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历史教学对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历史教学对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历史教学对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培养

摘要:历史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发生事件的一种总结,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老师要做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掌握当前时代的发展现实和规律,在从过去的历史中,老师也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为学生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其成长增加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作为中学生,他们大多还涉世未深,缺乏对新奇事物的正确判断,但是他们大多对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因此为了不使其成长偏离正确的轨道,学生们应该从历史发展的经验中汲取教训,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历史教学;人生观;价值观

历史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发生事件的一种总结,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老师要做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掌握当前时代的发展现实和规律,在从过去的历史中,老师也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其成长增加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作为中学生,他们大多还涉世未深,缺乏对新奇事物的正确判断,但是他们大多对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因此为了不使其成长偏离正确的轨道,学生们应该从历史发展的经验中汲取教训,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新课程改革中,对初中历史的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规定,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历史课堂的高质量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拓宽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和规范,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认真总结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改善教学方法。

一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态度培养的基本概念

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培养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对于这三者的培养,不仅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教学的最终目标。对于情感上的反映,其是指人们的需求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符合客观需要的实际经验。态度又是指个体把握评价的总和和某一事物的内在反映倾向。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世界上存在的事物重要性的一般看法和总体上的评价。它融合了社会与个体、人文与科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情感的宣泄,反过来,情感的触发又会体现出人们态度的变化,情感态度的种种表现又包含在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中。因此,在历史的教学尤其是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们更应该采用恰当的历史教学方法,将课本上教材内容进行另外一种方式的呈现,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促使情感态度上的转变,进而最终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二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的必要性

(一)教育规律中必须重视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感受人的内心,必须都是从情感上的交流中得到的,同样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也是这样的。在历史的教学中,往往内容中充斥着大量的人物、时间和生动的事例。在教学的过程中关键的是要将这些事件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在情感和态度上的转变,从而促使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当然这也是历史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学生的认知活动需要积极的情感促进,因此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对于初中生在整个历史的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情感把握,老师要做到及时、准确,这样对学生进行一个整体的培养,到达全面发展。

(二)培养人生观、价值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所有教学的核心都是在讲应试教育,分数为先,一方面重视对于基础理论的灌输和讲解,但是很容易忽略学生对于整体学习上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大多数老教师还是很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很大程度上忽略学生非智力因素,例如综合素质、情商、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对传统历史教育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价值判断或道德判断了。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全面考察越来越凸显,并成为衡量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就成为了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三)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等等要素,数量繁多的同时又显得枯燥乏味,给本身就已经繁重的学生学业压力徒增巨大的负担。但是,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如果能够积极运用各种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使学生进入到创设好的历史情境之中,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经验与兴趣,对于老师来说,也能够完成好历史的教学任务,所以对于教学当中的老师与学生都能够得到长足的提升。

三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的方法

(一)将历史与现实进行有机的结合

将过去的历史事件和现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很好地加深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比如说,在讲到关于抗日战争时大家都知道,日本发起的非正义战争使我们国家的许多同胞流离失所,国内的发展同样失去了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在这期间也有无数年轻的生命为国牺牲,才得以换来最后的胜利,没有人能够抹去这段历史,无论在任何时候。日本近期种种行径已经显示出其试图改变这一历史,对于事件发生的真相进行歪曲,也在试图掩盖他们犯下的罪行。因此,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要让学生了解、铭记这段历史的重要性,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才得以换来的。但同时,作为老师的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要时刻提醒学生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铭记历史。但是,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多元的社会,盲目反日不仅不利于国家之间关系的改善,同时也不利于我们正确看待这段历史,理性分析这段历史。过去的抗日战争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因此作为后人的我们,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不要让过去的历史重蹈覆辙。因此,这样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要让学生知道我们要记住历史,切不可盲目反日,要理性。

(二)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

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切身感受历史的发展脉络,更加有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历史的定义,即今天的人们对过去发生的事件的总体评价。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收集到大量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一种主动探究学习的目的。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所要做的就是对课本上生涩的知识点进行生动地描绘,用鲜活、现实、生动、具体的情境来代替陈旧、尘封的历史,让学生在创造情境中回到过去,感知历史。

(三)用历史人物的形象感染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发展进程中,涌现了各种英雄人物,数量也是不计其数。对于学生历史的教育,其主题就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来自爱国主义的教育之中。古今中外无数的仁人志士、历史英雄以其光辉灿烂的人生经历和事迹给学生们带来强烈的感情冲击。在历史的教学当中,全面细致地阐释这些英雄各自的光辉事迹,展示他们的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让这些光荣的历史人物形象深深地渗透到青年人的心中,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参考文献

[1]朱海.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科技展望,2015,(31):165.

[2]王永禄.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法浅析[J].才智,2011,(08):176-177.

[3]焦雪琴.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对策探讨[J].科技展望,2015,(18):223.

[4]李晓华.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探索[J].现代教育(教育版),2013,(05):192.

[5]蔡金芝.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思考[J].学苑教育,2017,(16):96.

[6]季新华.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24):1.

[7]杨俊芳.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教育现代化,2017,(22):240-241.

作者:徐葱 单位:长春北师大附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