操年轻教师缺乏,让大量实验设备沦为了摆设。虽然现有支教志愿帮扶集中在课业辅导,但缺乏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少数留守学生即使跃过“龙门”,考取大学,也因文化排斥产生自卑、孤独等心理难以很好融入城市学生生活交友圈,更有甚者选择辍学。农村教育不如城镇教育水平,学生教育资源受限,缺乏社会实践,对学生未来学习和职业规划都有重大影响。为摆脱劳动力市场排斥,使文化基础较薄弱的留守儿童未来有所出路,需大力发展技术职业制院校,重视留守儿童的综合教育。
三、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构
父母长期缺位导致儿童心理教育缺失,依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每一阶段的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都是不可忽视的。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提出:“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民政等部门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以人为本的专业,在推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从社会工作领域入手,探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路径,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来实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构。一方面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新视角,另一方面为社会工作实务发展积累经验。
(一)宏观层面推动政府立法,保障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社会工作者倡导、参议留守儿童相关政策的制定。发挥政府职能,将财政补助落到实处,统筹安排资金的支出和使用;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立法,保障家庭教育能力;政府出台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政策;同时政府制定政策,提高农村地区教师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帮助农村留住优秀师资,是消除文化排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点。任何一项事业,拥有政策的支持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中观层面加大合力,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
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三者是相互促进,普遍联系的。三者合力,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在家庭教育中,社会工作者挖掘家庭资源。一是兄弟姐妹间互相照顾和支持,引导儿童利用其优势同他人友好互动沟通,为同辈群体提供了支持系统,对留守儿童摆脱排斥有重要意义;二是其他亲属及近邻支持,通过家访了解其他亲属情况并引导劝说帮助留守儿童弥补家庭的缺失。通过近邻等周围人资源优势对留守儿童多加关注及关心,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向上心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在学校教育中,运用学校资源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关注。一是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学习氛围,开展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并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团体活动中发现自身优势与特长,通过引导及社工示范,增强自信,促进留守儿童的交往能力。二是在课堂上教师对留守学生多鼓励,创造展现的机会,学会用优势视角审视自己和别人。三是创办技术职业制学校,为基础比较薄弱的留守儿童提供出路。在社区教育中,利用社区资源优势。一是借助社区社工组织力量链接社会资源,依据社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需要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合,满足留守儿童需求。二是联系社区里的青少年服务队、儿童志愿团队等,不定期举办服务活动,加强留守孩子参与性,提高交往能力,减少文化排斥。三是号召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大学生,定期给留守儿童做学习、心理辅导,缓解留守儿童心理焦虑,有效减少关系排斥,弥补家庭的教育缺失。
(三)微观层面应用服务技术,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角色缺位,家庭功能不完整,存在生活压力大、监护弱化、学习缺乏辅导以及敏感、脆弱等心理问题,建议学校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及家庭社会工作等遵循理论基础,通过专业咨询、个案辅导等微观具体方法适当的干预。社会工作具有专业组织的优势,可通过会谈、家访、诊断、行为修正等个案工作方法进行差异化介入。总之,留守儿童受其家庭的影响,导致亲子教育严重缺失,孩子的身心发展受到影响。面对周围的外部环境常常受到排斥,留守儿童通常所遭受的社会排斥主要表现在家庭经济、文化的传播,以及受社区、学校等不良作用而影响。本文通过经济排斥、社会关系排斥及文化排斥分析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工作领域出发,运用政府、社区、学校、家庭、个人多方资源,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来实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构。
作者:张欣 黄星溦 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