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历史教学的史学素养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基于历史之用,课堂上教师需要传递给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即“置身当时”、客观公正看待历史、以包容之心平等对待不同文明,同时教师应从史学积累、史才训练、史德养成等方面提升自己的史学素养。
关键词:史学素养;重要性;教师自身修炼
“历史之用”困扰的不仅是史学研究者们,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也常常被这一问题所困扰,史学似乎无法直接解决当今社会的具体问题,也无法像文学、艺术那样直接给予人们美的感受、情趣的陶冶。史学既不带有实用性,也不能增添生活的情趣。历史之于个人生活可能是无用的,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没有历史的共同记忆,就不可能拥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和责任感,也就没有法律和民主,甚至经济也不能恰当地运转。历史之用在刘知几看来是:“苟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用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庭户,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若乃《春秋》成而逆子惧,南史至而贼臣书,其记事载言也则如彼,其劝善惩恶也又如此。由斯而言,则史之为用,其利甚薄,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有国有家者,其可缺之哉。”[1]当人类困惑于世界的荒诞和命运的偶然时,历史就像宗教一样,安抚心灵,并指明未来的方向。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历史拥有巨大的力量。但历史太过庞杂、粗糙,所以我们需要对历史进行精心的提炼、烧制,在不剔去它自身的真实、客观,或坎坷,或屈辱,或黑暗的基础上,用历史的语言融入更多的仁慈、温情、敬意,折射出人文的光芒。这就是历史课堂的意义所在,教师就是烧冶瓷器的工匠,学生就是学徒,在一教一学的过程中,不仅完成知识的传承,更要完成史学素养的培养。只有当学生也具备一定史学素养时,历史的教学才有意义。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史学素养才能让学生建立历史与自身的联系,更可以用来指导自身未来的生活,成为自己人生航船的掌舵手,而不至于在现实的光怪陆离中迷失方向。
一、课堂上教师需要传递给学生的史学素养
(一)学习历史要“置身当时”,切不可“以今视昔”历史是以“人”为中心的,那么历史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透过冰冷的数字、泛黄的书页去了解陌生、疏离的历史事件背后鲜活的人,分析他们的思想,拨开历史的帷幕感受当时人的爱与恨、喜与怒;穿透岁月的篇章,看到他们既有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豪迈,也有交甘若醴的卑鄙。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提到明朝上至皇帝下至百官、学者、百姓都没有好的下场,而这种现象“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2]这就是要求将人物置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去分析,把他们当成是“人”而不是名字符号而已。身为皇帝的万历并非只是道德与权力的象征符号,他也有作为“人”的苦闷、纠结,也曾想要改变自己软弱的性格,励精图治,阻止明朝滑向灭亡的深渊。但在皇位继承问题上,鉴于当时文官制度的成熟与强大,皇帝最终向他的大臣作出妥协,最后他以消极怠工二十余年的方式作为报复。我们在讲解明朝历史、研究万历时,就必须把他作为拥有七情六欲的“人”来看待,感受他的心路历程,并结合当时明朝的社会环境,明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制度,与当时人“对话”,才能真正理解那段历史,而不是单纯地把万历看作昏庸的皇帝。(二)求真为鹄,公正客观地看待历史,“诗可凿空,史需质实”在历史的学习、研究、教学中,要做到“置身当时”,站在古人的角度了解他们行为的深意,就不能仅凭个人的兴趣、爱憎、偏见来评判。中国古代史家们善用“春秋笔法”,他们评价历史的标准不是基于客观公正的史实,而是出自道德的衡量。故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习历史时,一定要秉持“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不可自我臆度,“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在讲述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时,可从多角度让学生看到一个真实的戚继光。在肯定戚继光的军事才华和民族贡献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看到戚继光并非一位廉洁的将领,无法与同时期的俞大猷站在同一道德层面来衡量,也会犯饮食男女本能的错误,最后他的妻子也抛弃了他,一代将才却落得晚景凄凉。但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他行为的目的,虽非廉洁之人,政治上的汲汲营生却非用于满足私人的权力欲望,而是用于建立能保家卫国的戚家军。正如黄仁宇所说:“和戚继光同时代的武人,没有人能够建立如此辉煌的功业。他从来不做不可能做到的事,但是在可能的范围内,他已经做到了至矣尽矣。”[3]他不是一位道德完美无缺的圣人,却是一位真正的勇者和智者,因为真正的勇者是有勇气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有能力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智慧去分辨两者的区别。这才是现实中真正的斗士与英雄,他不是高洁的理想家,却是解决问题的实干家。这样有血有肉的戚继光才会真正引发学生的共鸣,而非苍白立于书本的英雄符号。(三)对不同文明抱有包容之心,海纳百川,不可“一叶障目”评价历史很难做到真正客观、超脱,因为我们虽是以今看古,没有了时代的束缚,但我们还有自己的民族、国界,很难摆脱偏见的钳制。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明的包容之心,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防止民族情感的过度泛滥。高中历史教材中有诸多涉及日本历史的章节,如抗日战争、中日外交关系、日本明治维新、二战后日本的社会经济等,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种种不了解,再加上历史情感因素,对日本文明偏见之深。教师在讲述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民族价值观,不能用自己民族的文化标准去衡量他国,这样不仅不符合史学素养的要求,更对本国发展无任何积极意义。越是隔阂的民族,越要深入了解研究,知己知彼,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能被狭隘的民族主义之“叶”障目,看不到他国文明的进步之处。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的《菊与刀》正是基于这一点而写成的。战后美国对于如何处置日本、如何对待日本天皇有着不同的声音,很多美国人因为自己的同胞在太平洋战争中被残忍对待,或者认为日本的政治文化制度不符合美国民主的标准,故而高呼严惩甚至废除天皇,但鲁思•本尼迪克特却抛开民族的偏见,通过对日本文化矛盾性的深入研究,最后认为要想兵不血刃地稳定、掌控日本,就一定要保留天皇制。“天皇正是日本当前全民性的神道教的核心,如果我们对天皇的神圣进行挑战,将他推下神坛,那么我们的敌国日本的整个价值体系结构就会坍塌。”[4]当今的电影电视一味将日本民族的民智简单化,这样的危害是很大的。这会让青年人的民族自豪感建立在虚无之上,一旦面对真实历史或现实,就会不堪一击,甚至转而对本民族产生失望感。历史教师必须担负起学生正确民族观树立的责任,让他们包容各种文明,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但并不意味着史学研究就要放弃民族情感,恰好相反,史学没有国界,但我们却有自己的国家。真正的史学家在秉持史实客观公正的基础上都会有自己的民族情感,吕思勉于1939年写成的《中国文化史》上册按文化项目,下册按时间顺序把中国文化几千年经历的盛衰却始终传承不断的历史娓娓道来。这是在中国抗日极其艰难的时期,史学家用民族文化的声音对当时看不到希望的人们发出的呐喊:“我们现在,所处的境界,诚极沉闷,却不可无一百二十的自信。岂有数万万的大族,数千年的大国、古国,而没有前途之理?”[5]只有深入了解、平等地看待了他国文明,才能更深层次地热爱自己的国家,不仅爱其强盛、英勇的无坚不摧,更爱其千疮百孔、遭受磨难却屹立不倒的坚韧。史学素养还有很多,譬如要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着眼于全局等。对学生史学素养培养的高深之处在于教师要将史学素养融入讲课,而不露斧凿刻意之迹。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史学素养,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史学素养是教师知识、教学技巧、心德、个人修养的综合体现,且要通过不断的日积月累、时间的沉淀、岁月的雕琢,方能具备,教师要做一个“二手”的历史学家。
二、教师自身史学素养的修炼
(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史学积累教师掌握了丰富的史料和历史知识,也就是有了深厚的史学积累,讲课时方能旁征博引。教师知识越丰富,备课准备的素材才越有深度,讲课才能游刃有余、妙趣横生。教师需要多读书,整体上要有长远的读书规划,选择适当、感兴趣的方向,深入研究。读书是苦的,要耐得住寂寞。书籍是著书者灵魂的舞蹈,是带血的歌唱,是凤凰涅槃时的哀歌或欢唱,声声字字穿透我们的灵魂,涤去尘埃,让我们心如琉璃般明净清澈。能与书相伴,从冰冷的字里行间去感受生命的温暖,积蓄前进的力量,又是幸福的,这就是读书、积累史学的终极目的。(二)“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史才训练史才是对史家作史时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作为教师,教学技巧与史家的史才有相似之处,都要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文字驾驭能力以及文采。爱史之人必会不断提高史才,授课之人师必会不断提高教学的技巧,不断加强教学用语的专业、精炼,让讲课深入浅出,更富有幽默、灵动,学生能在语言的视听盛宴中愉悦地学习历史。(三)“尽其天而不益以人”———史德养成章学诚提出了史家应当具备史德,即史家的“心术”。刘知几的“史识”也包含了史德的内涵,强调判断、书写历史所持有的立场、观点,要忠于史实,“不虚美,不掩恶”。同样教者也应当具备相应的史德,学生的史学素养是在我们教师的耳濡目染之下一点一滴形成的,学生的教养有赖于教师的素养。当我们教师在教授历史时养成了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以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我们在教学、生活中自然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受此熏染又会回以同样的态度,并作为日后进入社会的准则。除以上要素之外,教师还应当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还应有“想落天外”的“神思”,能接受学生、他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等。历史或许无用,但没有历史,文明就不复存在;历史结论或许不可完全相信,但对历史真相的追寻永无止境;学生或许不会成为历史学家,但养成的史学素养和史学思维会将他们铸造成社会理想的追寻者和坚守者;历史教师没有完美无缺的,但我们可以将史学素养提高方法的“云彩”,用“草座长年静结跏”的心态,不断修炼,终会作成“佛袈裟”,获得史学素养不断提升的圆满。
参考文献:
[1]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73.
[2]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5.
[3]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24.
[4][美]鲁思•本尼迪克特,一兵译.菊与刀[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9:19.
[5]吕思勉.中国文化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434.
作者:王一 单位: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