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学历史教学小组合作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将小组合作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推进教学活动中不同教学主体间的紧密联系,提高教学质量。文章通过阐述小组合作的内涵特征,分析小组合作在中学历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小组合作的实践应用提出“因地制宜,精心设计问题”、“加强互动,合理划分时间”、“以人为本,巧用小组合作形式”等策略,以全面提高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小组合作;实践应用
历史不仅是学生了解中外历史的有效途径之一,还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历史使命感的重要学科。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从而提高对国家、社会历史命运的关注度,提升社会责任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1]。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可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现阶段,小组合作已成为推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并在教学领域得到推广。由此可见,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实践应用开展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组合作概述
小组合作是基于教师的引导、协助,将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间开展互动交流,并于学习任务结束后由教师进行评价、点拨,是现阶段得到推广的一种新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产物,通过应用此教学模式,可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彰显。每位学生均有各自的分工,可切实调动起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可有效避免传统的机械式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对学习的满意度[2]。
2小组合作在中学历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小组合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收获颇丰。但也出现了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缺乏对小组合作的有效认识。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即便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得到推广,但一些教师依旧对小组合作缺乏有效的认识,未将教学内容与小组合作有效结合,使得小组合作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第二,小组合作的问题设计及时间分配不当。教师设计问题不合理,即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但由于问题缺乏讨论价值,造成了不必要的学习资源浪费。同时,一些教师对课堂上小组合作的时间掌控不当,出现时间调配不合理的情况。第三,缺乏对小组合作形式的有效应用。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未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应用,使得小组合作效率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3中学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实践应用策略
3.1因地制宜,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提出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开展小组合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学习质量的前提。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各种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并保证问题的探究性、启迪性。首先,应从中学历史课程的学习目标着手,问题的设计应凸显新课改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重视。其次,应从课堂教学过程着手,问题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探索发现的空间平台,依托组间的交流互动,不断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3]。例如,在教授洋务运动课程时,便可引入小组合作:第一,提出问题:倘若你是李鸿章,你会如何开展洋务运动?第二,将学生划分为A、B、C三组,由A组探讨洋务运动开展的相关内容,B组探讨如何应对守旧派压力,C小组探讨如何培养新型人才。第三,进入到讨论过程中,让小组成员先进行自主思考,再由每位成员分别表达各自的意见,经交流探究,得出最终的讨论结果。通过小组合作,可真正凸显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确自身不足之处,开拓学生学习视野。此外,倘若学生对教师所提出问题产生强烈共鸣,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展开积极探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2加强互动,合理划分时间
教师应将课堂交给学生,而非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划分时间,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找寻自我,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一节课上,教师可投入10min的时间向学生教授当堂课重点、疑难点及易错点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剩余的时间则交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以激发学生对小组合作的兴趣。这既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还可发现每一位小组成员的优点,为小组合作的后续开展创造了更大便利。同时,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教师可组织与民族团结相关的知识竞赛、歌唱比赛等活动。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分别整理与民族发展历史相关的知识,学习有民族代表性的歌曲,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再此期间,教师应做好评价工作,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切实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
3.3以人为本,巧用小组合作形式
小组合作形式包括讨论、小调查、故事、看图分析等。其中,讨论在小组合作中最为常见。探讨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通过分析辩论得以相互启发,进一步完成教学任务,获取讨论结果的教学模式。通过对讨论的有效运用,可切实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提高对学习的认同度,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思考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在教授“民族融合”相关内容时,面对中华文明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使学生从多方面展开分析,如经济、社会、政治、教育等,进而得出最终结果。同时,让小组开展调查活动等有效合作形式。例如,在教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时,可事先向学生布置“在现代化建设下,少数民族近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的调查任务。教学课堂上,学生对自身准备的调查报告或故事进行分享,使学生对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小组合作应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使每位学生均实现不同程度的进步,切实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4]。
4结语
将小组合作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既可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可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重视度,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加大研究力度,正确认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小组合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全面提高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罗丽.高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2(03):115-115.
[2]张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03):391-392.
[3]申春荣.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1(08):100-100.
[4]姚集文.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神州,2018,21(08):103-103.
作者:唐世农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民族学院